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数学   1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交集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类比中考数学关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参数问题,提出了一类交集的参数问题,并创新性地采用观解法进行求解,操作简便,效果甚好.  相似文献   
2.
初中数学,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一个重要且不易掌握的内容,教师常采用口诀法进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更为简便的方法——观解法.  相似文献   
3.
贵刊(初中版)在2012年1月刊发了甘肃陈国玉老师的《不等式基本性质的运用》,在比较大小、实际运用、确定范围三方面,运用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进行求解,求解效果甚好,然而并不易于理解,求解过程不够简炼.同学们细心品读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发现:不等式基本性质的最大关键为不等号方向改变与否.据此,完全可以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一步总结为:(1)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0,不等号变成等号;(2)只有不等式两边同时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特征分析,依据区间的特点,总结出区间的几个基本性质,并用于求解一类简单的函数的值域,简化了求解步骤,提高了求解速度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在排列问题中,常常需要根据元素所在的“位置”进行分析,尤其要抓住一些比较特殊的位置,笔者对这一问题也进行了探讨,现通过几例和同学们分亭一些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7.
8.
车树高老师在《中学生数学》(2011年1月下)所刊发表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的参数》一文,出现了三处错误:①例3中不等式组无解时a≤-1而不是a<-1;②例4中的C、D选项一样;③例4答案应为-5  相似文献   
9.
高晓兵 《中学生数学》2014,(1):F0003-F0003
<正>文[1]通过构造具有相同起点的两个向量之差,来进行解答三道历年高考数学题目,方法虽妙,但过程有些复杂,并不易为多数同学掌握.笔者品读后,尝试构造两个向量之和,发觉效果更好些,为便于同学们掌握,对文[1]中三题进行解答如下:例1(2008年全国卷一3)在△ABC中,△→AB=c,→AC=b.若点D满足→BD=2→DC,则→AD=().(A)23b+13c(B)53c-23b(C)23b-13c(D)13b+23c解析∵→BC=→BA+→AC=-→AB+→AC=-c+b,  相似文献   
10.
在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常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有"作图→看图→表达"几个环节,过程烦琐,不易操作,学生掌握得并不理想.鉴于向右观察和表达数轴的习惯,结合不等式组公共解集所具有的特征,创新性地提出另一有效方法——观解法,极大简化了求解过程,提高了解题速度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