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   2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解释红外谱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敬尊  王霆 《大学化学》2016,31(6):90-97
红外光谱(IR)主要提供分子的官能团和化学键的丰富的结构信息。通常一个化学键会出现多个不同位置的吸收峰,而图中每个峰又可能是不同化学键的加合峰。因此在红外光谱分析中,并不要求也不可能准确地归属出图中所有的峰,通常只要求能较确切地识别出其中几个特征峰已足矣。  相似文献   
2.
剖析方法是用于解决一些复杂体系样品分析而采用的一种综合系统分析方法。本文概述了剖析方法的一般特点、研究程序以及它在科学研究中的学术地位和国民经济中的价值。它把各种单一分析方法获取的数据,综合分析提取物质结构与成分信息,用以解释物质的某种特别属性和一种科学现象中的“为什么”,以及在技术科学中某种产品的制造工艺”如何做”,在应用科学中的用途“做什么”。它是把分析化学与多种应用技术科学紧密相联的一个纽带。  相似文献   
3.
对3种极性头不同的磷脂DMPG、DMPC、DMPE的液相二次离子质谱分析中出现 的分子离子簇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分子离子簇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 如PH值、离子强度等,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样品在底物中的浓度,浓度增大有利于分子离子簇 的形成。研究还发现,由不同种类磷脂分子形成的分子离子簇峰明显高于由同种磷脂分子所 形成的分子离子簇峰,指出异种磷脂分子间的簇离子形成能力高于同种磷脂分子。此外还讨 论了磷脂分子在离子源条件下的稳定性、裂解规律及相互作用等。结果表明,本实验所选用 的磷脂分子在LSIMS条件下是稳定的,均能得到较强的分子离子峰,其主要碎片峰是磷酰键断裂而产生的碎片离子峰。  相似文献   
4.
磷脂-蛋白相互作用的临界摩尔比是研究膜脂-蛋白相互作用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荧光光谱技术首次测定了毒素蛋白ColicinE1在不同条件下与不同磷脂膜相互作用的临界摩尔比并通过临界摩尔比的变化讨论了插膜蛋白与磷脂膜相互作用的规律,为进一步探讨毒素蛋白的插膜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用掺有异相物质的石墨电极进行电弧反应,所得的混合物中大分子Fullerene的含量在10%以上,为进一步分离,提纯以及深入研究大分子Fullerene打下了基础。研究发现,阳极材料中完整石墨结构的存在是生成Fullerene的必要条件,异相物质的存在为Fullerene的生长提供了热的载体,从而使产物中大分子Fullerene的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500兆周NMR波谱仪上,实验测定了微克级样品的NMR谱图,并讨论了微量NMR技术的一些主要因素。除了尽量选用高场仪器及保持其操作参数最佳化外,样品的制备技术,如选用高纯度氘化试剂,消除溶剂、样品中微量水分等,也是影响实验成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武轶  王敬尊 《分析化学》1997,25(2):139-143
对3种极性头不同的磷脂DMPG、DMPC、DMPE的液相二次质子质谱分析中出现的分子离子族现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分子离子族的民许多因素有关,如PH值、郭强度等,但起决定作用的是样品在底物中的浓度,浓度增大有利于分子离子簇的形成。研究还发现,由不同种类磷脂分子形成的分子离子簇峰明显高于同同种磷脂分子所形成的分子离子簇峰,指出异种磷脂分子间的簇离子形成能力地同种磷脂分子此外还讨论了磷脂  相似文献   
8.
9.
王敬尊 《大学化学》2018,33(8):47-51
简述了分析化学的发展历史。分析化学的"昨天",从基于物理化学的溶液理论,以目视可见为工具的"化学分析",进入以物理方法为基础的仪器分析,因此有人提出"化学正在走出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的"今天",因为它的主体任务是解决物质的分子原子结构和成分,所以又回归化学领域;对分析化学的"明天"寄厚望,分析化学走出历来仅仅以"为他人报告提供数据"的技术支持者的角色,成为"实际问题解决者",利用分析化学中综合分析的"剖析技术",为新产品开发创制的"反工艺研究"做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分析了一些已知糖混合物.随后进一步研究了芋蔴中游离单糖的结构,实验结果和经典的衍生化,气相色谱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