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9篇
化学   198篇
物理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研究了环烷酸(HA)-丁基膦酸二丁酯(DBBP)-正辛烷协同萃取体系萃取Nd~(3+)和Er~(3+)的机理,协同萃合物的组成分别为(NdA_3·3HA·DBBP)_2和ErA_3·3HA·2DBBP。表现协萃平衡常数分别为K_(12Nd)=(1.82±0.17)×10~(-9)和K_(12Er)=(3.34±0.19)×10~(-8)。通过红外光谱讨论了萃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镧系离子与L-羟脯氨酸、DL-瓜氨酸配位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与体内广泛存在的生物配体氨基酸的配位作用,尤其是三元体系的研究对于阐明稀土元素在体内的存在形态及探索稀土生物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羟脯氨酸和瓜氨酸均是人体中存在的重要氨基酸,它们在人体血浆中的浓度与必需的氨基酸相近[‘j.稀土与氨基酸配位作用的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模拟生理条件下稀土离子与羟脯氨酸、瓜氨酸的二元、三元配合物的PH电位法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报道在模拟生理条件下(37C,0·15mol/LNaCI)湖系离子(Pm和Lu除外)与上述2种氨基酸的二元及三元配合物PH电位法研究结果.1实验部分1.1试剂和仪…  相似文献   
4.
稀土、钙的DL苹果酸和L羟脯氨酸混配配合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模拟生理条件(37℃,0.15mol.L^-1NaCl)用PH电位法测定了14种稀土、钙的DL-苹果酸和L-羧脯氨酸二元、三元配合的稳定常数,用计算机优化确定了 二元体纱,苹果酸配合物存在1101、1100和1200型,  相似文献   
5.
~(13)C and ~1H NMR technique was us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of Gly-Gly with heavy lanthanide cations Dy~(3+), Ho~(3+), Er~(3+), Tm~(3+) and Yb~(3+) in aqueous solution. The stability constants for the 1:1 and 1:2 complexes of Gly-Gly with Ho~(3+) and Yb~(3+) were determined from the titration curves of chemical shift versus concentration ratio of lanthanide to Gly-Gly. The solution structure of the Ln-Gly-Gly complex was analyzed based upon the ~(13)C and ~1H lanthanide-induced shift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omplex Gly-Gly is coordinated to the lanthanide ion through the carboxyl oxygens with the backbone of the ligand in an extended state.  相似文献   
6.
β-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即Gc-132)是具广谱药理活性的水溶性有机锗化合物,但因其在体内代谢速度太快而影响药物利用度。因此,对它的各种衍生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受到重视。为提高Ge-132的亲脂性,增强药物活性,我们在分子中引入具有生物活性的氨基酸或杂环胺,合成了8种新型酰胺衍生物。合成路线如下:  相似文献   
7.
稀土在鼠肝中的物种分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 ICP-MS、微量蛋白层析分离技术 ,研究了长时间、低剂量混合稀土及短时间、高剂量硝酸镧分别对大鼠及小鼠作用后 ,稀土在鼠肝中的代谢累积及其物种分布 .结果表明 ,鼠肝中各稀土含量随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其累积速度大小顺序为 La>Ce>Nd>Pr;经柱层析分离未得到与稀土特异结合的鼠肝蛋白 ;稀土可与多种鼠肝蛋白 (包括多种重要的酶 )结合 ,在一定条件下 ,稀土与其结合蛋白可发生解离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不同基质中钐离子光谱特征的研究,发现钐离子的存在价态与基质密切相关。讨论了被取代阳离子电荷、半径等化学因素对基质中钐离子价态的影响,利用能带理论建立了基质中变价稀土离子的价态与基质间关系的能带模型。  相似文献   
9.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 (37℃ ,I=0 .1 5mol/ L Na Cl) ,用 p H电位法研究了铽 ( )、钙 ( )与 L-谷氨酸、甘氨酸二元、三元体系。确定了体系存在的物种 ,测定了体系中配合物的稳定常数。讨论了上述二元、三元体系中铽 ( )、钙 ( )的物种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0.
第二配位圈概念是将内层配位圈看成一个实体而提出来的.关于金属离子第二配位圈的NMR研究已有不少报道.我们在对稀土—吡啶-2,6-二羧酸(DPA)配合。物Ln(DPA)_3进行NMR研究的同时,观察到了由溶剂分子形成的第二配位圈的顺磁位移效应. 实验实验过程已在前文报道.样品中稀土离子的浓度为0.05±0.01mol·dm~(-3),稀土离子与配体DPA的摩尔比为1:4.所用仪器为Varian XL-200谱仪(超导磁体,平行场)和Bruker WP-80谱仪(电磁铁,垂直场).室温下测试.溶剂D_2O中残留的~1H峰相对于外标H_2O的变化列于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