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化学   8篇
物理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1,2-二氰基苯(O-DCB)与聚(3-己基噻吩)(P3HT)复合薄膜的高耐久性有机阻变存储器(ORSM).ORSM表现出非易失型和双极性存储特性,电流开关比(Ion/off)超过104,耐久性高达400次,保持时间为105s,Vset和Vreset分别为-6.9 V和2.6 V.器件的阻变机理是陷阱电荷的俘获与去俘获,即负偏压或正偏压诱导电荷陷阱的填充和抽离过程,导致电荷传输方式的改变,从而产生高低电阻间的切换.器件的高耐久性一方面是由于O-DCB较小的分子尺寸和较好的溶解性形成了均匀分布且稳定的电荷陷阱,另一方面是由于O-DCB较好的分子平面促进了其与P3HT共轭链的相互作用.该研究为高耐久性ORSM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加快了ORSM的商业化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和卡里普索结构预测方法,系统研究了ComBn(m+n≤6)团簇的结构,电子特性和磁性。首先,通过卡里普索结构预测方法获得了体系的基态和亚稳态结构。基于基态结构,利用HOMO-LUMO能隙,垂直电离势,垂直电子亲和势和化学硬度分析了掺杂体系的稳定性。最后,研究了基态结构对应的自然布局分布,自然电子组态等电子特性和磁性。  相似文献   
3.
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铅(Ⅱ)和汞(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吡啶-2-乙醛苯甲酰腙作柱前衍生试剂,在优化了衍生和色谱条件下实现了用高效液相以谱法同时测定铅和汞离子,在phenomenexspherexC18色谱柱上,用甲醇-水(65:35,V/V),作流动相,于248nm处检测,得到线性良好的工作曲线,铅和汞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2.55μg/L和7.29μg/L。分析了环境水样品和合成水样,铅和汞的标准加入回收率分别为98.3%~101.7%和98.0~1  相似文献   
4.
孙彤  朱燕 《化学教育》2022,43(1):128-128
1教学现状分析在以补铁剂为研究对象进行铁盐、亚铁盐化学性质的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更侧重学习具体的事实性知识。(2)实验探究的方案基本由教师以流程图的形式给出或以教师演示为主,降低了学生实验探究的自主性和开放性。(3)在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缺少分析并解决相应问题的思路引导。(4)补铁剂的选择单一,以硫酸亚铁片为主。  相似文献   
5.
在乙醇体系中,以氯化铕与1,2邻苯二氧基二乙酸和二苯甲酰甲烷反应合成了三元配合物Eu-BDDA-DBM以及弱荧光离子La3+,Y3-,Yb3-和Nd3+掺杂的铕配合物.通过红外、紫外-可见、热重、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表明,单一配合物和掺杂配合物具有相似的配位结构.荧光光谱表明,La3+和Nd3+离子掺杂可以大幅度提高的铕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其中La3+掺杂荧光强度增强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在高中必修阶段“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主题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位构性”系统模型与学科能力活动任务相结合,提出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单元整体的教学设计并实施。通过预设学生的表现水平,设计各课时的评价任务,过程性地诊断学生在各个课时中“位构性”模型建构与学科能力的发展水平,描述学生在本章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变化,促进了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核心素养的发展。最后,归纳出以“位构性”模型建构和学科能力发展的“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够对日后开展“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主题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能够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氯化铁和三乙烯四胺为原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纳米α-Fe2O3。对样品进行了XRD、FT-IR、TEM表征分析,并研究了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Fe Cl3与C6H18N4摩尔比的增大,纳米颗粒先增大后减小,当n(Fe Cl3)∶n(C6H18N4)=1∶1,样品为结晶度较好的50~80 nm的近方形颗粒,且分散性较好。当n(Fe Cl3)∶n(C6H18N4)=2∶1,样品颗粒最小,光催化性能最好。随着水热反应时间延长,样品颗粒尺寸减小,当水热反应0.5 h时,样品为形貌不规则、界面不清晰、有毛绒状物质附着的60~70 nm的圆形颗粒,有团聚,结晶度较差。当水热反应1 h时,样品为粒径65 nm左右的近方形均匀块状颗粒,且分散性较好,结晶度较高。继续延长水热反应时间,样品形貌变化且颗粒减小,光催化性能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丙烯腈与马来酸酐共聚物,首次将此共聚物制成了醇、水分离用的渗透蒸发膜,研究了不同马来酸酐含量的共聚物膜在碱中的水解规律,考察了共聚物组成,料液温度,料液浓度等条件对膜的醇、水分离性能的影响关系以及水解前、后膜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共聚物中马来酸酐含量大于0.069(摩尔分数)时,水解前、后膜性能有很大的变化,分离因子,渗透通量和膜强度都普遍提高。另外,还发现该共聚物膜与其它透水性膜不同,对低乙醇含量的乙醇—水混合液不能透过。  相似文献   
9.
以Ce(NO3)3.6H2O和CO(NH2)2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在玻璃基质上制备了CeO2纳米膜。研究了水热温度和时间对所制备纳米CeO2薄膜的抗紫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FT-IR、SEM、UV-Vis以及自动椭圆偏振仪等测试手段对CeO2纳米膜及粉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薄膜,最佳的水热工艺条件为水热温度130℃加热7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薄膜厚度达100nm,晶型较好,膜表面平整度较高,且具有优异的可见光透过性和紫外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THz-TDS)和傅里叶变换远红外光谱(FT-Far-IR)技术研究了大米中西维因在太赫兹频段的吸收光谱特征,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大米中西维因进行了测定。样品的制备采取待测农药西维因与大米粉末混合压片的方法模拟真实检测情景,无需样品的分离富集。分别将样品在1.8~6.3 THz特征波段内的Far-IR吸收光谱数据和在0.5~1.5 THz特征波段内的THz-TDS吸收光谱数据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方法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将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V)、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预测相关系数(Rv)作为模型性能评判的依据,RMSECV,RMSEP越小,Rv越大,则所建立的模型越好。两种检测技术均得到较好的结果。其中,运用Far-IR技术所得数据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预测相关系数(Rv)为0.99,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007 7, 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08 6; 运用THz-TDS技术所得数据建立的定量分析模型预测相关系数为0.98,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002 5、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04 4。该研究为定量检测粮食中的农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