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推广的矩分析方法讨论了过程J/ψ→X+f0(980),X→K+K,f0(980)→π+π.利用得到的矩表达式,可以确定玻色共振态X的自旋-宇称.  相似文献   

2.
郁宏  沈齐兴 《中国物理 C》1997,21(2):123-129
讨论了强子衰变过程J/ψ→ωπ+π包含的三个不同中间过程J/ψ→ωf2(1270),f2→π+π和J/ψ→b1±(1235)π+,b1±→ωπ±的耦合问题.这种耦合效应的考虑对于精确测定共振态f2和b1±的参数以及这些反应道的螺旋度振幅比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北京谱仪(BES)所收集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7.8×106J/ψ事例,系统研究了J/ψ→φπ+π和J/ψ→ωπ+π两个衰变道,给出了过程的分支比以及f0的位置和宽度参数,并对J/ψ→φf0,f0→π+π过程的角分布进行了拟合,首次确定出该过程的螺旋度振幅比.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上北京谱仪(BES)所收集到的2.5×106J/ψ重建刻度后的事例,研究了强子衰变道J/ψ→ωf2(1270),f2(1270)→π+π所揭示出的共振态f2(1270)的性质,测量了它的质量、宽度和分支比,利用最大似然法对角分布进行了拟合,给出自旋宇称为2++,首次得到螺旋度振幅比为x=0.99±0.29; y=-0.24±0.17; z1=0.90±0.57;z2=0.56±0.22.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J/ψ辐射衰变到K+Kπ0和K0SK±π+终态中iota能区的振幅分析,发现iota峰下有一个0-+共振态(M=1467±3MeV,Γ=89±6MeV)和两个1++共振态(M=1435±3MeV,Γ=59±5MeV; M=1497±2MeV,Γ=44±7MeV),分别对应于η(1440),f1(1420)和f1(1510).  相似文献   

6.
BES合作组 《中国物理 C》1996,20(11):961-971
本文通过对J/ψ辐射衰变到K+KπO和K0SK±π+终态中iota能区的振幅分析,发现iota峰下有一个0-+共振态(M=1467±3MeV,Γ=89±6MeV)和两个1++共振态(M=1435±3MeV,Γ=59±5MeV;M=1497±2MeV,Γ=44±7MeV),分别对应于η(1440),f1(1420)和f1(1510).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谱仪(BES)原有模拟程序框架下,建立了适用于J/ψ,ψ’衰变到VP和PP模式、以及ψ→π+π J/ψ而后J/ψ衰变到VP和PP模式的事例产生器,考虑了相应的角分布,为J/ψ,ψ′物理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在ψ′→γη,γη′,ωπ0+π,K+,K等分支比的测量中,这一事例产生器可用于选择效率的确定和本底估计.  相似文献   

8.
利用BES上取得的9.0×106 J/ψ数据,进行了系统的J/物理分析.证实了ξ(2230)的存在,并首次发现ξ(2230)的非奇异衰变模式.测量了f0(980)、f2(1270)的共振参数和极化.对J/ψ→K+K过程短分析的结果表明fJ(1710)是含有0++和2++两个态的宽结构.采用分波法测定了η(1440)、f0(1500)的自旋宇称,得到它们的主要衰变模式.  相似文献   

9.
杨纯斌  蔡勖  周卓微 《中国物理 C》1996,20(11):991-996
考虑同位旋守恒约束和奇异夸克的产生压低,研究了高能pp碰撞中的K/π比值,给出了K++和K与末态产生粒子多重数之间的关系,并提出采用一个近似与参数无关的(K++)/(K)比值来反映这一过程中同位旋守恒的约束.  相似文献   

10.
段一士  朱重远 《物理学报》1965,21(1):103-113
本文通过强作用K-π中间态,利用色散关系理论计算了Г(Kμ3+)/Г(Kα3+),Г(K20→πμ+ν)/Г(K20→πe+ν),{Г(K20→πe+ν)+Г(K20→πe-ν)}/Г(Kα3+)分支比及Kμ3+衰变中的μ谱,当选择定则|ΔI|=1/2及ΔS=+ΔQ被破坏,并且Iz=1/2及Iz=3/2的振幅f3/2 1/2(0)及f3/2 3/2(0)不等时,上述分支比与实验能很好符合。在本文的理论中,形式因子不是常数。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北京谱仪采集的3.6×106 ψ(2S)事例,测量了ψ(2S)新的强子衰变道ψ(2S)→ρα2和K*0K2*0+c.c.的分支比,发现二者相对于J/ψ的相应衰变道明显压制,破坏了微扰QCD理论预言的“15%规则”,从而继前已报道的ψ(2S)→ωf2确认了另外两例末态为矢量与张量介子的ψ(2S)反常衰变.  相似文献   

