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罗庚     
王元 《高等数学研究》2003,6(1):54-58,61
华罗庚教授曾在 194 8— 195 0年间任伊利诺伊大学的教授 ,回国之后与哈贝斯坦的友谊保持终生。哈贝斯坦教授的这篇有关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传记文章 ,发表在美国科学院出版的《科学家传记》第 81卷 (Biographical Memoirs,Vol.81,The 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D.C.2 0 0 2 )中。该传记丛书每卷大约 5 0 0页 ,包括 2 0名科学家。据查 ,在70— 81卷中 ,只收录了一位大陆科学家——华罗庚。本传记中的观点均属于作者本人 ,并不一定反映美国国家科学院的观点。本刊特别约请著名数学家王元教授将此文翻译成中文 ,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学院刊印的“世界科学家传记系列”,反映华罗庚生平的传记《华罗庚》被列入将要出版的第 81卷中 ,这是国内首位科学家写入此传记系列当中。据悉 ,美国科学院的这个科学家传记系列已出了 81卷 ,每卷 2 0位科学家独立成章 ,每位科学家的传大约 1万多字 ,占 2 0多页。这次给华罗庚先生写传的也是一位美国著名的数学家哈贝斯坦( H.Halberstam)。华罗庚先生是国内科学家首次被写入其中 ,此前著名华人数学家陈省身先生也曾被写入其中。中科院数学所王元院士说 ,中国科学家第一次受到这样的礼遇 ,是中国科学界的光荣。华罗庚先生不但在中国…  相似文献   

3.
当代著名的华人数学家邱成桐认为,青少年朋友应多阅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科学家的成长过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和教益.最近我阅读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的传记《吴文俊之路》(胡作玄、石赫编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出版).书中谈到吴文俊的学习方法,引起了我的兴趣.  相似文献   

4.
1.华罗庚数学奖 为了纪念我国杰出的数学家华罗庚,湖南教育出版社于1991~1994年资助并委托中国数学会设立华罗庚数学奖,主要奖励长期以来对我国数学发展作出贡献的数学家,年龄以50岁以上但不超过70岁的为宜,每两年评选一次.1992年11月,首届华罗庚数学奖颁发给了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和陆启(?),至今已颁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把华罗庚教授在[1]中指出的排序原理作简单的推广,并用推广后的原理十分简单地证明了著名的算术平均—几何平均不等式以及常庚哲在[2]中证明的两个不等式。  相似文献   

6.
李斌 《数学通讯》2010,(3):8-10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复杂的问题要善于“退”,足够的“退”,退到最原始而不失去重要性的地方,是学好数学的一个诀窍.许多同学在解数学题遇到困难时常常不知所措,这时我们不妨借鉴华罗庚教授“退”的思想,及时调整思维角度,从其它视角来审视同一个数学问题,那么有哪些“退”的方向呢?下面举例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第五届华罗庚数学奖和第八届陈省身数学奖 ,已分别揭晓。为了纪念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对中国数学事业的巨大贡献 ,促进我国数学的发展 ,由湖南教育出版社捐资并与中国数学会联合主办设立了华罗庚数学奖 ,用以奖励并鼓励对中国数学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我国数学家。该奖自 1 992年以来已成功地举办了四届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景润、陆启铿、谷超豪、万哲先、杨乐、周毓鳞、王元与丁夏畦先后获得该奖。经华罗庚数学奖评奖委员会认真评审 ,第五届华罗庚数学奖的获奖人为姜伯驹、龚日升 。姜伯驹院士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长期从…  相似文献   

8.
<正>按:今年是华罗庚先生逝世30周年,特转发已故丁夏畦院士在纪念华先生诞辰100周年时所撰文章,表达我们的深切怀念.还是在解放前,华罗庚就是中国最著名的数学家.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谁都知道中国有个华罗庚.新中国成立后,正因为有了华罗庚,才有了新中国数学的蓬勃发展,才有了中国数学研究的广阔领域,才有了一代代茁壮成长的以陈景润为杰出代表的新中国的数学家.华罗庚是公认的中国数学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组建于2000年6月,现任院长为郭震教授,党委书记为代龙副教授。数学学院的前身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8——1946)师范学院数学系,创建于1938年8月,与西南联大同时在抗战的硝烟中诞生。首任系主任为清华大学教授杨武之先生(杨振宁先生之父),教师由西南联大数学系教师兼任,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华罗庚、江泽涵等曾执教于该系。1946年联大三校北返,师范学院留在昆明独立设置,改称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杨武之教授留任数学系主任,同时留下的还有在  相似文献   

