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5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689篇
化学   1093篇
晶体学   20篇
力学   99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10篇
物理学   47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5 毫秒
41.
用激光光散射技术表征了阳离子含量受控的丙烯酰胺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 (简称P(AM DMDAAC) )在 0 1mol LNaCl溶液中的基本参数和溶液行为 .表观基本参数 : Mw ,app =5 0 4× 10 5g·mol- 1 、app =39 9nm和A2 ,APP =1 5× 10 - 4cm3·mol·g- 2 .动态光散射研究结果表明 ,扩散系数Dt 与角度、浓度皆呈非线性依赖关系 ,当C >C 或在较大的散射角域 ,Dt 偏离线性关系所预示的理论值而向减小的方向发展 ,表明存在缔合物 ;流体力学半径Rh 分布有大、小两个范围 ,并随温度升高向小尺寸方向发展 ,证明了体系中存在缔合行为以及升温的解缔合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 ,“亚稳定性”的存在有力地旁证了体系的缔合行为  相似文献   
42.
本文提出在0.1mol/LH_2SO_4,7.5×10~(-4)mol/LBr~-和6×10~(-5)mol/L丁基罗丹明B(R~+)的底液中,在+1.0V下,I~-离子于玻璃电极上被氧化生成I_2BrR离子缔合物,藉以阴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碘、I~-离子浓度在1~50ppb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用于食盐中痕碘的测定。  相似文献   
43.
环丁烷嘧啶二聚体(CyclobutanePyrimidineDimer,CPD)是紫外线对DNA损伤导致皮肤癌的首要环节,XPC-hHR23B是最早作为对CPD的损伤识别剂的,但其识别效率很低.本文首次采用分子力学方法模拟了一种新的手性金属配合物?,Λ-[Ru(IP)2dppz]2 对含G:T错配的CPD双螺旋DNA的识别作用.模拟结果显示:金属配合物[Ru(IP)2dppz]2 的两个手性异构体都对含G:T错配的CPD双螺旋DNA具有识别作用,识别的过程体现了很强的手性选择性、沟选择性和位点特异性.同时,我们发现:在Λ-[Ru(IP)2dppz]2 插入到CPD后,形成CPD的两个T碱基由原来的敞口形状部分地转为近平行状,使其在构型上得到初步的修复.  相似文献   
44.
在一定的酸度条件下,结晶紫与磷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的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可直接测定痕量磷.灵敏度高,重现性和选择性好.水中常见离子不干扰痕量磷的测定,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00μg·L~(-1)的磷,检出下限达1.0μg·L~(-1),以120h~(-1)采样频率,对各种天然水样进行测定,回收率为92.5%~105.0%,相对标准偏差为0.1%~6.7%.  相似文献   
45.
在玻碳电极(GCE)上,构造了一种以对氨基苯磺酸电聚合膜(PABSA)为基底,利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技术固定多层天青Ⅰ(AI)和纳米金(nano-Au)制备的复合薄膜(nano-Au/AI)n,然后通过静电吸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制得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HRP/(nano-Au/AI)n/PABSA/GCE].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并且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H2O2的催化还原作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传感器的响应电流与其浓度在3.5×10-6~3.6×10-3 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2×10-6 mol/L.该传感器的米氏常数为1.5 mmol/L,表明所固定的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46.
利用还原偶联方法合成出新化合物四(4,4′,4",4′″-N,N-二乙氨基)四苯乙烯(TDEFE).通过测定该化合物在溶液、掺杂聚合物中及晶体粉末的稳态-瞬态荧光光谱、荧光量子产率和辐射衰变速率常数等,讨论了分子的构象效应等因素对TDETE光致发光行为的影响.在一定浓度下TDETE溶液存在着三个发光带,分别为全扭曲构象分子(位于345 nm附近的发光Ⅰ带)、半扭曲构象分子(位于430 nm附近的发光Ⅱ带)和激基缔合物(530 nm发光Ⅲ带)的辐射衰变所致.在聚合物(PMMA)中,一方面由于分子单键的自由旋转扭曲受到遏制,表现为Ⅱ带的辐射衰变速率常数(kf值)增大、同时非辐射衰变速率常数(knf值)减小;另一方面,TDETE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得到加强而有利于缔合物形成,结果,使发光Ⅱ带和Ⅲ带合二为一出现了强而宽的发射峰,荧光量子产率从溶液中的0.055提高到0.855.此外,在PMMA介质中观测到TDETE分子聚集体在626 nm处的发光带(Ⅳ),粉末态中聚集体Ⅳ带的强度骤增,峰值波长红移至650 nm.  相似文献   
47.
用硼氢化钠还原硝酸银、巯基乙酸作稳定剂的方法制备了粒径为16±4 nm的纳米银颗粒(Ag NP), 紫外吸收光谱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证实了粒子的形成. 用EDAC引发羧基-氨基缩合反应, 制备了表面缔合去甲万古霉素的纳米银复合微球(记为Ag@NVan),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证实粒子表面去甲万古霉素分子的存在. 大肠杆菌(E.coli)的体外细菌培养实验表明, Ag@NVan微球有很强的抗革兰氏阴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 GNB)活性, 在Ag@NVan微球作用下, E.coli呈现出扁“S”形的生长曲线; 37℃培养17 h后, 菌密度值达到最大, 但比在纯去甲万古霉素环境中培养相同时间的菌密度低89.9%, 比纯纳米银溶液样品中的菌密度低52.3%. 单个细菌的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 Ag@NVan微球大量进入到E.coli的荚膜中, 与细胞壁发生了紧密黏附. 推测其机理是纳米银在穿透细胞壁的过程中, 多个去甲万古霉素分子同时抓合到了细胞膜表面的靶点——肽聚糖肽尾末端的D-Ala-D-Ala结构, 从而将整个复合微球体系固定在细胞壁上, 增强了抗菌活性. 这种生物缔合纳米粒子的模型对生物医学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8.
嵌段离聚物的制备及其络合和缔合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明  刘璐 《高分子学报》1997,(4):480-487
报道了一种氢化SBS(SEBS)的化学改性方法,由此得到了一种基于SEBS的离聚物,其中PS嵌段接有少量羧酸盐基.用动态光散射和粘度法表征了基于SEBS的不同配对离子的磺酸离聚物在非极性溶剂中的缔合行为,给出了缔合物存在的证据和缔合物尺寸的定量数据.SEBS磺酸盐离聚物与含吡啶基的无规共聚物在稀溶液和本体中能形成分子间的络合物,这从共混物溶液粘度的反常增大和本体Tg的显著增加得到了证明.用粘度法、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和证实了SEBS羧酸钠离聚物在水中可以形成稳定的胶体分散.疏水粒子为表面的离子基团所稳定.  相似文献   
49.
50.
本文报道在苯溶液中,于中性条件下,过氧化氢与π-二苯铬(0)反应,可得到熔点为71℃的红色针状结晶。以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其熔点、混合熔点和熔融热,还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及~1H核磁共振谱等鉴定,证明该结晶是由二克分子苯酚和一克分子苯醌形成的分子缔合物。π-二苯铬(0)苯溶液与过氧化氢反应的历程是:π-二苯铬(0)被氧化生成高价铬离子.此离子又使苯氧化成苯酚和苯醌,进一步形成酚醌分子缔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