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9篇
  免费   860篇
  国内免费   964篇
化学   964篇
晶体学   48篇
力学   333篇
综合类   182篇
数学   2925篇
物理学   174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327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329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77篇
  2005年   277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71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223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73篇
  1998年   130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21.
分别合成了U(Ⅵ)和Th(Ⅳ)与双席夫碱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α-呋喃次甲基]邻苯二亚胺(HPMα FP)2pen形成的新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摩尔电导等方法测试,确定其组成为:[UO2(PMαFP)2pen]和[Th(PMαFP)2pen(NO3)2].对新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抗菌实验表明,配合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22.
以合成的氯代二异丙基膦为原料, 利用电化学全氟化方法, 得到全氟二异丙基膦酸锂(Li[(C3F7)2PF4]), 并对其物理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3.
对3种极性头不同的磷脂DMPG、DMPC、DMPE的液相二次离子质谱分析中出现 的分子离子簇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分子离子簇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 如PH值、离子强度等,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样品在底物中的浓度,浓度增大有利于分子离子簇 的形成。研究还发现,由不同种类磷脂分子形成的分子离子簇峰明显高于由同种磷脂分子所 形成的分子离子簇峰,指出异种磷脂分子间的簇离子形成能力高于同种磷脂分子。此外还讨 论了磷脂分子在离子源条件下的稳定性、裂解规律及相互作用等。结果表明,本实验所选用 的磷脂分子在LSIMS条件下是稳定的,均能得到较强的分子离子峰,其主要碎片峰是磷酰键断裂而产生的碎片离子峰。  相似文献   
124.
研究了MV的流体荧光和固体基质室温磷光特性,并用光谱法初步探讨了MV与DNA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5.
王翠玲  刘建利  令亚萍 《有机化学》2006,26(10):1437-1443
系统地总结了吴茱萸次碱的合成方法. 根据构建环的种类不同, 把合成方法分为七类, 大部分方法都是以色胺和邻氨基苯甲酸或其衍生物为起始原料, 步骤较长, 适合工业生产的简便、经济适用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26.
用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法研究主体分子六次甲基四胺与客体分子二氯化六水合钴(Ⅱ)和结晶水包结物晶体结构。其分子式为[(CH2)6N4]2·[(Co(H2O)6]Cl2·4H2O,Mr=59038。晶体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3341个衍射点,其中3148个独立衍射点,2754(F0>6σ(F0))为可观察反射点。在晶胞内,客体分子和结晶水形成氢键:,客体分子与主体分子形成氢键晶胞之间形成氢键晶胞之内和晶胞之间主体分子和客体分子以及结晶水以氢键和范德华力相联系形成稳定的晶格。  相似文献   
127.
球形钴酸锂的乳液法合成及其结构、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一种特殊乳液法, 制备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球形LiCoO2. 分别研究了一次颗粒尺寸、烧结时间对于二次造粒的影响. 还对LiCoO2球体内部的结构进行了SEM和HRTEM研究, 发现一次颗粒非常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晶体边界区域没有明显的非晶相区, 也没有纳米级别的孔洞、裂缝. 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 在900 ℃烧结4 h的材料具有较高的首次放电容量(143 mAh•g-1)和良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28.
六次甲基四胺与酚类化合物包结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ishop开发的主体化合物1,6-二甲基-1,6-二羟基二环[3,3,1]壬烷可与乙酸乙酯等形成包结物~[1,2],柏木醇通过氢键作用可与酚类化合物形成包结物~[3].比较上述两个主体分子的结构可知,其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桥环化合物,且具有近似球状的分子结构.考虑到六次甲基四胺也是一个球状桥环化合物,且具有与客体分子形成氢键的条件,故它与酚类化合物的包结现象也有助于氢键共晶现象的研究~[4].  相似文献   
129.
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分析了难挥发的杂环新化合物咪唑啉硫氰酸盐及其三种衍生物,确认出很强的氢离化及银离化准分子离子峰,通过对各种衍生物谱图的对照分析,确认出较强的含有结构特征的碎片离子峰,并对该化合物在离子轰击下的裂解规律作了分析,支持了对该新化合物结构的鉴定.  相似文献   
130.
敏感性水凝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各类敏感性水凝胶的发展历史和目前研究状况以及它们的应用研究进展,同时也对影响敏感性的凝胶结构因素和有关水凝胶敏感性相转变的物理解释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