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淀粉的加工制造淀粉水解实验使学生知道多醣类与已经学过的水溶性醣类的关系;并以科学原理使学生知道食品工业的重要部门和在人体组织中发生的现象(如在唾液酵素作用下)。自淀粉制造葡萄糖是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但是费时颇入,如果把整个操作分成几个部分,这一实验是可放在课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油脂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近年来各类媒体对地沟油、反式脂肪酸的相关报道必然引起学生注意,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对社会反映的化学事件进行分析,这也是化学素养的一种体现.本文从分析地沟油不能食用的原因,食用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和以地沟油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3个主要方面来设计“油脂”的课时教学.  相似文献   

3.
油脂加氢可增加油的氧化稳定性和保存期限,是改变油脂物理、化学性质的常用方法,也是油脂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催化过程.我们从催化剂的种类以及加氢反应机理等方面综述了油脂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新型加氢催化剂及工艺进行了概述,最后对未来催化剂改进和工艺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4.
油脂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绿色可再生能源载体.运用催化技术将油脂高效地转化为液态燃料尤其是绿色烃类燃料是当前生物质转化利用中最具有工业化应用潜力的方向,因此备受关注.本文从油脂催化转化技术中的酯交换技术、催化裂化技术、硫化态和还原态金属加氢脱氧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外科研前沿领域在催化剂、工艺、反应路径及机理等方面的进展.对未来多种油脂原料转化为烃类燃料尤其是生物航煤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采用易于回收的有机酸处理微藻细胞,以微藻Chlorella protothecoides为原料,系统研究了甲酸处理对微藻油脂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酸能有效破碎微藻细胞,最终油脂得率和脂肪酸甲酯(FAME)得率均与传统无机酸热法相当.甲酸浓度、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油脂提取有显著影响.当甲酸浓度为88%,液固比为6 m L/g,100℃下处理30 min,Chlorella protothecoides油脂得率为49.2%,FAME得率高达92.1%.甲酸处理提取到的微藻油脂脂肪酸组成与无机酸热法结果无明显区别.Chlorella protothecoides油脂主要含有5种脂肪酸,其中C18∶1含量最高.实验还考察了甲酸处理对Nannochlorum sp和Nannochloropsis oceanic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微藻原料,甲酸处理提取到的微藻油脂得率和FAME得率均与无机酸热法结果相当.  相似文献   

6.
微藻高油脂化基因工程研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化能源危机与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人类的两大重要难题。生物柴油作为可替代普通柴油的环境友好且可再生的能源受到普遍关注。相比植物油和动物脂肪生产,藻类油脂产率高且容易培养,被认为是未来生物柴油发展的重要原料之一。通过转基因技术强化油脂代谢途径,提高富油微藻含油量,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已有植物研究表明,增强甘油酯酰基转移酶表达,可以提高Kennedy途径代谢中间体通量,从而增加甘油三酯(TAG)的积累。本文综述了微藻油脂代谢途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提高油脂积累的代谢调控策略;详细阐述了基于植物油脂合成强化的成功经验,通过增强微藻Kennedy途径对提高TAG生物合成的重要作用;讨论了当前转基因微藻的遗传转化方法及其需要解决的关键性科学技术问题;分析了基因工程技术调控微藻脂类代谢途径生产高油脂的可能性,并对该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油脂氢化     
本文在简要介绍油脂组成和结构的基础上说明了油脂氢化的目的与要求。着重叙述了油脂氢化反应的机理、“油脂氢化选择性”的概念的发展、以及各种氢化反应条件对油脂氢化速率及选择性的影响。进一步说明催化剂作用原理在于降低氢化反应的活化能。最后指出我国当前油脂氢化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是食用油氢化催化剂的研制,可望不久的将来即会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8.
徐焱 《化学教育》2009,30(12):58-61
对油脂部分教学内容增加了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知识;激发学生细心观察身边事物,查阅资料解决实际问题,并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观念。  相似文献   

9.
高职基础化学中羧酸及其衍生物一章里有一个实验"油脂的皂化反应",传统实验是用猪油与氢氧化钠进行皂化反应,经过加热、回流、盐析、过滤等步骤制得肥皂[1].因所需仪器及操作步骤较复杂,在日常生活中较难利用.为了使化学实验更贴近生活,更能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们将传统的油脂皂化反应实验改进为制备如今非常流行的手工皂.市售的一般肥皂在制造过程中已将皂化产生的甘油作为副产物分离,而手工皂含有天然的甘油,保湿效果超凡,且对肌肤十分温和.此外,还可以根据个人皮肤特点添加各种花草、精油、药材等[2].手工皂因其具有天然、纯净、环保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  相似文献   

10.
一、油脂氢化的意义及氢化反应机理 1.油脂氢化的意义油脂是人体三大营养要素之一,也是某些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按联合国统计,1979年全世界总计生产起酥油287万吨、人造奶油704万吨,而该年总计食用植物油产量为3010万吨,故氢化油占总食用植物油的28%。在国  相似文献   

11.
油脂中脂肪酸的气相毛细管色谱法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类利用油脂已有悠久的历史。油脂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而且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甘油脂。自然界中油脂的种类很多,不同的油脂具有不同的脂肪酸组成,因而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  相似文献   

