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化学   3篇
物理学   45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应用同步辐射光源的几种主要表面物理研究技术。内容包括: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SRPES)、表面广延X射线吸收边精细结构(SEXAFS)、光电子衍射(PED)和掠角入射X射线衍射(GIXD)等。对每种技术的原理、应用实例和最新进展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侯晓远  董国胜  丁训民  王迅 《物理学报》1987,36(9):1148-1153
对于用氩离子刻蚀并在磷气氛中退火得到的InP(100)(4×2)再构表面,用HREELS测得表面的In—H和P—H键几乎是同时形成的,而用偏振光UPS观察时,P的悬挂键电子态并不具有沿原胞两个周期方向的对称性质。根据这些结果,可以推测InP(100)的富In表面存在In的空位,与In空位相邻的P原子悬挂键发生了转向。我们提出了一种失列-二聚物原子结构模型。它可以定性地解释所观察到的实验事实。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用UPS和HREELS研究室温下水汽在清洁的和淀积了金属钠的InP(111)表面的吸附。表面淀积了0.3单层金属钠之后,水汽在InP(111)表面的粘附系数显著增加,推测其原因可能与钠原子和表面的磷原子间的电荷转移有关。水汽主要以不分解的分子态形式吸附在表面。在HREELS谱中观察到与P—H键有关的282meV能量损失峰,表明部分水汽可能与淀积在表面的钠原子发生反应或者在表面发生分解。 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电致发光色纯性增强的硅基有机微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硅基有机微腔的电致发光(EL).该微腔由上半透明金属膜、中心有源多层膜和多孔硅分布Bragg反射镜(PS DBR)组成.半透明金属膜由Ag(20nm)构成,充当发光器件的负电极和微腔的上反射镜.有源多层膜由Al (1 nm) / LiF(05 nm) /Alq3/Alq3:DCJTB/NPB/CuPc/ITO/SiO2组成,其中的Al/LiF为电子注入层,ITO为正电极,SiO2为使正、负电极电隔离的介质层.该PS DBR是采用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且非常省时的电化学腐蚀法用单晶Si来制备的;该PS 关键词: 电化学腐蚀 电致发光 窄峰发射 硅基有机微腔  相似文献   
5.
低温湿氧氧化提高多孔硅发光的稳定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低温湿氧氧化方法对多孔硅进行后处理,获得了光致发光强度强、发光稳定的样品,顺磁共振谱表明这种样品表面的悬挂键密度较小,通过对样品红外光谱的测试和分析,指出SiH(O3),SiH(SiO2),SiH2(O2)结构的产生是实验中多孔硅稳定性提高的原因. 关键词:  相似文献   
6.
俞鸣人  侯晓远 《物理》1994,23(12):715-719
90年代安发展起来的发光多孔硅材料在发光的全色性,电致发光的效率以及稳定性等方面取得不少重要进展。介绍了几种多孔硅发光二极管结构及有关的电致发光机理,从共进展的速度以及目前已达量子效率>10^-^4的水平来看,其进入实际应用的前景是乐观的。  相似文献   
7.
空间限制与应变对发光多孔硅喇曼光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光多孔硅的喇曼光谱在520cm-1附近呈现一锐峰,峰位的红移随多孔度的增大而增大采用微晶模型拟合喇曼谱的线形,发现除了光学声子的空间限制效应,硅单晶的应变对峰位的移动也有显著贡献。通过谱形的拟合估算了硅微粒的应变,与已报道的X射线衍射结果相一致。在多孔硅的喇曼光诸中没有观察到起源于非晶硅的光散射信号。 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最近,复旦大学应用表面物理实验室在多孔硅发光研究方面又取得两项新的进展,现介绍如下:1.电致发光的功耗低于文献报道的水平 目前,我们所制成的多孔硅电致发光样品,其发光的阈值电压和电流已减小到 6V,30mA/cm2,比国际上迄今所报道的功耗值都要低.从表1的比较可以看出,我们所获得的电致发光特性达到了文献报道的最好水平.2.光致发光获得迄今所报道的最短波长 由于多孔硅发光的波长与硅柱直径有关,当发光波长进入绿光范围时,硅柱孔径已很细,极易坍塌,使得更细的量子线结构很难实现.迄今国外文献所发表的光致发光谱其中心波长最短约为530nm(…  相似文献   
9.
Organic photovoltaic (OPV) cells were fabricated via vacuum vapor deposition with {4-[2-(3-di-cyanomethylidene-5,5-dimethylcyclohexenyl)vinyl]phenyl}di(1-naphthyl)amine (DNP-2CN) as the electron donor, and fullerene (C60) as the electron acceptor. A thin film (10 nm) of tris(8-quinolinolato)aluminum (Alq3) was adopted as the buffer layer. A device based on this DNP-2CN exhibited an open circuit voltage (Voc) of 370 mV, a short-circuit current density (Jsc) of 0.61 mAocm 2, and a white-light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 η) of 0.09% (AM1.5, 75 mW.cm^- 2).  相似文献   
10.
侯晓远  杨曙  董国胜  丁训民  王迅 《物理学报》1987,36(7):1070-1074
氢在GaAs和InP表面上的吸附可以用高分辨率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来探测。Ga—H,As—H,In—H和P—H键的伸缩振动各自对应于不同的能量损失。但是As—H振动极容易和Ga—H振动追加声子损失相混淆,只有从损失峰的相对强度比较上来区别。实验得到吸附的氢与表面原子的成键情况取决于表面的原子结构及电子分布。对于GaAs(111)面,低暴露量时只形成Ga—H键,而高暴露量时还可以形成As—H键。而InP(111)表面由于是经过磷气氛退火处理的,在低暴露量下In—H与P—H键均可形成。InP(Ⅲ)面上只看到P—H损失峰,说明这个表面是完全以P原子结尾的。在(Ⅲ)面上出现小面的情形,则表面Ⅲ族和Ⅴ族原子均可同氢成键。 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