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4篇
化学   60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7篇
物理学   1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double perturbation” theory is presented in the framework of the kinetic theory of quark-gluon plasma.A solvable set of equations from the double perturbation are derived and proven to be gauge invariant.The Landau damping rate for the plasmon at zero momentum is shown to be a convergent series in correlators.  相似文献   
2.
使用多体微扰理论(many-body perturbation theory,MBPT)计算了锰原子的3p^63d^54s^2→3p^53d^54s^2nd系列里德堡共振结构。在耦合方程方法中考虑了Auger图式,计算表明,Auger图式有效地抑制了3p→nd系列共振结构的发散。  相似文献   
3.
程衍富  戴同庆 《中国物理 C》2006,30(10):944-949
应用多尺度微扰理论到广义非简谐振子, 得到了一阶经典和量子微扰解. 特别是 我们的量子解在极限条件下能方便地转变为经典解, 并且坐标和动量算符的对易 关系的简化十分自然. 与Taylor级数解相比较, 无论是在经典还是在量子解 中频率移动都出现在各阶振动表达式中, 所以多尺度微扰解是弱耦合非简谐振动的较好解法.  相似文献   
4.
对称性匹配微扰理论(symmetry-adapted perturbation theory, SAPT)能把总作用能分解成有物理意义的各作用能项, 是了解分子间力的基本手段. 本工作的开展是因为目前标准SAPT方法无法计算含能大体系的作用能项. 对于大体系而言, 基于Kohn-Sham轨道的SAPT(SAPT(DFT))具有高的计算效能, 但对作用能项的计算效果却不佳. SAPT(DFT)的缺陷产生于常用交换-关联势的错误渐近特性. 为了消除这些缺陷, 借助于van Leeuwen 和 Baerends(LB)模型势及Fermi-Amaldi (FA)类型势, 把两种渐近修正技术应用于三个供测试的二聚体小体系(He2, HF2和(N2)2)和一组处于不同分子间距的硝酰胺二聚体体系. 结果显示: 当使用新近发展的依频密度极化率(frequency-dependent density susceptibilities, FDDS)技术用于计算色散能时, FA渐近校正方案非常有效地克服了SAPT(DFT)中的缺陷, 并比LB校正具有更好的精度. 经FA校正的SAPT(DFT)方法能够正确地定量预测所有测试系统结合能的趋势, 并且与标准的SAPT相比, 大大减少了计算代价. 这个方法成功应用于硝酰胺二聚体表明: 此方法在精确计算更大的体系, 如含能体系的分子间力方面很有潜力.  相似文献   
5.
摘要运用多参考微扰理论(Multireference MΦller-Plesset theory)计算了SSCH3垂直激发能及其S-C与S-S两种断键方式的绝热(Adiabatic)与非绝热(Diabatic)的基态和激发态势能曲线, 研究了在193nm激光作用下SSCH3的光解离过程, 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符.  相似文献   
6.
将改进的基本度量理论与热力学微扰理论相结合,提出了胶体/高分子系统排空相互作用的IRDFT理论。该理论解释了在实际胶体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排斥体积效应和高分子链内相关性的竞争机制。应用该IRDFT,分别以线性链状和环状结构的高分子及其单体为排空元,计算了不同排空元条件下的胶体间排空相互作用。研究表明:对于絮凝破坏,自由环状高分子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改进了液上空间气相色谱测活度系数的方法, 实验测定了TBP. 稀释剂和水形成的多个二元系、三元系和四元系的活度系数和密度. 选用的稀释剂有n-C_6H_(14)、n-C_7H_(16)、n-C_8H_(18)、C_6H_6、cy-C_6H_(12)、CCl_4和CHCl_3. 在Pierotti理论的基础上, 采用新的硬球作用表达式和径向分布函数, 并计及分子间的排斥能、色散能、取向能和诱导能, 建立了简单的活度系数模型, 并用于TBP和稀释剂体系的计算. 从二元系回归得到的分子参数较好地预测了三元系的活度系数.  相似文献   
8.
HCN(HNC)与NH3, H2O和HF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P2/aug-cc-pVTZ水平上, 对HCN(HNC)与NH3, H2O和HF分子间可能存在的氢键型复合物进行了全自由度能量梯度优化, 通过在相同水平上的频率验证分析发现了稳定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形式是HCN(HNC)作为质子供体或作为质子受体形成的复合物. 基组重叠误差对总相互作用能的影响均小于3.34 kJ/mol. 通过自然键轨道(NBO)分析, 研究了单体和复合物中的原子电荷和电荷转移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对称性匹配微扰理论(SAPT, Symmetry Adapted Perturbation Theory)能量分解结果表明, 在分子间相互作用中, 静电作用与诱导作用占主导地位, 而诱导作用与复合物的电荷转移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杨频 《化学通报》1989,(7):52-55
六十年代中期发展了讨论化学反应性的两类理论模型:一个是支配协同反应的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另一个是强调反应分子某些特殊轨道起主要作用的普遍化的微扰理论(Genetalized Pettutbation Theory),前者很快被引入我国各类结构化学教材;后者则至今未被引起足够重视。其实这一理论在讨论化学反应性上的阶值并不低于前者。在此简要介绍这个理论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0.
α-双环-HMX晶体中二聚作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种(分别为HF/6-31G*,MP2/6-31G*,B3LYP/6-31G*和PBE1PBE/6-31G*)水平下,用超分子方法(SM)求得α-双环-HMX(四硝基四氮杂双环辛烷)三种二聚体(I,II和III)中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用对称性匹配微扰理论(SAPT)与密度泛函理论(DFT)相结合的方法[SAPT(DFT)方法]求得该三种二聚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能及其分量.在四种SM方法中,以MP2求得的相互作用最强,但均弱于SAPT(DFT)的计算结果.SM和SAPT(DFT)两种方法求得的相互作用,均为IIIIII,归因于三者的分子质心平衡间距(Re)6.58(I)6.95(III)8.60(II).考察SAPT(DFT)方法求得的各作用能分量是IIIIII.密度泛函方法对色散能计算的丢失使其求得的相互作用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