10.
一个解析不变量及其示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启铿 《数学学报》1958,8(2):243-252
<正> §1.引言本文主要把作者发表在“科学记录”新辑一卷二期(1957)的结果详细地证明.此外,还研究了不变量 L(D)与 U(D)在可约的典型域的性质(§4).华罗庚教授曾给作者很多有益的指导,作者特别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1.
蔡天新 《数学通报》2006,45(11):22-26
1引子 在德国数学家高斯的一部传记中,作者引用了下面这段话: 有一个异乡人在巴黎问当地人,“为什么贵国历史上出了那么多伟大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说过:“数形结合万般好,数形分离万事休”.数形结合确实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要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题,首先须作出函数的图像或方程的曲线,如何作出函数的图像是每个同学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介绍作函数图像的几种常用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我国老一辈杰出数学家、教育家、著名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苏步青先生 ,因病于 2 0 0 3年 3月 1 7日在上海逝世 ,享年 1 0 1岁。现征得谷超豪院士同意 ,转载本文 ,谨向苏老表示最后的敬意  相似文献   

14.
田志承 《数学通报》2007,46(4):9-11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本文就是利用形象的直线“y=x”模型来研究某些递推数列问题,不仅使这一类问题的解决简捷明快,而且更具有直观性和启发性.1递推数列在某已知图象上例1(2005年辽宁高考题)一给定函数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精辟论述数与形的结合“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因而,数形结合,相互为用,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现以例述之.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大学、华罗庚实验室、人大附中三方联合创办的华罗庚数学学校于1989年9月1日正式成立。华校是为纪念我国已故著名数学家、教育家华罗庚命名的。人大附中是办学的主体,该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将分为三部分:一,小学生课余培训;二,中学正规教育;三,教学师资培训.该校的办学方针是:在党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5月,华人数学家张益唐在孪生素数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现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甚至有人认为其对数学界的影响将超过陈景润的"1+2"的证明.张益唐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1982—1985年,师从著名数学家、北京大学潘承彪教授攻读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美国  相似文献   

18.
20 0 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目前结束 ,58名科学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木法 (北京师范大学 )、洪家兴 (复旦大学 )是这次新当选的两位数学家院士。中国科学院自 1 955年首次选出院士 (当时称学部委员 ) ,其中数学家共 1 0位 ,他们是 :王湘浩、华罗庚、江泽涵、吴文俊、李国平、苏步青、许宝、陈建功、柯、段学复。 1 981年选出了第二批院士、有数学家 1 1位 :王元、冯康、关肇直、谷超豪、杨乐、陆启铿、陈景润、胡世华、姜伯驹、夏道行、程民德。 1 991年第三次增选 ,数学家获选 9位 :丁夏畦、万哲先、王梓坤、石钟慈、张恭庆…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下面我们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下面这道题.题目(北京高考题改编):y=(a-2)~2+(b-2)~2+(c-2)2,其中a>0,b≥0,c≥0,a+b+c=6,求y的最大值.分析观察已知条件中的代数结构,我们能想到什么?方法1两点间距离.x+y+z=6是立体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数学家传》从 1 987年秋天开始策划 ,分 5卷陆续出版迄今。读罢此传 ,我感慨万端。1 950年代笔者曾就读于计算数学专业 ,当时国内大学数学系所使用的教材多数是苏联教材的译本 ,而这些教材的译校者不少是一些我国大学的著名数学家 ,如陈建功、柯召、江泽涵、吴大任等等。对这些数学家 ,我们的了解是极其肤浅的。及至近几年来仔细阅读《中国现代数学家传》所介绍的一些数学家的传记 ,才得以对传主的生平业绩、学科专长、治学态度以及教学和研究成果有较为全面的认识。特别是书中一些首次披露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史料 ,读来感人至深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