12.
阮同泽  陈时 《物理学报》1965,21(4):779-786
本文利用色散关系方法,假设普适V-A弱相互作用和奇异矢量流不守恒,从而对形状因子f0,f1的色散关系进行一次减去,计算了Kμ3+、Ke3+衰变中的π0能谱,Kμ3+衰变中的μ+能谱和μ+的纵向极化。计算中只考虑了K1*(m*=888MeV)中间态对色散积分的贡献。参数σ取为+2.1的结果和实验在误差范围内相符合。放弃奇异矢量流部分守恒假设与实验符合的程度比保持这一假设要好一些。  相似文献   

13.
刘波  姜焕清 《中国物理 C》1988,12(5):622-626
本文用自由的单胶子湮没机制和Hybrid中间态机制分别计算了π+,K+-K,K+和K+之间的短程相互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对于π+散射,用hybrid中间态模型计算的结果能定性地符合实验,而对于K+-K,K+或K+相互作用,有待实验检验.  相似文献   

14.
BES合作组 《中国物理 C》1996,20(12):1057-1067
利用北京谱仪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采集的350万(2S)事例,通过ψ(2S)→γπ+π和γK+K反应道测量了χc0的总宽度.由Monte Carlo模拟给出的质量分辨函数,利用拟合χc2谱形得到的质量分辨作标定后,用于χc0宽度的拟合,得到χc0的宽度为(15.0)MeV.同时定出了χcJ(J=0,2)到π+π-+K的衰变分支比.结果为B(χc0→π+π)=(4.27±0.23±0.60)×10-3,B(χc0→K+K)=(3.44±0.21±0.47)×10-3,B(χc2→π+π)=(1.52±0.17±0.29)×10-3 和 B(χc2→K+K)=(5.2±1.1±1.8)×10-4,其中第一项误差为统计误差,第二项为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5.
郁宏  沈齐兴 《中国物理 C》1994,18(12):1143-1146
在J/ψ强子衰变过程中,伴随f0(975)产生的玻色共振态X,若衰变为一对正反赝标介子,它的自旋-宇称只能是产JPC=(奇)--.这里给出了过程的角分布螺旋度形式,并就如何确认X为1--或3--介子作了讨论.认为北京谱仪在K+Kπ+π四叉道中见到的反冲f0(975)的共振态X1(1573)是一个可能的新共振态.  相似文献   

16.
许晓明 《中国物理 C》1993,17(10):929-933
本文在3S1模型基础上,采用相对论跃迁势和夸克(反夸克)旋量波函数,计算了pp→π+π和K+K的反应截面和角分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e+e实验中ψ(2S)能区连续态单光子湮没过程的截面对观测总截面的贡献.针对ψ(2S)质量处ωπ0和π+π两个观测末态,利用唯象模型估计了单光子湮没过程贡献的大小.分析表明,对于ψ(2S)→ωπ0和ψ(2S)→π+π,以及其他电磁末态分支比的确定,单光子湮没过程的贡献必须认真考虑.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对于BES实验来说,为了获得共振态电磁末态分支比的正确结果,至少需要在低于ψ(2S)共振峰的能量点采集10pb-1的数据.  相似文献   

18.
罗辽复  陆埮 《物理学报》1975,24(2):145-150
本文给出了R=(σ(e+e-→强子))/(σ(e+e-→μ+μ-))随能量上涨的一个解释。研究了新发现ψ粒子所具有作用的性质,指出其强度f2/(4π)~10-5—10-6。求得峰值截面σ0=(12π)/mψ2(Γ(ψ→e+e  相似文献   

19.
沈肖雁   《中国物理 C》2008,32(6):448-451
We reported the observation of Y(2175) in φ f0(980) mass spectrum in J/ψ→η π f0(980) with f0(980)→π+π and the observation of a broad 1 resonance of K+  相似文献   

20.
郁宏  沈齐兴 《中国物理 C》1992,16(2):187-192
为了便于BES(北京谱仪)做数据分析,本文给出了在J/ψ→ωX,ω→2π或3π,X→KKπ反应中寻找1+-奇特态的一些新的关系式.并且对于在三级二体衰变过程J/ψ→ωX,ω→2π或3π,X→K*K,K*→Kπ中如何寻找1+-奇特态的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