12.
柴油溶剂中脂肪酶催化高酸值废油脂酯化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0#柴油作为反应溶剂,利用固定化脂肪酶催化高酸值废油脂与甲醇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来源于Candida antarctica的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435在0#柴油溶剂中具有极高的催化活性。以酸价高达157×10-3的废油脂为原料,废油脂质量比10%的Novozym435,甲醇与废油脂初始摩尔比2∶1,0#柴油与废油脂质量比5∶1,摇床摇速170r/min,50℃下反应2h甲酯化率可达95.10%。0#柴油作为反应溶剂有效地溶解了高酸值废油脂和甲醇,降低了反应体系的黏度和消除了甲醇对Novozym435的负面影响,提高了Novozym435的稳定性。同时,0#柴油溶剂对未脱胶废油脂中残留的对脂肪酶有害的磷脂等胶类物质具有一定的稀释作用。该工艺省却了溶剂蒸馏的繁琐工序,直接得到脂肪酸甲酯和石化柴油的混合燃料。  相似文献   

13.
<正>食用油脂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油脂易被氧化,使食品的营养、味道、物质结构和外观发生变化,缩短产品的货架期,降低品质。在氧化后期,还会产生大量毒性较高的物质,直接威胁消费者的健康~([1])。过氧化物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油脂中不饱和双键被氧化成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进一步反应最终形成小分子挥发性物质,如醛、酮、酸、醇、环氧化物或聚合物。油脂氧化酸败与油  相似文献   

14.
模式识别法分析5种植物油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模式识别方法区分花生油、大豆油、米糠油、棕榈油和菜籽油。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5种植物油脂的脂肪酸,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每个植物油脂样品的各脂肪酸相对含量。以每个植物油脂中9个脂肪酸的相对含量为变量,采用SPSS13.0软件的模式识别技术对119个植物油脂样品进行区分。由主成分分析图可知,花生油、大豆油、米糠油、棕榈油和菜籽油被清晰地分为5组。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方程能较好地实现样品的判别,自身验证和交互验证的准确率均为100%。另取每种植物油脂各5个样品(共25个)进行验证,识别准确率为100%。对调和有棕榈油的花生油进行主成分分析,在主成分分析图上,调和油的分布点在花生油分布区域与棕榈油分布区域之间。  相似文献   

15.
温室效应与石化能源紧缺已成为全球问题,生物燃料作为一种可再生且环境友好的替代能源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不少微藻油含量高,环境适应性强,净碳值几乎为零,被认为是生物质能,尤其生物柴油最重要的原料来源之一。本文综述了油脂微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高油脂微藻藻种筛选、高密度培养,以及提高微藻油脂含量和产油速率的可能方法进行了讨论;阐述了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微藻脂类代谢途径生产高油脂的可能性;最后介绍了以CO2废气为碳源,膜生物反应器强化微藻培养技术,为进一步降低微藻产油成本,提高微藻生物柴油经济性提出了一条极有可能实现工业化的潜在高效生产途径。  相似文献   

16.
简单介绍了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综述了用废弃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现状和方法。废弃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主要有掺和法和微乳法,化学法主要有热裂解法和酯交换法。目前生产中采用化学法的酯交换法、以酸碱两步催化法的工艺为主,而生物酶法和超临界法是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7.
温室效应与石化能源紧缺已成为全球问题,生物燃料作为一种可再生且环境友好的替代能源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不少微藻油含量高,环境适应性强,净碳值几乎为零,被认为是生物质能,尤其是生物柴油最重要的原料来源之一。本文综述了油脂微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高油脂微藻藻种筛选、高密度培养,以及提高微藻油脂含量和产油速率的可能方法进行了讨论;阐述了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调控微藻脂类代谢途径生产高油脂的可能性;最后介绍了以CO2废气为碳源,膜生物反应器强化微藻培养技术,为进一步降低微藻产油成本,提高微藻生物柴油经济性提出了一条极有可能实现工业化的潜在高效生产途径。  相似文献   

18.
张芳  程丽华  徐新华  张林  陈欢林 《化学进展》2012,(10):2062-2072
微藻具有光合效率高、生长周期短、油含量高等特性,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生物柴油大宗原料。藻体采收和油脂提取是决定微藻柴油生产成本的关键环节,此下游技术的改进对提高微藻产油的经济性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微藻培养液的浓缩采收方法,并对絮凝沉降、絮凝气浮、离心和过滤等方法的作用机制和采收效率进行比较;阐述了目前微藻油脂的提取技术,从操作条件和能量消耗角度分别对有机溶剂、超临界和亚临界法进行评价;特别介绍了一种同时实现微藻生长和油脂提取的新型微藻油脂原位萃取法;最后总结了微藻能源下游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提高微藻生物柴油经济性提出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宋宇 《化学教育》2021,42(13):105-108
硫磺自从汉代以来就是我国中医制药和炼丹术中所用的主要药物。唐代医家已用油煎法提纯雄黄,在宋代的医药界,油煎法已经应用于硫磺的提纯。明代医书中记载用油脂精炼硫磺的方法已经比较成熟。清代医家针对去除硫磺内的残留油脂,提出了精细的方案。宋代制造火药将硫磺与油脂混合,明代兵书中详细记载了利用油脂提炼硫磺的技术。明末清初西方人传入了独特的硫磺精炼法,西方人更加注重杂质的过滤以及硫磺中油分的去除。硫磺提纯是保障火药质量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20.
油脂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中同等质量的成分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油脂的主要用途是供食用,是生命活动所必需能量的重要来源。此外,油脂还广泛用于制造肥皂、脂肪酸、甘油、油漆、油墨、乳化剂、润滑剂等。油酸甘油酯是油酸(十八烯酸)和甘油(丙三醇)聚合的产物,属于不饱和甘油酯,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也可以和氢气加成,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等。油酸甘油酯在工业主要用于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医药原料等。油酸甘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