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7篇
化学   93篇
物理学   6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研究了不同过渡金属离子对以二甲氨基查尔酮修饰的β环糊精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猝灭问题.发现经过修饰的查尔酮在水溶液中对Cu2+具有特征的识别功能.其猝灭速率常数比其他研究的金属离子大一个数量级以上.然而当该修饰环糊精处于非水溶剂如DMF中时Cu2+离子特征识别功能不再存在,而具有平面四方电子构型的Ni2+则表现出最强的络合功能,这可能与化合物联结链中存在四个用亚乙基相联的络合位点易于生成平面四方结构有关.表明主/客体化合物在结构空间上的互补性,在它们的络合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2.
H3PO→H2POH异构化反应的直接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QCISD(T)/6-311C++G(2df,2pd)//QCISD/6-311C++G(d,p)+ZPE水平上,对H3PO的异构化反应H3PO→(1)H2POH(trans)→(2)H2POH(cis)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H原子由P原子向O原子迁移反应(1)的能垒为250.0kJ/mol,是反应速率控制步骤,而O_H键绕P_O键旋转的构型转化反应(2)的能垒只为12.3kJ/mol.利用经典过渡态理论(TST)与变分过渡态理论(CVT)分别计算了反应(1)在200~2000K温度区间内的速率常数kTST和kCVT,获得了经小曲率隧道效应(SCT)及Eckart模型校正后的速率常数kTST/Eckart和kCVT/SCT.对只涉及H原子迁移的反应(1),量子力学隧道效应的影响在低温段非常明显,而变分效应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83.
液相爆炸物荧光化学传感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海英  丁立平  房喻 《化学通报》2011,(10):881-889
溶液中爆炸物的快速灵敏检测对于防恐、反恐和环境质量监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液相爆炸物探测用均相荧光传感器、薄膜荧光传感器和颗粒荧光传感器的基础上,简要评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指出新型化学薄膜荧光传感器的开发和基于这些薄膜的低成本、多功能和高品质液相专用爆炸物探测仪的研制将成为未来液相爆炸物探测研究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84.
通过对石英玻片表面修饰, 制作了联有多氨基链萘基的超薄膜荧光敏感器件, 研究了它在镍、铜等金属离子水溶液及有机溶剂中的荧光猝灭现象. 发现其荧光光谱无论在水或其他有机溶剂中都存在着单体和激基缔合物(ex-cimer)的发射峰, 当处于镍离子水溶液中时, 其单体峰随离子浓度的增大出现了先增强后减弱的现象, 而激基缔合物的发光峰则仅略有减弱但变化不大. 在铜离子水溶液中其荧光的变化情况和镍离子有所不同, 对单体荧光只能观察到强度减弱的趋势, 而激基缔合物则变化不大. 比较了未联结的敏感器化合物分子在有机溶剂中荧光被铜离子猝灭的行为, 发现与其在器件表面时有很大的差别, 表明其分子结构和构象也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85.
荧光探针法研究壳聚糖水凝胶形成过程及其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芘(Py)单体荧光光谱结构对微观环境变化的敏感性,以及介质粘度及Py分子间距对Py激基络缔合物形成的影响,以戊二醛交联壳聚糖(CS)水凝胶体系为例研究了Py荧光探针法监测水凝胶形成过程及其溶胀性能的可行性。结果表明,Py荧光光谱精细结构的变化(以I~3/I~1为参量)或Py激基缔合物荧光强度与单体荧光强度之比(I~E/I~M)的变化与CS水凝胶的形成及溶胀程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此外,CS凝胶网状结构中包埋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的构象变化也可由探针光谱变化反映出来。利用这种荧光探针方法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探知凝胶形成过程的微观本质。此外,这种方法也可作为光纤传导监测凝胶形成过程和溶胀的基础。  相似文献   
86.
近年来,文献上报导了许多缩氨基脲、缩氨基硫脲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癌、抗微生物活性,发现金属配合物往往比配体表现出更高和更广泛的生物活性。呋喃西林(O2N-C4H2O-CH=NNHCONH2)是一种曾用于临床的硝基呋喃类广谱抗菌药物。但由于副作用大不再用于体内。近年来耐药菌株不断增加以及交叉耐药性的出现,使得治疗耐药菌株感染成为医学上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87.
声化学新发展——纳米材料的超声制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颖  林书玉  房喻 《物理》2002,31(2):80-83
声空化所引发的特殊的物理,化学环境为制备具有特殊性能的新型材料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近年来,声化学处理已成为制备纳米材料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技术,文章综合介绍了超声法制备纳米材料的主要类型,其中包括超声声解法,声化学还原法,超声共沉淀法,超声微乳液法等,并着重阐述了超声的作用原理和各种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88.
核-壳结构P(AM-co-MAA)-W-Ag复合微球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酰胺(acrylamide, AM)和甲基丙烯酸(methacrylic acid, MAA)的共聚微凝胶(P(AM-co-MAA))为模板, 通过离心沉积法将钨粉沉积于高分子微凝胶表面, 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P(AM-co-MAA)-W复合微球; 再以经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修饰的P(AM-co-MAA)-W复合微球为模板, 在硝酸银溶液中充分溶胀后, 通过向反相悬浮体系中缓慢通入氨气, 制备得到了具有核-壳结构的P(AM-co-MAA)-W-Ag双金属复合微球材料. 实验发现, 通过改变制备过程中AgNO3的初始浓度和PVP的用量等条件, 可以改变复合微球表面银的沉积量; 并结合实验结果初步提出了银的形成机理, 即PVP的存在, 不仅可以作为稳定剂固定Ag+离子, 同时可以作为还原剂促进Ag+还原为Ag的反应.  相似文献   
89.
基于胆固醇的新型小分子胶凝剂的合成与胶凝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敏  苗青  房喻 《物理化学学报》2013,29(9):2005-2012
设计合成了3种以丙二胺为连接臂(L)、苯环为A单元的A(LS)2型双胆固醇(S)类小分子胶凝剂: 化合物1(邻位), 化合物2(间位)和化合物3(对位), 考察了其在30种溶剂中的胶凝行为. 结果表明, 苯环取代位置的不同对化合物的胶凝性质有决定性影响. 就胶凝溶剂的数量来讲, 对位取代的化合物3的胶凝能力明显高于邻位和间位取代的化合物12. 此外, 化合物23可以形成5个室温胶凝体系, 且化合物3/二甲苯凝胶透明、柔韧,以至于可以形成超分子薄膜.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研究表明, 胶凝剂分子之间的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在凝胶形成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X射线衍射(XRD)研究表明在化合物1/苯凝胶中, 胶凝剂分子聚集为六方堆积结构, 进而形成贯穿整个凝胶体系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90.
姜宇  刘守信  房喻  王忆娟  陈奋强  张朝阳 《化学学报》2007,65(21):2437-2442
通过利用偶联剂和超声分散将TiO2表面功能化, 在其表面引入烯键, 与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在交联剂存在下共聚, 制备了不同纳米TiO2含量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紫外光谱、热重分析、动态粘弹谱仪等表征了复合水凝胶的微观结构和形貌, 测试了复合凝胶材料对紫外线的吸收、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及其韧性. 结果表明: 纳米TiO2粒子的引入, 使得复合凝胶材料对紫外线吸收效果显著, 凝胶的稳定性、机械强度及韧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