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 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不等式的证明”是高中《代数》下册 (人教社 ,1990年 10月版 .下同 )“不等式”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之一 ,是在学完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与基本性质的基础上 ,对不等式的进一步研究 .本节内容通过九个例题分别介绍了证明不等式的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和分析法 ,它是不等式性质的直接运用 ,也是研究代数证明题的重要载体 .本节教材内容丰富 ,可分七课时完成 ,本课时内容是教材第 14页的例 9.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对不等式证明的三种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形成了一定的基本技能 ,该课时设想通过一题多法 …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学习不等式这一章的内容时并不感到十分困难,但是到了单元教学结束的时候,就觉得头纷繁,难以掌握了.我为了帮助学生理清头绪,便把全章分为五个部分:(l)不等式的意义和性质,(2)不等式的证明,(3)最大值或者最小值的求法  相似文献   

3.
在“不等式”一章里 ,“不等式的证明”是重点内容 .由于其证明的方法较多 ,变换又较灵活 ,因此 ,使得不等式的证明这一问题 ,无疑成为同学们学习的难点 .但如果我们能注意从待证不等式的结构入手 ,多角度对不等式结构进行观察剖析 ,将有益于我们合理地选择思路 ,减少解题的盲目性 .下面举几个例子进行分析、说明 .例 1 a ,b ,c∈R ,求证 :1) bca acb abc ≥a b c ;2 ) b2a c2b a2c≥a b c .分析 :1)的结构 :仅左边有分母 ,且左边的结构特征为任两项隐含倒数关系 ,如 bca acb =c(ba ab) ,用…  相似文献   

4.
不等式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综合性较强,难度也较大,在历届高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考查内容包括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含参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应用.新课标试题中不等式的分量更是有所增加.现就往年各地高考中不等式的试题作一归纳小结,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教科书上讲解不等式的性质大多借助"天平",直接得出,同学们理解起来比较直观.由于不等式性质的学习是在等式性质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之后.故我们还可以采用类比等式的性质猜想证明得出不等式的性质,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我们的思维.(1)等式有反身性,即若a=b,则b=a,由  相似文献   

6.
中考内容要求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3.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问题.专题考点解析这部分内容的考点有如下特点:(1)直接考查不等式(组)中的有关概念和解法,多以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形式出现;(2)求不等式组的某些特殊解(如正整  相似文献   

7.
图书信息     
《矩阵论中不等式》 王松桂、贾忠贞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340页,定价:7.20元。欲购者请直接汇款至“北京海淀西大街31号,九章数学书店(邮编100080)”(附加15%邮挂费)。 本书系统地论述矩阵论中各种重要不等式,所有不等式按矩阵的秩、行列式、特征值、条件数、迹、偏序(partial ordering)和受控(majorization)等内容分类,每一类构成一章,最后一章介绍了多种矩阵不等式在数理统计的许多方面,包括估计与模型的比较、估计的相对效率和统计假设检验等,的应用。书后的两个附录分别汇集了数量和函数不等式以及概率统计中的常用不等式。本书广泛收集了各种重要的矩阵不等式,内容多而新。由于作者是数理统计工作者,因此在取材上特别重视那些在概率统计中有用的不等式。本书可作为数学工作者、高等院校教师、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讨论班的教材。  相似文献   

8.
解不等式是不等式一章的重要内容 ,解不等式的变形依据是不等式的性质及有关函数的性质 .但是初学解不等式的同学 ,由于对性质认识不足 ,理解不深 ,常出现变形不等价的错误 ,现归纳总结如下 :一、不等式两边同除含字母的式子致误例 1 解不等 3x(x +1 ) <7(x+1 ) .错解 原不等式两边同除以x+1 ,得  3x <7,所以 x<73 .剖析 由于x +1中含有字母 ,正、负不定 ,两边除以x +1 ,由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号的方向无法确定 ,自然原不等式变形为 3x <7是错误的 .正解 原不等式可化为3x(x+1 ) -7(x+1 ) <0 ,(x+1 ) ( 3x -7) <0 ,解得…  相似文献   

