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迁移而教     
心理学认为,学习的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习得知识、获得技能或形成态度的影响.简而言之,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迁移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把新学习的内容纳人到原认识结构中去,从而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这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积极作用,心理学上称为正迁移.另一种是已有的经验对于新经验的获得产生消极影响和干扰作用,这即是负迁移.怎样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促进正迁移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学习迁移”是学习心理学的一个专用名词,它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先前的学习影响后继的学习,叫做顺向迁移;后继的学习对先前的学习发生影响,叫做逆向迁移,学习迁移的性质又有正负之分,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消极、干扰或抑制作用称为负迁移。把所学的知识推广到其它类似的情境中去叫做水平迁移。  相似文献   

3.
思维定势是指人们从事某项活动的一种预先准备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在思维不受到新干扰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按既定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思维定势对新认知的对象既能产生正迁移作用,也能产生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代构建主义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于新问题的解决总会产生各种影响,而新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又会对学习者的原有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甚至学习策略等产生影响,这种新旧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学习的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知识与知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思维导图形式总结了质点力学的知识结构,并用类比法比较分析了刚体定轴转动的知识结构。从心理学中认知发展理论和学习迁移理论出发,探讨物理课程中刚体力学教学的学习迁移过程,同化和顺应的认知过程,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为物理课程教学提供参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迁移的方法,克服刚体力学教学中的学习难点。  相似文献   

6.
叶文进 《物理实验》2004,24(3):19-20
模型在学习过程中有“启发思维”和“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功效.掌握一个好的模型,相当于掌握一种方法,一种技巧.本文介绍“滑块一小车”模型。  相似文献   

7.
王晶莹  郑鹉 《物理通报》2005,(11):24-25
物理学习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交织着情感过程、意义过程和个性特征等.物理学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来自家庭、教师、教材等外部因素,还有来自学生本身的内部因素(如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按是否直接参与物理认知活动可以分为智力因素(认知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认知因素).前者直接参与认知活动对物理学习起直接作用,影响着物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它包括物理认知结构,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学习能力等诸因素.  相似文献   

8.
思维定势能够影响后继活动的趋势、程度和方式.思维定势对人们的学习可以产生正迁移和负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9.
陈小泉 《物理通报》2006,(11):19-21
观察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观察也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类从观察中汲取新知识,而且旧知识在观察中也会活跃起来.教育家布鲁姆说:“如果复习是学习之母,那么观察就是思考和认识之母.一个有观察力的学生,绝不会是学业成绩落后或者文理不通的学生.”如果教师善于帮助学生利用以前掌握的知识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新的观察,那么不仅能使学生的“旧”知识变得愈加牢固,而且能使学生更好地获取新知识,更快地发展智力.观察是如此的重要,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相似文献   

10.
思维定势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所谓定势,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影响着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某一认知方式进行思维,重复的次数越多,越有效,那么,在新的相似情境中就会优先运用这一方式,这是一种不甚自觉发生的行为.它是思维的“惯性”现象,  相似文献   

11.
静电场知识是静电学的核心,静电场知识的教学,在物理电学中有着重要的启领作用.面对新的刺激情境,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将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这就是同化;如果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或解释刺激,其认知结构将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就是顺应.显然,个体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顺应要比同化付出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密切相关.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正迁移的积极作用,同时抓住负迁移带来的教学契机,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做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学习理论,论述了含有“相异构想”的认知结构不能正确的同化吸收物理新概念并提出了重整含有“相异构想”的认知结构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该规划的目的是重新研究物理教育的内容和结构,这是由于在三个方面有了重大的发展:①过去的三十年里,物理知识爆炸性地增长;③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学习进程有了新的认识,③计算机技术及其功能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5.
模型的建立对高中物理题目的求解至关重要;而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新知识技能的获得能不断地使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扩充和丰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1].我们在求解物理问题时往往是将实际问题进行简化,抽象成一个容易求解的物理题解模型,熟练地运用题解模型可以大幅度提高解题效率.我们将在这篇文章中用求解物理习题的方式,对怎样更好地运用物理题解模型解题,以及知识的迁移,总结规律,提升解题速度做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信息论认为:人们研究问题不但要研究控制系统中的计量、传递、贮存和使用,还要研究信息变换的规律。信息变换,主要是指信息形态变化、信息内涵的转换变化、信息扩展拓宽、衍化派生新信息的过程。在教学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教学信息属性受学生旧知识水平、概括水平和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参与制约,从而影响新旧知识信息的变换。有些教学信息被学生接受后,在变换过程中产生正迁移,获得新知识;有些信息由于其属性在变换中产生负迁移,引起知识紊乱,影响学生的知识驾驭能力;还有的信息则不能或不适合产生任何迁移。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接受的信息产生怎样的迁移,与其信息属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黄国龙 《物理通报》2009,(12):17-20
1学生认知结构拓展构建特点 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学生构建认知结构的方式有二种,其一是将原有的认知与新的情景发生相互作用(例如新课教学中对新知识的学习),其二是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重组和整合.物理习题教学主要通过学生原有认知与问题系统发生相互作用(解答问题)来对原有物理认知结构(包括物理知识和技能、物理解题方法、思维方法等)进行重组和整合,以构建一个相对概括化、稳定化、清晰化、系统化的良好物理认知结构(图1).  相似文献   

18.
迁移在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创设条件,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积极迁移,这样,不但可以复习旧知识,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识,突出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本质内涵,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学完“电和磁”的内容后,我就是通过设计一组习题,利用知识迁移,由简到繁,对照比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思索巧练,逐步深入,层层推进,提高其概括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研究表明,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知识结构中,才可能成为下一个有效的知识.有意义的学习应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认识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他们自己的意义.这说明,在物理的教学中,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引导学生的再创造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所谓“香蕉球”是指足球比赛中,当运动员踢中足球的侧后面时,沿曲线(香蕉弯曲状)路径飞行的球.这样的问题频繁出现在竞赛题或中考试题中,其中的物理道理可应用初中物理“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解释.但初中学生获得这一知识时,所呈现的知识的方式,无论是现行的教科书,还是相关的物理杂志提供的实验,都是受力物体是静止或受流体(电风扇吹风)运动时产生的力.因此,当出现物体运动时,将周围的空气相对地看作运动流体时,与学生所建立的原有实验模型的表象不符合,从皮亚杰的认知结构来看,将知识的学习成为“顺应”方式变为难点.本文利用玩具电动机将物体变为运动,使演示的现象符合日常生活中的物理事实,从而将知识学习成为易于接受的“同化”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