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化学   3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乙烷氧氯化制氯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氯乙烯单体 ( VCM)是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 ,是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 ,其应用十分广泛 .生产VCM的传统方法是以乙烯为原料 ,分步生成目的产物 ,首先通过氧氯化反应生成 1 ,2 -二氯乙烷 ,然后脱氯化氢得到 VCM.由于乙烯法生产氯乙烯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因此 B.F.Goodrich公司、孟山都公司及比利时的 EVC公司等世界各大化学公司都一直在研究开发乙烷一步法制氯乙烯的技术 ,以此来降低生产成本 .欧洲乙烯公司以乙烷为原料 ,采用直接氧氯化法 ,经过 9年多的开发研究 ,成功地半工业化生产出氯乙烯单体 ,使 VCM生产成本大大降低[1] .原料气乙…  相似文献   
22.
SO2-4/ZrO2-Al2O3及载Pt催化剂上正丁烷异构化反应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SO4^2-/ZrO2-Al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剂与制备条件的关系,探讨了催化剂表面结构及晶化程度,并在N2活化条件下用脉冲色谱法考察了催化剂催化正丁烷异构化反庆活性。结果表明,添加A1可提高催化剂的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降低反应温度,载铂对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深黄被孢霉催化转化十六醇合成不饱和脂肪酸过程中反应条件对底物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亚油酸的选择性随十六醇与酵母膏比例(碳氮比)的增大而升高,亚麻酸的选择性随碳氮比的增大而降低,油脂的选择性和油脂的产率随碳氮比的变化规律相似.十六醇浓度为0.5%时,油脂的选择性、产率及醇的转化率最高,亚油酸和亚麻酸的选择性也最高.油脂的选择性和产率在pH=7时较高,而醇的转化率随pH升高而降低,亚油酸和亚麻酸的选择性在pH=6时分别达到最大值.油脂的选择性、产率和醇的转化率在23~28℃达到较高水平,亚油酸和亚麻酸的选择性在23℃达到最大值.油酸的选择性对油脂的选择性有重要影响,二者的变化规律相似.  相似文献   
24.
通过分析三元复合驱油体系下硅垢的形成机理,设计合成了新型硅防垢剂SY-KD.SY-KD是由丙烯酸(AA)和对甲基烯丙基氧基苯磺酸(MBS)共聚形成的高分子(CAABS)与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PBTC)复配的混合物.SY-KD中羧基官能团通过氢键相互作用与原硅酸分子或其二聚体发生键合,由于SY-KD分子链的空间位阻效应,阻止了原硅酸分子或二聚体进一步聚合形成二氧化硅.室内研究结果表明,SY-KD各组分对于硅垢的阻垢能力主要是通过阻聚、吸附分散以及对不溶性SiO2的溶蚀作用来实现的,是一种很好的三元复合驱阻垢剂.SY-KD防垢剂使结垢油井平均检泵周期由50 d左右增加到300 d.  相似文献   
25.
丙烷氨氧化V/Sb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不同组成的V-Sb-O系复合氧化物对丙烷氨氧化的催化活性。用XRD研究了催化剂的结构,利用程序升温方法研究了催化剂中氧的活动性和表面酸碱性,讨论了催化剂体相和表面结构与催化性能间的关系。结果表明,VSbO4和Sb2O4间的协同作用是影响催化活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正己醇(氧化)脱氢制正己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CuAl2O4以及将其负载化,并进行正己醇制正己醛反应催化性能的评价.应用XRD及N2低温吸附等技术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正己醇脱氢或氧化脱氢反应中,非负载型及氧化铝负载型CuAl2O4在280℃和LHSV(hexanol)=14.4mL·g-1·h-1时均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催化剂的预处理方法不同,对催化剂的氧化脱氢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27.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常规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CuCl2-KCI-LaCl3三组分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对乙烷氧氯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该催化体系中乙烷的转化率较稳定,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氯乙烯的选择性和收率明显下降.XRD,N2吸附,TGA/DTA和XPS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反应的进行,催化剂中的活性物种Cu^2 逐渐被还原成Cu^ ,并且积炭的产生使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减小.活性物种Cu^2 的减少及比表面积的降低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利用帆布固定化嗜热酯酶APE1547(3)在非水介质中催化转酯化反应进行酶促拆分(R,S)-2-甲基-1-丁醇制备(S)-2-甲基-1-丁醇(4).初步探讨了溶剂、酰基供体、温度及底物配比对3的催化活力(EA3)′与4对映选择性比率(E4)的影响.在最佳拆分条件下,EA3 =0.53 μmol·min-1·mg-1,E4=15.4.3套用8次后仍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9.
室温晶化合成了掺杂不同Cr含量的Cr–MCM–41分子筛。应用XRD、FT-IR和DRS UV–Vis等技术对所制样品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表明,用室温晶化法能合成较好结构的Cr–MCM–41分子筛,掺杂的Cr除了进入MCM–41分子筛骨架中,还弥散或高度分散在分子筛表面。在常压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它们对乙烷和CO2氧化脱氢制乙烯反应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5%Cr-MCM-41在973K可使乙烷的转化率达到43.27%,乙烯的选择性达到86.70%、收率达到37.51%。Cr的掺杂量、反应温度等条件对该反应均有一定影响。Cr3+是催化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30.
氧化镁负载的钼钒磷酸铜催化剂的积碳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氧化镁负载的钼钒磷酸铜催化剂在正己醇氧化反应中的积碳行为. 结果表明, 积碳主要以CHx形式存在于催化剂表面, 积碳的形成没有导致催化剂的失活. XRD, IR和XPS等光谱表征结果说明积碳后催化剂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并且载体表面的钼钒磷酸铜有利于积碳的消除. TPO研究结果表明, 积碳在催化剂上有两种存在位置: 一种沉积在钼钒磷酸铜表面, 这种位置的积碳在低温下容易被烧除; 另一种沉积在载体氧化镁的表面, 需要高温才能烧除. 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 积碳量达到定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