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828篇
化学   1404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3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9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1991年Decher等将带相反电荷的聚电解质 ,于水溶液中交替沉积在片基上 ,制备了多层超薄膜[1] ,这种制膜方法现称为静电自组装 .它操作简单 ,无需专用设备 ;一般在水体系进行 ,对环境友好 ;静电力比范德华力强 ,使它比LB膜稳定 ,所以近年来有很大发展[2 ] .现在自组装成膜驱动力已从静电力扩展到氢键力、电荷转移相互作用、疏水相互作用等 ,用于组装的组分也从聚电解质扩展到多官能团小分子、胶体粒子、无机纳米颗粒 ,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等[3~ 11] .虽然自组装膜比LB膜稳定 ,但它也不耐极性溶剂、电解质水溶液等侵蚀 .如…  相似文献   
42.
Two kinds of St/DVB copolymer beeds containing(1-pyrenyl) formyl and (1-pyrenyl) methyl groups respectively have been synthesized by both functionalization and copolymerization.The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the swollen polymers synthesized are similar in shape to those of the corresponding model compounds,while the intensity ratio of excimer to monomer shows clear dependence on the contents of the pyrene groups.  相似文献   
43.
(Pd-Cu)/C上苯乙烯氧化羰化合成肉桂酸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常压130℃下研究了Pd-Cu催化剂组成,反应温度,少量添加剂和原料气中O_2含量等对苯乙烯氧化羰化合成肉桂酸甲酯的影响,并对催化剂的形、相态进行表征.发现O_2有双重作用;O_2不仅使Pd-Cu之间的价态循环,而且能抑制反应过程中饱和苯丙酸甲酯的生成.指出催化反应中Pd-Cu之间的催化协同效应促进了产物的生成.初步讨论了本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44.
SBS与甲基丙烯酸丁酯本体接枝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丁酯(BMA)既作溶剂又作为单体与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透射电镜表征了接枝共聚物(SBS-g-BMA)的组成及结构,讨论了时间、温度及SBS和BPO的用量对接枝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硅氢加成反应高选择性合成甲基苯乙基二氯硅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萧斌  李凤仪  戴延凤 《分子催化》2006,20(2):153-157
研究了硅胶负载聚乙二醇铂催化苯乙烯与甲基二氯氢硅的硅氢加成反应,β-加成产物甲基苯乙基二氯硅烷的选择性为100%,10℃下反应8h苯乙烯转化率为96.0%.反应存在一个诱导期,温度等反应参数对诱导期有重要影响,40℃下反应的诱导期不到1h,并探讨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和目标产物高选择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6.
本文研究了苯乙烯-异戊二烯两嵌段共聚物在CHCl_3中的折光指数浓度增量(dn/dc)和紫外吸收光谱。嵌段共聚物dn/dc具有很好的加和性,可以测定嵌段共聚物的组成。紫外吸收光谱的结果表明,除低苯乙烯含量的样品外,其它嵌段共聚物都显示明显的紫外增色性(UV hyperchromism)。因此UV和UV-RI双检测GPC不会得到可靠的嵌段共聚物组成数据。这种增色现象与其特征的紫外吸收谱图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47.
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在氯化聚乙烯(CPE)存在下进行悬浮溶胀接枝共聚,考察了CPE对MMA/S共聚动力学行为的影响.CPE提高了聚合体系的粘度,使自动加速提前,扩散因素增加,对共聚有阻滞作用.CPE是链转移剂,使MMA/S共聚物分子量降低.CPE对MMA的吸附渗透优于对S的吸附,造成接技部分与非接技部分组成的差异.CPE含量、溶胀时间、转化率、硫酸用量对共聚组成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48.
利用电子束引发预辐射接枝技术,在聚全氟乙丙烯(FEP)薄膜上接枝丙烯酸(AA)和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制备一种含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的阳离子交换膜,详细研究了反应温度、单体总浓度、pH值变化、辐照气氛及添加剂对接枝率的影响规律,明确了实验条件与接枝率的对应关系。FTIR测试证明了接枝产物是全氟乙丙烯和丙烯酸、对苯乙烯磺酸钠的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49.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核磁共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H NMR、^13C NMR及DEPT(无畸变极化转移增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的序列结构和组成,并比较了几种核磁共振实验技术对分析SMA结果的准确性;实验表明^1H NMR是分析组成的简单、快速而有效的方法,DEPT谱进行序列结构计算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50.
采用稀土配位催化剂研究了马来酸酐、苯乙烯和N 苯基马来酰亚胺的三元共聚合反应 .考察了Al La物质的量的比、不同稀土元素、催化剂浓度、聚合反应时间、单体配比等因素对共聚合反应的影响 .利用核磁、红外、热分析等方法对共聚物进行了初步的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