9.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一个基本功,同学们应熟练掌握它的一般解法,与此同时,还应注意观察不等式中式子的结构特点,灵活处理.一、巧用不等式基本性质例1解不等式-0.125x>4.5.分析通过观察发现,不等式两边同乘以-8,比直接在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0.125  相似文献   

10.
教科书上讲解不等式的性质大多借助“天平”,直接得出,同学们理解起来比较直观.由于不等式性质的学习是在等式性质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学习之后.故我们还可以采用类比等式的性质猜想证明得出不等式的性质,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和发展我们的思维.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都知道,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下列三条:①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②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③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现通过举例,说说不等式基本性质的作用,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1本学期知识网络 不等式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不等式的性质、证明及解法.复习时要整体把握不等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等式的性质是学好本章的关键,因为它是解决不等式问题的理论依据.不等式的解法是重点,不等式证明方法的选择和不等式性质的活用是难点.均值不等式在本章及以后的应用中又占有重要位置,“正、定、等”是其核心.  相似文献   

13.
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不等式的变换是学习的难点.在不等式的学习中,由于同学们对逻辑关系认识不清,对一些问题存在疑惑以至造成解题错误.本文针对同学们在不等式的学习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释疑如下.问题1在“解不等式”和“证明不等式”中,如何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不等式的  相似文献   

14.
徐蓉 《天府数学》2004,(6):44-51
同学们,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对它的学习一直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上学期,我们已经探索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章我们将继续通过对变量间关系的探讨,初步体会函数的概念,并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希望同学们通过解剖一次  相似文献   

15.
习题是对本章节所学知识的巩同、消化与运用。做完习题之后,应该作好习题的总结,才不致于陷入一片汪洋的题海之中。下面以高中数学第三册不等式证明一章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作好习题的总结。一、纵贯全局,总结开拓:做完习题后,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回顾本章节所学内容,按照习题类型,小结解题方法,着重探求知识的运用范围,启发学生进行开拓。笔者在不等式证明一章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总结提纲。 1.不等式的概念与性质是解不等式、证明不等式的理论依据。 2.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是比较法。分析法和综合法,遇有特殊情况,便于利用,有时可采取直接运用基本不等式、放缩法、反证法、几何法等进行变通。 3.不等式的应用: (1)求函数定义域、值域、单调区间,以及最值、极值。并用于三角、  相似文献   

16.
解不等式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解不等式是不等式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解不等式在数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许多其他问题都可以转化为解不等式的问题,解不等式是解决函数定义域、值域、单调性、最值、取值范围、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等问题的有力工具.在解决问题时,要依据题设、题断的结构特点和内在联系,选择适当的解决方案.本单元重点要掌握简单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简单的分式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整式不等式的解法是解不等式的基础,解其他不等式的基本思想是划归,即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及函数的单调…  相似文献   

17.
贵刊(初中版)在2012年1月刊发了甘肃陈国玉老师的《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运用》,在比较大小、实际运用、确定范围三方面,运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进行求解,求解效果甚好,然而并不易于理解,求解过程不够简炼.同学们细心品读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最大关键为不等号方向改变与否.据此,完全可以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一步总结为:(1)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0,不等号变成等号;(2)只有不等式两边同时  相似文献   

18.
六年制重点中学高中数学课本《代数》第二册(试用本,以下简称新教材)第三章“不等式”,是在原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数学》第三册(试用本,以下简称原教材)第二章“不等式的性质和证明”的基础上编写的。新教材把这一章安排在“数列与数学归  相似文献   

19.
平面三角第三章和第四章集中了平面三角的主要公式(共70个),也包括了三角函数的主要内容,因此这两章的特点是:公式多,涉及到三角函数的基本性质的面广,同学们复习时普遍感到不知如何下手,有些学生死背公式、定义,效果并不好.过去我在  相似文献   

20.
不等式     
王强 《数学通讯》2012,(Z3):93-96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本单元的重点: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一元二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应用;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基本不等式a+b2≥槡ab(a≥0,b≥0).本单元的难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及应用;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基本不等式的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