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1篇
  免费   471篇
  国内免费   224篇
化学   226篇
晶体学   51篇
力学   57篇
综合类   21篇
数学   13篇
物理学   106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将类丁二炔化合物自组装成纳米囊泡后,均匀分散于凝胶载体中,研制出一种新型的辐射变色凝胶剂量计。用电镜观测了囊泡形貌,采用CL-1000型紫外交联仪对凝胶进行辐照,测试并研究了凝胶对紫外辐照的变色响应、辐射后效应、扩散效应等剂量学性能。结果表明:该辐射变色凝胶在5~150mJ/cm2能量密度范围内对紫外线辐照具有良好的响应线性,同时克服了扩散效应、辐射后效应、成型能力差等现有凝胶剂量计的不足。该辐射变色凝胶剂量计适于光学扫描方式测量剂量分布。  相似文献   
52.
上行副遥控冗余设计是无人机战场生存能力的重要保证,为检验连续波辐照环境下某型无人机副遥控数据链系统的可靠性,基于连续波辐射发射系统建立了无人机连续波辐照效应试验平台,以典型"失锁"效应作为受干扰判别依据,开展了副遥控数据链系统辐照效应研究,利用电磁仿真和注入法分析了"失锁"效应机理和主要干扰耦合路径。试验结果表明:在某些敏感频点,副遥控链路会出现通信中断现象,即表现为失锁状态,最小失锁阈值为0.098V/m,且出现失锁现象的电场阈值随辐射场极化方向改变。经过电磁仿真试验可知,天线是无人机副遥控系统的主要干扰耦合路径,导致副遥控数据链产生失锁的频点均与工作频段相关,电磁能量通过前门耦合传导进入机载收发组合内部,当信噪比达到一定程度时,解调输出误码率过大,通信随即中断,产生失锁。  相似文献   
53.
回顾了中子单粒子研究的国内外发展情况,介绍了近几年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在西安脉冲堆开展的低能中子单粒子效应研究进展。比较了稳态与脉冲工况下中子单粒子效应的异同性;分析了含有SRAM结构器件随着特征尺寸的减小,中子单粒子效应敏感性加剧的物理机制。分析认为目前中子单粒子效应已成为小尺寸大规模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的主要中子效应表现;中子辐射效应研究中,除了位移损伤效应以外还必需重视由中子电离造成的中子单粒子效应。  相似文献   
54.
The activation energy is the minimum amount of energy required to initiate a reaction.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ndexes for appraising a reaction. The chemical reaction rat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value of activation energy, and reducing activation energy is propitious to promoting a chemical reaction.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ivation energy in Si-KOH reaction system and the ultrasound frequency and power has been discuss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ange of ultrasound frequency and power is 40-100kHz (interval by 20kHz) and 10-50W (interval by 10W),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clata indicate that the activation energ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ultrasound power. Comparing with the activation energy without ultrasound irradiation, the results in our paper indicate that ultrasound irradiation could reduce the activation energy in Si-KOH reaction system and increase the reaction rate.  相似文献   
55.
微束辐照装置是将辐照样品的束斑缩小到微米量级,能够对辐照粒子进行准确定位和精确计数的实验平台,是开展辐照材料学、辐照生物学、辐照生物医学以及微加工的有力工具.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IMP)正在研制中能重离子微柬辐照装置.该装置以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系统提供的中能和低能重离子束流为基础,采用磁聚焦方式形成微米束.束运线上两台铅垂方向的偏转磁铁辅以四极磁铁构成对称消色差系统,将束流导向地下室,再用高梯度的三组合四极透镜强聚焦形成微米束斑,在真空中或大气中辐照样品.它将成为国内首台能够提供从低能(10MeV/u)到中能(100MeV/u)的重离子微束的公共实验平台,用于定位、定量照射靶物质(生物细胞、组织或其它非生物材料等),有助于深入揭示重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本质,也为探索重离子辐照效应的应用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56.
目前治理低浓度甲苯废气的传统方法还存在很多问题,还需研发新的治理技术,为此,进行了电子束辐照处理甲苯的动态实验。  相似文献   
57.
在室温下750MeV氩离子对本征单晶硅进行辐照,通过用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技术、电子顺磁共振技术以及红外光吸收方法研究了辐照产生的缺陷.结果表明:电中性双空位是辐照产生的主要空位团;在4.3×1014ions/cm2的高剂量下未见样品发生非晶化转变;虽然在离子射程末端双空位的浓度随剂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但在以电离激发过程为主要能损方式的区域里双空位的浓度基本不变.据此可以认为,电子能损过程对辐照产生的缺陷有退人作用.  相似文献   
58.
1998年直线加速器向储存环提供了4080小时的束流,包括注入能量为1.55GeV的束流。总运行效率达98.1%。表4.1.1是该年度的总体运行统计,表4.1.2为该年度的工作安排。  相似文献   
59.
γ辐照三烷基氧化膦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合三烷基氧化膦(TRPO)是一种优良的镧系元素和镧元素萃取剂,已用于放废液的α核素的萃取分离。本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研究γ辐照的30%TPO-煤油-HNO3体系的辐照稳定性,结果显示,该萃取剂对放射性辐射是稳定的,主要的辐解产物是硝基烷和羟酸。  相似文献   
60.
用双离子(40Ar+,C2H+6)辐照实验完成了从多壁碳纳米管向金刚石纳米晶颗粒的转变.对转变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这一探索有望能成为一种金刚石纳米晶合成的新途径.由此可知,多重荷能离子辐照用于其他材料纳米结构的制备也不是凭空设想. 关键词: 金刚石纳米晶 离子辐照 透射电子显微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