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27篇
  免费   759篇
  国内免费   1820篇
化学   4764篇
晶体学   181篇
力学   13篇
综合类   66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4178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33篇
  2019年   227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479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470篇
  2008年   505篇
  2007年   486篇
  2006年   465篇
  2005年   381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281篇
  2001年   292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50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54篇
  1994年   139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124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首次研究以苯甲醛缩氨基脲铜(II)[Cu(II)-BASA]为中性载体的PVC膜电极, 该电极对硫氰酸根离子(SCN~-)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 选择性行为,其选择性次序为:SCN~- > ClO_4~- > I~- > Sal~- > Br~- > NO_3~- > Cl~- > NO_2~- > SO_3~(2-) > SO_4~(2-) > H_2PO_4~-。电极在pH 6. 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对SCN~-在1.0 * 10~(-1)~8.0 * 10~(-6) mol/L浓度范围 内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6.0 mV/sSCN~- (28 ℃),检测下限为3.0 * 10~(-6) mol/L。采用交流阻抗技术和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初步研究了阴离子与载体的作用机 理,结果表明配合物中心金属原子的结构以及载体本身的结构与电极的响应行为之 间有非常密切的构效关系。该电极具有响应快、重现性好、检测限低、制备简单等 优点。将电极初步应用于实际样品废水分析,结果与HPLC法一致。  相似文献   
92.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磷矿石中微量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磷矿石中微量铅,探讨了熔样过程,基体效应,共存元素及载气流速等干扰,并进行了干扰抑制试验,提出了最优方式对磷矿石中微量铅进行测定,回收率为90.5%~107.0%。  相似文献   
93.
ZnO粉体的两种不同制备途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沉淀法和气相沉积法两种方法制备了ZnO粉体,对所得样品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红外吸收光谱(IR)进行了鉴定和表征,初步探讨了气相沉积法制备的ZnO微粒的生长机理,并对所用的两种制备方法作了简要的比较。  相似文献   
94.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血样中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以硝酸铜和硝酸铵为基体改进剂,塞曼效应扣背景,采用标准加入法可直接测定血样中硒,回收率为95%~105%,相对标准偏差为5.8%,检出限为96pg,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5.
WOx/TiO2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用浸渍提拉法制得的TiO2薄膜上,溅射氧化钨层,通过气相反应中光催化降解二甲苯的实验表明,WOx/TiO2薄膜具有可见光活性.通过UV-Vis吸收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其可见光活性的机理进行探索.UV-Vis吸收光谱表明WOx,TiO2对可见光响应的范围有一定的扩展,吸收强度增加.XPS表明WOx/TiO2薄膜表面形成了明显的W杂质能级和Ti缺陷能级,这是WOx/TiO2在可见光范围有一吸收的主要原因,也是光催化剂具有可见光活性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杂质能级的存在使半导体费米能级上移,载流子增加,光催化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96.
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雪中的微量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测定雪中微量铅的流动注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在优化条件下。测定铅的线性范围为0~52.0ng/mL,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8c 0.016,相关系数r=0.9995,检出限为0.2ng/mL。用于雪中微量铅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4.2%~107.3%,相对标准偏差为1.47%~3.22%。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标准加入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7.
研究了C60分别在有机玻璃(PMMA)和正己烷中的吸收光谱,发现C60在有机玻璃中的吸收峰同在正己烷中相互对应,同时前者的吸收峰相对于后者峰宽变大,峰位产生红移,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8.
本实验开展了醋酸乙烯酯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分别运用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和可见光引发两种方式进行了聚合反应,运用核磁共振和凝胶色谱等多种手段对所得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与分析。通过比较AIBN引发与光引发所获得聚合物端基结构的异同,加深了学生对RAFT聚合方法原理的理解。同时,运用该方法实现了聚合物两端端基结构的高度功能化,深入体会聚合物合成设计概念。本综合实验教学不仅通过对比法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原理和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了学生创新研究能力,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大型仪器使用能力和结果分析能力,提升了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9.
本文对衰减全反射法(ATR)的光学测定原理、衰减全反射-紫外/可见光谱方法(ATR-UV)的特点以及它们在一些典型的工业过程溶液,如高浓度和含有大量固体颗粒和微乳液聚合等体系检测的应用进行了综述.ATR-UV光谱技术适宜实时地反馈工业过程溶液的组分改变和浓度变化,从而帮助我们了解该过程的进展.这些优良的特性能帮助我们开发在线的传感器,因此可用于监测许多典型的工业过程溶液.其方法简单、迅速,一般无需对试样进行预处理或稀释.ATR-UV作为光谱学测定的重要波段,其技术开发将在化工过程检测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0.
不同方法掺杂Au对纳米α-Fe2O3气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共沉淀法、浸渍法、紫外辐照法制备了掺杂不同Au含量的α-Fe2O3纳米粉体,并制作了旁热式厚膜型气敏元件.用XRD、TG-DTA和TEM技术对纳米晶的晶型、晶粒大小及形貌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掺杂方法、Au含量及焙烧温度对α-Fe2O3气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种方法掺杂适量Au后,都使α-Fe2O3的气敏性有了显著提高,其中采用共沉淀法,在400℃焙烧的Au质量分数为1.5%的α-Fe2O3的气敏性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