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8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295篇
化学   2439篇
晶体学   68篇
力学   9篇
综合类   72篇
数学   2篇
物理学   26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低热-高压法制备PLGA多孔支架及其体外降解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低热-高压法制备了聚(dl-丙交酯/乙交酯)75/25(PLGA75/25)组织工程多孔支架。该方法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支架的孔隙率在90%以上,孔径大小分布均匀。多孔支架经过酒精处理后,支架表面产生许多微小的凹陷;用藻酸钙改性处理后,支架形态保持良好。两种处理都使支架的压缩强度有所增大,亲水性增强。虽然孔隙率高的支架降解速率稍慢,但其体外降解规律基本一致:特性粘数争力学强度衰减快,而质量损失较慢,降解6周后,支架的质量损失仅为3%左右;体外降解3周后,支架的形态保持良好,可望在细胞移植争组织修复的早期发挥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2.
乙酰化淀粉/DL-丙交酯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醋酸乙烯酯和玉米淀粉反应制备出了不同取代度乙酰化淀粉,再用乙酰化淀粉同DL-丙交酯接枝共聚合成乙酰化淀粉/DL-丙交酯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原料配比,淀粉取代度对接枝反应单体转化率(C%),接枝率(G%)接枝效率(GE%)和接枝支链数均分子量(Mn)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接枝共聚反应的C%,G%,GE%和Mn可分别达到40%,225%,80%和1.4万。接枝共聚物在磷酸缓冲溶液和户外土壤掩埋降解实验表明,在160天内样品失重率分别为71%和60%,表明合成的乙酰化淀粉/DL-丙交酯接枝共聚物具有很好的降解性能。  相似文献   
33.
利用芳胺的重氮化偶合反应,采用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于吸收重叠的3组分芳胺类化合物体系进行同时测定;并用该法测定了以高压紫外汞灯为光源,纳米金红石相TiO2为催化剂,光催化降解苯胺、甲萘胺、邻氯苯胺3组分过程中各组分浓度;实验证明对合成样本与催化体系样本,回收率均在91%-108%之间,其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4.
合成了一种经环十二烷修饰的纤维素酯,将其涂敷于小粒径的氨丙基化硅胶(APS)上,制备出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以正己烷、异丙醇为流动相拆分了2-对氯苯基丙腈、1-对氟苯基乙醇、1-对叔丁基苯氧基-2-丙醇、2-对氯苯基辛腈及三唑醇等5种外消旋对映体,并考察了流动相中异丙醇含量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芥子气模拟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的光催化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连续流动微反、原位红外和GC/MS等手段考察了芥子气模拟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2-CEES)在P25 TiO2上的光催化降解反应,证实CO2和H2O是这个反应的最终产物.详细的跟踪分析表明,除了CO2和H2O外,在反应的气相混合物中可检测到C2H4、CH3CHO、CH4、CO、HCl和H2S;少量小分子的羧酸、醚和砜;微量C2H5SC2H5、C2H5S2C2H5、C2H5SC2H4Cl和CH2ClCH2Cl等中间产物;在反应后的催化剂表面可检测到C2H5S2C2H5、C2H5SC2H4OH、C4H9S2C2H5和C2H5S2C2H4OH、等物.根据这些结果提出了2-CEES光催化降解的反应机理,推断2-CEES的光催化降解涉及脱氯、C-S键断裂、有机硫化物光聚合和裂解等复杂过程最终转化为CO2和H2O.认为各种硫物种在表面的积聚引起了催化剂的缓慢失活.  相似文献   
36.
联吡啶铁/H2O2体系在可见光下降解芥子气模拟剂2-CE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联吡啶铁/H2O2体系在可见光照射条件下(λ>450nm)降解芥子气模拟剂2-氯乙基乙基硫醚(2-CEES).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降解效果,通过EPR分析确定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高活性物种,利用GC-MS和NMR等方法分析了反应的产物,跟踪了反应过程中TOC的变化,并根据结果对2-CEES光催化降解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7.
聚丙烯共混物反应挤出过程中的降解抑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聚丙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在过氧化二异丙苯存在下反应共混挤出时,加入亚油酸三甘酯可以有效地抑制过程的降解,从挤出物中分离出聚丙烯组分测试熔体流动速率表明,加入亚油酸三甘酯后,其熔体流动速率有很大下降,扫描电子显微镜的观察表明,调节过氧化二异丙苯和亚油酸三甘酯的加入量,可有效控制降解并生成较多的接枝物相容性,显著改善相形态。  相似文献   
38.
用棉花秆、麦秆和玉米秆等富含纤维素类农作物秆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了高倍率的吸水树脂. 研究了不同水质(去离子水、自来水及雨水)对接枝产物吸水性能的影响. 采用棉花秆、麦秆、玉米秆与丙烯酸的接枝产物对去离子水的吸水倍率分别为930, 790和630 g/g, 对自来水的吸水倍率分别为670, 350和250 g/g, 用玉米秆/地瓜淀粉混合物制备的接枝产物对雨水的吸水倍率为540 g/g. 为棉花秆、 麦秆及玉米秆等富含纤维素的农作物秆的深加工与应用开辟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39.
通过锂化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分别与甲基氢二氯硅烷和二甲基氢氯硅烷的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AB4和AB2型单体AB4M和AB2M,两种单体通过Karstedt催化剂催化的硅氢加成反应分别生成聚碳硅氮烷PAB4M和PAB2M.单体和聚合物的结构通过FT-IR、1H-NMR、13C-NMR、29Si-NMR和体积排除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SEC-MALLS)技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单体的结构与设计结构相符合;单体聚合时主要以α-硅氢加成方式为主;聚合物具有超支化结构并由N(Si—C)3链节和大量端基双键组成.PAB4M和PAB2M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7800和5860g/mol,分子量分布系数分别为2·54和2·31·对PAB4M稳定性的初步研究表明,该聚合物对氯硅烷和在中性条件下对水稳定,但在HCl水溶液中可以降解,且通过控制HCl浓度可以调节其降解速度,从而实现对其控制降解.  相似文献   
40.
在中、碱性溶液环境下,对L-抗坏血酸自降解过程非酶褐变反应的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pH等对L-抗坏血酸自降解过程的影响,包括对底物消耗、无色中间体及褐色物质生成的影响;分析探讨了褐色物质生成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反应体系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溶液越偏向碱性环境,越有利于L-抗坏血酸的自降解及无色中间体和褐色物质的生成。生成褐色物质动力学研究表明:褐色物质的生成只与L-抗坏血酸的降解有关;通过建立褐色物质生成动力学方程发现,褐色物质的生成符合准零级动力学特征。不同pH环境,生成褐色物质的活化能不一样。当溶液pH值为9.5时,褐色物质的生成活化能为27.62 kJ·mol~(-1),均小于其它pH值下的生成活化能。根据L-抗坏血酸降解过程,对L-抗坏血酸降解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中、碱性条件下可能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