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罗稳  张震  王超杰 《有机化学》2013,(1):125-131
设计合成了13个喹啉-多胺衍生物,产物结构均经1H NMR,ESI-MS和元素分析确认.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了化合物对连二亚硫酸钠损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对PC12细胞损伤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部分化合物优于尼莫地平,其中化合物T6和T7的活性最强,10μmol/L浓度下损伤抑制率分别为28.04%和27.58%.  相似文献   

2.
2-取代-3,4-二氢-1-异喹啉酮的合成和舒张血管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等为原料, 通过烯丙基醚化、Claisen重排、氧化、与伯胺反应(生成Schiff碱)、还原、分子内酯的胺解六步反应合成了一系列2-取代-3,4-二氢-1-异喹啉酮类化合物. Schiff碱的制备、还原、酯的胺解三步在“一锅”内完成. 采用1H NMR, 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离体动脉环张力实验证明此类化合物具有明显舒张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苯并菲啶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炎及抗菌等广泛生物活性,因此其类似物的合成与活性研究引起了许多有机合成及药物化学研究者的兴趣.以3-异色酮及芳胺等为原料,以烯胺酯的环化反应为关键步骤,经3~4步反应合成了2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苯并菲啶类似物,目标化合物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表征和确认.采用噻唑蓝(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人肿瘤细胞MGC-803, HepG2, NCI-H460, SKOV3, T-24和人正常细胞HL-7702的体外细胞毒活性.发现只有很少量化合物对受试肿瘤细胞显示中等强度的增殖抑制活性,其中2,3-二甲氧基-6(1H)-异色并[4,3-c]喹啉(4j)对人膀胱癌细胞T-24和2-氯异色酮并[4,3-c]喹啉(5f)对人肺癌细胞NCI-H460的IC_(50)值分别为15.8和16.7μmol/L.  相似文献   

4.
基于4-取代喹啉是一类重要的喹啉衍生物,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设计合成了24个4-硫醚取代喹啉化合物,通过多种谱学方法确证其结构,并初步评价了它们的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对每种供试真菌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菌活性,其中2-苯基-4-乙硫基喹啉(4a)、2-苯基-4-(异丙基硫基)-喹啉(4c)与2-苯基-4-(烯丙基硫基)-喹啉(4h)的活性相对较好的活性相对较好,对部分病原菌抑制作用等同或接近阳性药物嘧菌酯.初步构效分析表明:4-位不同硫醚取代能显著影响该类化合物的活性,一般脂肪族取代活性强于芳香族取代,空间位阻较小的取代基化合物活性强于位阻较大者,而芳香族取代中苯环的不同取代模式对活性的影响不大甚至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2个新的6-烷氧基-7-乙基-4-羟基-3-喹啉羧酸乙酯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的结构均经HRMS,1H NMR,IR和元素分析所证实.对2个化合物进行了抗球虫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6-正十四烷氧基-7-乙基-4-羟基-3-喹啉羧酸乙酯具有抗球虫效果,并有可能作为抗球虫药物使用.目标物制备方法具有合成路线短、产率高、原料易得和总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9个新的萘酰亚胺-多胺缀合物,化合物的结构经元素分析,1H NMR,13C NMR和MS确证.经MTT[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对白血病细胞(K562)、人乳腺癌细胞(MB-231)和肝癌细胞(7721)体外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多数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抑作用,尤其是化合物5a的抗肿瘤活性优于处于III期临床试验阶段药物氨萘非特(Amonafide).化合物5a与鲱鱼精DNA-EB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提示:DNA-EB与萘酰亚胺-多胺作用引起的荧光淬灭机制属于静态淬灭,DNA与萘酰亚胺-多胺物结合模式是扦插结合.  相似文献   

