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02篇
化学   694篇
物理学   3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出用溶胶粒子表面修饰方法,结合溶胶凝胶技术制备无机催化膜.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合适的金属配合物在胶粒表面的吸附作用,经溶胶凝胶过程,将活性组分结合到无机膜中.实验测定结果表明:(NiEDTA)2-,VO-3,MoO2-4,(Pd(NH3)4)2+,PdCl2-4,PtCl2-6和RhCl3-6可用来修饰AlOOH溶胶.以Pd/γAl2O3催化膜的制备为例,经三次溶胶凝胶过程,可制得无裂缺的厚度为9μm的Pd/γAl2O3催化膜,膜材料的平均孔直径为6nm,Pd被均匀地分布在膜的顶层,其平均粒径为23nm.  相似文献   
2.
添加SrO使La2O3/CaO催化剂的碱性增强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C2产率提高,但反应温度随SrO含量增加而升高.反应活性高的SrO-La2O3/CaO催化剂,容易被CO2中毒.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表面活性位被碳酸盐覆盖.催化剂失活之前,反应气中添加CO2可抑制产物中CO2的生成,提高C2产率  相似文献   
3.
从金属氧化物-担体相互作用观点研究了PbO/γ-Al_2O_3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的反应特性,进行了反应评价及XPS和XRD测定。结果表明:(1)即使PbO含量较低,处于单层分散状态的PbO仍与PbO微晶共存于γ-Al_2O_3表面;(2)PbO/γ-Al_2O_3对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活性与表面Pb/Al原子比线性相关;(3)PbO在氧化气氛中部分转化为PbO_2,部分与Al_2O_3化合生成PbAl_2O_4复合氧化物,是难以提高表面P/Al原子比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K+┐SrO┐La2O3/ZnO催化剂上甲烷氧化偶联反应*Ⅰ.催化活性和反应气中添加CO2的影响余林徐奕德**郭燮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大连116023)关键词钾离子,氧化锶,氧化镧,氧化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甲烷,...  相似文献   
5.
6.
李光进  市川胜 《分子催化》1994,8(4):257-262
本实验采用戊马比妥钠诱发豚鼠和家兔急性心力衰竭模型,观察了舒心丸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舒心丸iv能明显升高心衰豚鼠的心脏收缩幅度和心衰家兔的Bp,LVP,LV±dp/dt和CO。其作用与哇巴因相似。  相似文献   
7.
8.
9.
模板剂与MCM-22分子筛匹配作用的分子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Monte Carlo方法和分子力学方法研究了模板剂分子六次甲基亚胺(HMI)在MCM-22分子筛孔道中的排布与取向。模拟结果表明模板剂分子能够稳定地嵌入在MCM-22分子筛的超笼、窗口和正弦孔道中。对这三种位置上模板剂与分子筛骨架之间的主客体非键相互作用能(包括范德华能和库仑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模板剂分子与分子筛的骨架之间作用力主要以范德华吸引力为主。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模板剂分子的结构导向作用和对骨架Al的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LEED,UPS和HREELS等表面技术研究了氯吸附至(c)阶段的Ag(111)表面结构.结果表明,表面上有三维的AgCl(111)生成,其生长按修正的Stranski-Krastanov模式进行.伴随着AgCI(111)生长的同时,表面上产生缺陷.这种缺陷只有在氯吸附至(c)阶段时表面上形成三维AgCI的过程中才能产生,它一旦在表面上形成后,表面上氯的存在与否对其不产生影响.本文提出了一个(c)阶段时的Cl/Ag(111)体系的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