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7篇
  免费   3129篇
  国内免费   928篇
化学   1124篇
晶体学   94篇
力学   382篇
综合类   137篇
数学   1138篇
物理学   6149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72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572篇
  2013年   392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90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515篇
  2008年   576篇
  2007年   444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404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22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65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73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83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2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61.
陈茜茹  徐虹  侯红卫 《无机化学学报》2004,20(10):1155-1158
本文以3-二茂铁羰基丙酸(L1)、1,1′-二茂铁二羰基-3,3′-双丙酸(L2)、2,2′-联吡啶胺(dpa)以及Zn(Ac)2·2H2O为原料合成了一个结构新颖的混配合物[Zn2(L1)2(L2)(dpa)]。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是一个中心对称的双核配合物,并在N-H…O氢键和C-H…O氢键的作用下形成了二维的超分子化合物。采用差示脉冲对该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2.
A novel 3D metal-organic coordination polymer Pb(1,4-napdc)(DMF) (1,4-napdc=naphthalene-1,4-dicarboxylate) was synthesized at room temperature using slow vapor diffusion method to grow single crystal that has been analy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crystal belongs to orthorhombic with space group P212121. The unit cell parameters are as fellows: a=0.701 3(2) nm, b=1.407 6(3) nm, c=1.521 5(4) nm, V=1.501 8(6) nm3 and Z=4. In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Pb(1,4-napdc)(DMF), the square grids constructed with paddle-wheel units of Pb(Ⅱ) and 1,4-napdc links stack over each other to generate infinite 3D network, which has square apertures (1.158×1.158 nm2) along the crystallographic a-axis.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compound was investigated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CCDC: 293617.  相似文献   
163.
双臂型方酰胺多齿配体的合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59年发现方酸以来,已有许多文献报道其可以与多种金属离子,尤其是过渡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但方酰胺多齿配体的研究却不多。在方酰胺内鎓盐中,二氧环丁烯具有电荷分离特性,其上的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是理想的配体原子。如果以它为中心,对称地引入具有配位能力的分子片段,如甘醇  相似文献   
164.
蛋氨酸能快速清除导致辐射损伤的·OH自由基,在放射生物学上是一类很重要的辐射保护剂,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l一到.生物大分子的磷酸化作用亦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基因调控研究发现,许多蛋白质和生物酶只有被磷酸化氧化才具有生理活性,文献[4-6]报导蛋  相似文献   
165.
5-羟色胺在碳纤维微电极上的电化学测定及伏安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5 羟色胺在Na2HPO4 KH2PO4(pH6.0)缓冲溶液中,于自制的碳纤维微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在此缓冲溶液中5 羟色胺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0.2V和0.4V。峰电流与5 羟色胺的浓度分别在4.0×10-6~4.0×10-5mol/L和5.0×10-6~5.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4.70×10-6mol/L和1.76×10-6mol/L。同时利用多种电化学方法求出了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66.
在方酸内鎓盐中,四碳环的电荷分离使其氧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成为潜在的良好配位基。 据此,作者于前文中合成了以双苯氨基方酸内鎓盐为骨架、苯环的2—位对称引入多甘醇醚氧 链的多齿配体,并以它们为萃取剂或电活性物质成功地实现了水相中UO_2~(2 )的萃取及碱水中NH_3 的测定。如果配基链由苯环的2—位移至N上,整个配体分子的几何及电子结构将发生改变, 四碳环上的氧与侧链的匹配情况也将不同。此外,苯环上的取代基将可能通过共轭体系直接影响 四碳环上氧的电荷状态及配位能力。因此,本文合成并研究了一类新的1,3—双(N—取代苯氨基) 方酸内鎓盐型多齿配体2(a~h)(见下式)。  相似文献   
167.
168.
169.
本文用微分脉冲极谱法研究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测定和酶的反应动力学。应用于马铃薯等10余种植物样品的酶活力测定,结果良好。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70.
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在乳酸脱氢酶(LDH)酶促体系“丙酮酸盐 + NADH +H+ (?) 乳酸盐 + NAD+”中,通过检测NAD+还原峰电流的变化,测定了不同条件下(不同酶用量、缓冲液pH值以及温度)LDH的活性、酶促体系的米氏常数KmNADH以及最大反应速率vmax。并且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通过检测LDH活性的改变,实验考察了3种纳米物质(ZnS,TiO2(R)和TiO2(A))对乳酸脱氢酶酶促体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