7.
Ag OTf催化的三组分2-炔基苯甲醛,胺和吡咯"一锅法"高效合成了一类吡咯取代的1,2-二氢异喹啉化合物,合成了13个未见文献报道的1,2-二氢异喹啉化合物,通过红外(IR)、核磁共振氢谱、碳谱以及高分辨质谱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8.
喹啉-2,4-二酮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以及具有生物活性的合成化合物中.报道一种通过α,α-二烃基氰基乙酰芳胺化合物在三氟甲烷磺酸甲酯作用下的分子内Houben-Hoesch反应合成喹啉-2,4-二酮类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赵瑜  陈卓  陈雪冰 《有机化学》2021,(2):731-737
2-喹啉酮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活性分子中,并且是重要的杂环合成砌块.建立了一种乙酸酐促进下,环状β-烯胺酮和丙二酸通过[3+3]环合反应构建2-喹啉酮化合物的新方法,产率为70%~87%.该方法具有原料简单易得、操作简便、路线简洁、目标化合物可修饰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以邻苯二甲酰亚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为原料,合成了5个邻苯二甲酰亚胺-多胺缀合物.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经过^1H NMR、^13C NMR、MS、元素分析确认,并评价了它们对K562(人慢性原白血病细胞)、MB231(乳腺癌细胞)、LnCap(前列腺癌细胞)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5个目标化合物均不具备抗肿瘤活性,提示多胺衍生化不能提高邻苯二甲酰亚胺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1.
董彬  张珍仙  刘亚飞  张彰 《化学研究》2014,25(6):627-631
合成了一类含季铵基和磺酸基结构的非对称Gemini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利用红外光谱、质谱、离子定性试验验证了合成产物的分子结构,并测定了其表面性质.结果表明,目标产物的分子结构符合设计预期;五种非对称Gemini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在30mN/m左右,临界胶束浓度达到10-4~10-5数量级.此外,虽然非对称Gemini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起泡性能比相应单链型表面活性剂的稍差,但其稳泡性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2.
以苯环为荧光基团合成了一种新的吡唑啉衍生物荧光受体;采用核磁共振光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其对常见阳离子的选择性识别.结果表明,合成的吡唑啉衍生物对Na+、H+、Fe3+、Cu2+具有良好的识别络合效果.  相似文献   

13.
根据药物拼合原理,以水杨酸为桥联基将糖基化三氮唑结构引入白杨素分子中,合成了4个糖基化三氮唑水杨酸白杨素酯衍生物,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谱氢谱、红外光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认.  相似文献   

14.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聚异戊二烯基三胺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过核磁共振谱、质谱及元素分析确认;利用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和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两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5.
以溴代烷与二甲基烯丙基胺(DMAA)为原料合成了二甲基烯丙基类季铵盐;探讨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及溶剂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并采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谱仪(1 H NMR)及质谱仪表征了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自组装α-Fe2O3亚微米球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友存  张凯  赵英国 《无机化学学报》2009,25(11):2003-2009
在乙二醇体系中, 通过简单的二步方法成功合成了α-Fe2O3亚微米球。第一步,以Fe(NO)3和C6H12N4为主要反应物160 ℃溶剂热反应8h制备出前驱体;第二步,煅烧前驱体成功合成了斜方相的α-Fe2O3产物。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吸收光谱(FTIR),能谱分析(EDS)和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在300 W紫外灯(主波长为365 nm)照射下降解一定浓度的甲基橙溶液,研究不同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降解效果。由于制备产物的形貌和粒径影响其比表面积和对反应物的吸附能力以及带隙能,使得制备产物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α-Fe2O3亚微米球在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对甲基橙溶液有光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四个氨三乙酸配合物[Ln(NTA)(H2O)]n(Ln=Sm(III)、Gd(III)、Dy(III)和Er(III);NTA=氨三乙酸),分别标记为1、2、3和4;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4同晶同构,中心原子采取N1O7的配位模式形成扭曲的十二面体几何构型.配合物以菱形四面体Ln8C14O28为基本构筑块,通过O—C—O和氢键形成有序的三维结构.此外,四个配合物均存在镧系收缩效应;配合物1显示出反铁磁性,配合物2对Hg2+有良好的荧光选择性.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以香叶醇、橙花醇及芳樟醇为原料,经SeO2和t-BuOOH氧化、NaBH4还原得到8-羟基香叶醇、8-羟基橙花醇及8-羟基芳樟醇;利用乙酰化反应和苯甲酰化反应分别制备了这三个二醇化合物的乙酰化和苯甲酰化衍生物;并利用气相色谱-电子电离质谱仪(GC-EIMS)和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仪(LC-ESIMS)分析了合成产物的光谱性质.结果显示,以GC-EIMS表征合成产物时,除苯甲酰化衍生物呈现较弱的分子离子峰外,其他几个产物均无分子离子峰信号.  相似文献   

19.
将二(3-二甲氨基丙基)丙二酰胺分别与溴代十六烷和溴代十四烷反应,生成的季铵盐化产物经丙酮-乙腈重结晶,得到含丙二酰胺基的不对称阳离子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命名为16-9-14),总收率为45.9%(以溴代十六烷计);利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采用电导法测定了其临界胶束浓度(CMC),采用滴体积法测定了其临界张力(γCMC),进而初步探讨了其发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合成的Gemini表面活性剂的CMC为1.57×10-4 mol/L,γCMC为38.45mN/m;其发泡性能和乳化性能优于相应的单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20.
以咔唑为原料合成了2个荧光化学传感器,所得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经元素分析以及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验证.通过在25℃下进行荧光光谱滴定,研究了传感器在体积比为1∶1的二甲基亚砜/水缓冲溶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Tris-HCl),pH=7.4]中对Cu2+和Fe3+的选择性识别作用.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传感器与Cu2+和Fe3+形成1∶1的配合物并导致荧光猝灭,并对Cu2+离子和Fe3+离子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识别和荧光传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