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周震  崔亦飞 《物理与工程》2004,14(3):24-26,45
本文将温度传感器实验的差分电路拓延到在并非完全对称状态下应用 ,并利用Matlab软件将电压—温度特性线性化  相似文献   

2.
非线性元件与其他用电器串、并联,特别是非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串、并联组成电路时,根据电路结构建立它们的电压、电流关系,然后在同一坐标纸中利用电流、电压关系灵活建立两个坐标系,作出图像,其交点则表示满足关系的点.  相似文献   

3.
利用Sentaurus-TCAD建立了CMOS与非门电路的二维电热模型,仿真研究了在电磁脉冲注入下,CMOS与非门电路产生的扰乱和损伤效应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在EMP注入下,电路输出电压、内部的峰值温度呈周期性的"下降-上升",当注入功率较大时,EMP撤销后输出电压停留在异常值,PMOS源极电流增加,温度不断上升,最终烧毁在PMOS源极,这是因为器件内部产生了闩锁效应。随着脉宽的增加,损伤功率阈值减小而损伤能量阈值增大,通过数据拟合得到脉宽与损伤功率阈值和损伤能量阈值的关系。该结果可对EMP损伤效应进行评估并对器件级EMP抗毁伤加固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Sentaurus-TCAD建立了CMOS与非门电路的二维电热模型,仿真研究了在电磁脉冲注入下,CMOS与非门电路产生的扰乱和损伤效应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在EMP注入下,电路输出电压、内部的峰值温度呈周期性的“下降-上升”,当注入功率较大时,EMP撤销后输出电压停留在异常值,PMOS源极电流增加,温度不断上升,最终烧毁在PMOS源极,这是因为器件内部产生了闩锁效应。随着脉宽的增加, 损伤功率阈值减小而损伤能量阈值增大,通过数据拟合得到脉宽与损伤功率阈值和损伤能量阈值的关系。该结果可对EMP损伤效应进行评估并对器件级EMP抗毁伤加固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热源温度与距离是影响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的两个重要因素。为了探究两者对红外热释电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具体影响,本文通过基于热释电效应设计的测量电路以及MSO2014B型示波器、PS-2125型温度传感器等器材对不同热源温度与距离下的红外热释电传感器输出电压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建立了热源温度与距离对红外热释电传感器输出电压影响的相关模型,相关系数为0.978。该模型的建立对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在调制频率一定情况下,红外热释电传感器输出电压与温度成线性关系;红外热释电传感器输出电压与距离成指数型关系。  相似文献   

6.
RC电路时间常数的电压对称法快速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现,在因果周期方波信号激励下,一阶动态电路的稳态响应是因果周期信号.设方波信号电压的最大值u0,电容电压的最大值uCmax和最小值uCmin满足关系u0-uCmax=uCmin.电容电压波形关于时间轴有特殊的对称性.利用RC电路稳态响应的电压对称性,可导出电路时间常数r的快速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为电容量测量提供可靠的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7.
郭春生  丁嫣  姜舶洋  廖之恒  苏雅  冯士维 《物理学报》2017,66(22):224703-224703
针对晶体管在加速寿命实验和老炼实验等实际工程中结温的在线测控问题,本文基于大电流电学测温方法研究了型号为2N3055的双极大功率晶体管在恒定的集电极电压V_(ce)和集电极电流I_(ce)条件下发射结电压V_(be)随着温度T变化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在40—140℃范围内时,在集电极加载大功率电流电压的条件下,发射结电压随温度上升而线性减小,基极电流随温度变化不超过4%.通过理论推导恒定功率下发射结电压与温度的数学模型,证明了当基极电流数值随温度变化不超过4%时,V_(be)-T关系曲线呈线性且理论上引起的温度误差不超过0.5℃,以此为基础推导出一种新的在线测量加速实验中结温测试公式.最后利用Phase11进行对比验证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介观RLC电路在热真空态下的量子涨落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仲清 《物理学报》2002,51(8):1808-1810
利用热场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介观RLC电路在具有热噪声的真空态下电荷和磁通(电流)的量子涨落.从而得到了有限温度下这一电路在热真空态下的量子涨落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介观RLC电路的量子涨落不仅与电路中的元件参量和电路的共振频率ω有关,而且与温度T有关.温度越高,介观RLC电路的量子噪声越大 关键词: 介观RLC电路 热真空态 量子涨落  相似文献   

