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2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253篇
化学   172篇
晶体学   24篇
力学   375篇
综合类   67篇
数学   809篇
物理学   131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83篇
  2011年   183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80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吴彤  季小玲  罗燏娟 《物理学报》2018,67(5):54206-054206
随着水下光通信、传感和激光雷达等应用的发展,研究水下光学系统成像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海洋湍流对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特征参量(如Strehl比、Greenwood时间常数和等晕角)的影响.推导出了海洋湍流中短曝光成像Strehl比的近似解析表达式,并证明:除了在近场D_G/r_0=1附近外(D_G和r_0分别为光学系统的光瞳直径和海洋湍流中可见参数),该近似公式均可保证足够的精度.此外,还得到了海洋湍流中Greenwood时间常数和等晕角的表达式.研究表明:随着海水盐度变化引起的海洋湍流逐渐占主导地位时,这三个特征参量值均减小;随着海水湍流动能耗散率的减小或海水湍流温度方差耗散率的增大,这三个特征参量值也均减小.本文研究结果对工作于水下湍流环境中自适应光学成像系统应用具有理论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2.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木材材性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木基因工程研究在改变木材材性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选育优良品种,需要测试大量的试样。但传统的木材性质测试方法成本高、效率低,而且需要破坏树木本身,这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林木培育和木材加工利用的需要。为了更高效地控制和检测转基因产品的各种性质,必须有快速而又方便的测定技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一项新的木材无损评价方法,能够迅速、准确地对木材性质进行全面无损评价,目前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章详细地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木材化学组成分析和木材微观结构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3.
木材微纤丝角四种测试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法、偏振光显微镜法、纹孔观察法和近红外光谱预测法对杉木木材的微纤丝角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对于同一株杉木,纹孔观察法测得的微纤丝角平均值最大,X射线衍射法次之,偏振光显微镜法最小,三种方法得到的微纤丝角差异不显著;对于不同年轮的微纤丝角,X射线衍射法测定值于第20年轮以后变得最大,纹孔观察法测定值上下浮动最大,偏振光显微镜法测定值相对最为集中,越远离髓心三种方法的测定值曲线吻合得越好,同一年轮微纤丝角采用不同方法测定时差异不显著;对于同一年轮的微纤丝角,偏振光显微镜法得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不大于4°,而纹孔观察法相差达到21.53°,其标准偏差也达到4.75。近红外光谱预测法和X射线衍射法均属于无损检测法,它们两个联立建立的模型精度高,预测性和重现性好、便于实现在线分析,其校正模型和验证模型的相关系数R2分别达到了0.81和0.75,校正标准误差和预测标准误差分别为1.79和2.02。另外,其他三种方法均可以与近红外光谱技术联用来预测该木材的微纤丝角,显示了近红外光谱技术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同时,文章分析了这四种方法的优缺点,探讨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以便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捷联惯组减振系统角振动、线振动共振频率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实际工程中,角振动试验技术和设备尚不成熟。以指导捷联惯组减振系统设计过程为目的,结合捷联惯性组合减振系统对角共振频率的特殊要求,对线振动、角振动共振频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建立了捷联惯性组合减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得到了捷联惯组减振系统数学模型,利用刚体动力学方法分析捷联惯组的转动惯量和回转半径,得出理想情况下捷联惯性组合减振系统线共振、角共振频率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并与减振器安装中心到转动中心线的平均距离和惯组回转半径有关的结论。最后讨论了改变减振系统刚度和减振器布置方式两种改变共振频率的方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95.
一种新型光电经纬仪多功能检测设备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对光电经纬仪进行检测的多功能检测架,并对其工作原理、主要功能、设计指标及其精度计算进行了介绍。与以往的检测架和动靶标相比,具有可模拟目标的视向运动、评检被测设备的动态测角定向误差及模拟目标的视向运动轨迹的特点,解决了以往在室内无法对仪器的动态测角定向误差进行测量的难题,大大提升了室内检测仪器的能力。经计算和检测,该设备的最终测角定向精度可以达到±2″。  相似文献   
996.
杨雨川  罗晖 《应用光学》2009,30(5):787-791
研究用于飞行器等动态基座航向角校准的大范围、中高精度航向角度测量系统.系统采用2个面阵电荷耦合装置(CCD)检测反射光斑的相对位置,实时测定动态基座航向角,为避免基座晃动的影响,提出了角锥棱镜反射测量方法并设计了整套光路,所需元件少,结构简单,光路调谐简便,适合空中作业.根据预估参数搭建了实验系统,对面阵CCD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行阈值分割处理后,采用重心亚像素检测方法,定位精度达到0.4像元大小,航向角度测量不受基座晃动影响,测量精度优于1',测量范围满足±10°,为应用于外场实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基于角反射器的几何结构模型,采用矢量形式的折反射定律,推导了在不同入射条件下有效衍射区域的数学表达式.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有效衍射区域的变化规律,以及该规律对远场衍射光强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束入射角的增加,有效衍射区域逐渐减小,进而导致角反射器衍射强度发散程度增加.光束方位角的引入不会改变有效衍射区域的形状和衍射强度的总能量,而只会使其各自分布旋转方位角的大小.在不考虑大气效应的情况下,根据不同入射条件对应的衍射强度分布,并结合速差补偿理论,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角反射器口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98.
An internal Brewster guided-mode resonance (GMR) filter is designed. For this kind of GMR filter, the Brewster reflection occurs at the interface of grating/waveguide layers rather than at the interface of air/grating layers. At Brewster angle of 60~, the GMR filter owns almost 100% reflection at the resonance wavelength of 800 nm with the full-width at half-maximum (FWHM) of 0.2 nm. Its angle response changing with the fabrication deviation is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99.
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蓝色激光在激光显示与照明、水下通信和成像、有色金属加工等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本文利用增益芯片底部的高反镜分布布拉格反射镜、折叠镜以及后端反射镜构成V型谐振腔,通过腔内插入非线性晶体LBO,获得了高转换效率的高功率、高光束质量蓝光输出.实验研究了非线性晶体的长度、基频激光的线宽、倍频走离角的补偿等不同因素对外腔面发射激光器腔内倍频蓝光输出功率的影响.在LBO的Ⅰ类相位匹配条件下,当晶体长度为5 mm,所用双折射滤波片厚度为1 mm时,获得超过6 W的491 nm波长蓝光输出,x和y方向的光束质量M2因子均为1.08,倍频转换效率为63%.  相似文献   
1000.
报道了一种基于多层六角氮化硼(h-BN)二维薄膜的忆阻器件.该器件不需要电预处理过程,且具有自限流的双极性阻变行为;具有较好的抗疲劳性和较长的数据保持时间.该器件在脉冲编程条件下具有模拟转变特性,即在连续的电压脉冲下器件的电阻态能被连续地调控,使得该器件能够模仿神经网络系统中的神经突触权重变化行为.综上所述,基于多层h-BN的忆阻器具有应用在非易失性存储和神经计算中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