9.
利用一种新的电路模型系统研究了约瑟夫森结(阵列)与谐振器的耦合效应.以结的电压自锁定台阶幅度ΔI为目标值,得到了谐振电路的电阻R、谐振频率fr对耦合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合理解释;以结阵列的相位互锁定强度IL为目标,研究了IL对锁定电压VL的依赖关系,同时,通过相关计算将其与通常电路模型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实验测量和描绘了4种硅管和2种锗管PN结的电压—温度特性曲线,用最小二乘法求解了电压温度系数和禁带宽度,并分析了结电压与温度的相关性,证实结电压与温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表面辐射测温方法的设计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表面辐射测温方法的设计中所包含的几个基本问题:辐射的光谱和方向复杂性问题、光学设计问题以及电路设计问题,给出了具有普适意义的辐射测温基本分析式。比较了绝对辐射测温方法和相对辐射测温方法,指出前者须做标定,并且不宜进行温度场测量;后者无须标定,适合于温度场测量。  相似文献   

12.
By investigating the 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 (SHG) of the bulk PbO/B2O3 glass samples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fter thermal pol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was an optimal poling temperature for each sample with different compositions and there was also a relation between optimal poling temperature and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t their own optimal poling temperatures, the samples had different frequency doubling efficiencies with the same applied voltage. We also found that the frequency doubling efficiency of PbO/B2O3 glas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oling voltage. An induced dipole model was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super-quadratic relation between the SHG intensity and the poling voltage.  相似文献   

13.
从局部热平衡等离子体的一价铝离子速度服从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出发,导出了电流信号的时间演化函数,通过对实验曲线拟合,得到激光诱导铝等离子体中一价铝离子的平动温度.实验研究了电流信号强度与外加电压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说明电流信号强度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增大但并非线性增长而且与缓冲气体的性质和靶样品的物理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硼酸铅玻璃的光学二次谐波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硼酸铅玻璃体材料样品进行热辅助的平板电场极化(简称热极化)后,通过观察其光学二次谐波(SHG)信号的强弱,得到了不同组分的样品的最佳极化温度,发现其最佳极化温度与玻璃化温度满足一定的关系;同时得到了不同组分的样品在各自的最佳极化温度条件下极化后的二次谐波信号强度与组分的关系;经过对一种组分的样品进行细致研究,发现样品的二次谐波信号强度随着极化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并满足幂函数关系.利用有效偶极子释放模型解释了样品的二次谐波信号强度与极化电压之间的超平方关系 关键词: SHG 玻璃 极化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PN结物理特性综合实验原理,利用绘图软件Matlab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得到了PN结伏安特性函数表达式和PN结正向压降与温度间关系的拟合曲线,计算了常温下玻尔兹曼常数和PN结温度传感器灵敏度及T=0 K时的半导体近似禁带宽度。  相似文献   

16.
为了验证高温超导体中涡旋薄饼运动的存在,我们设计了电流和电位引线分处样品不同表面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这种电流电位引线配置下的E~j关系不同于刚性涡旋线运动所预期的E~j关系,由此支持了涡旋薄饼运动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电阻膜的宽频带超材料吸波体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顾超  屈绍波  裴志斌  徐卓  林宝勤  周航  柏鹏  顾巍  彭卫东  马华 《物理学报》2011,60(8):87802-087802
基于电阻膜设计了一种宽频带、极化不敏感和宽入射角的超材料吸波体.该吸波体的结构单元由六边形环状电阻膜结构、介质基板和金属背板组成.仿真得到的反射率和吸收率表明,该吸波体在7.0-27.5 GHz之间对入射电磁波具有宽频带的强吸收,证实了电路谐振相对于电磁谐振易于实现宽带吸波.仿真得到的不同极化角和不同入射角下超材料吸波体的吸收率表明,该吸波体具有极化不敏感和宽入射角特性.仿真得到的基板和电阻膜对超材料吸波体吸收率的影响表明,电阻膜结构和金属背板之间形成的电容以及电阻膜结构的电阻都存在一个最佳值,此时电路谐 关键词: 电阻膜 电路谐振 宽频带 超材料吸波体  相似文献   

18.
通电自感演示实验中存在电流尖锋现象,但始终没有完善的理论解释.本文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电流尖锋现象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existence of the vortex pancake in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 experimentally, a configuration in which the current and voltage electrodes lies separately on the top and bottom surface is used. The E-j relation obtained with this electrodes spatial configur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e expected E-j behavior of the stiff vortex line model. Thus, the current results support the existence of the vortex pancake in high temperature supercondu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