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3篇
  免费   462篇
  国内免费   556篇
化学   678篇
晶体学   28篇
力学   8篇
综合类   96篇
数学   292篇
物理学   13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82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51.
光学活性对氯苯乙二醇(p-chlorophenyl-1,2-ethaned iol,PC-d iol)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重要手性化合物和手性药物的合成[1]。在金鸡钠生物碱衍生物配体存在下对氯苯乙烯的不对称二羟化(AD)反应是制备该手性物质最重要的方法之一[2]。而进一步发展该手性物质的高效拆分技术和方法对  相似文献   
52.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53.
薛松  胡皆汉  张卫  虞星炬  袁权 《分析化学》2003,31(12):1493-1495
用^1HNMR谱可定量确定繁茂膜海绵(Hymeniacidon perleve)中分离得到的结构类似的甾醇类化合物的含量,这种方法是对鉴定分析组成复杂而性质很相近的天然甾醇化合物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4.
在生物相容性好的氢氧化胆碱离子液体催化下,不同取代基的芳香醛、丙二腈和2-羟基-1,4-萘醌在水相中顺利完成三组分"一锅法"反应,合成了一系列2-氨基-3-氰基-4-芳基-5,10-二氧代-5,10-二氢-4H-苯并[g]色烯衍生物,产率为84~96%。该反应体系以水为反应介质,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多次,满足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55.
手性不对称Salen Ni配合物的模板法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过渡金属镍(Ni)作为金属模板合成了2个未见报道的手性不对称Salen Ni配合物,该法具有反应步骤少、纯化处理简单、产率高的显著优点。用1H NMR、FTIR、UV-Vis、CD光谱及元素分析对配合物进行了详细的表征,证明该模板合成法的可靠性。此外,对该法合成的手性不对称Salen Ni配合物的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圆二色光谱的性质做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6.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与微机的数据传输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用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微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方法。方法可更有效地利用质谱仪采集的数据,解决了工作站处理数据的局限性。经数据格式转换,原始数据可以在微机上实现色谱峰再现,从而为色谱条件的优化和定量数据处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7.
聚(C60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聚(C60 苯乙烯)的THF溶液的透射光谱随浓度的增大而不断红移.这种异常的光谱位移可能与富勒烯的纳级(10-9)簇的形成有关.用简单的办法来“调改”一物质的性质是科学家们长期梦寐以求的,而含C60的聚合物正代表了这一群新奇的物质,它们的光学性质可以预期地和可逆地调变,只要简单改变一下浓度.  相似文献   
58.
合成了新型手性Salen配体(H3L)及新型手性Salen双核锌配合物(主体).通过研究主体对咪唑类客体及氨基酸酯类客体的分子识别行为,测定了这些配位反应的缔合常数.主体对咪唑类客体分子识别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Im) >K(2-MeIm) >K(2-Et-4-MeIm).主体对氨基酸酯类客体分子识别的缔合常数顺序为:K(LeuOCH3) >K(ValOCH3) >K(AlaOCH3) >K(SerOCH3),配位数均为2.主体与D、 L型氨基酸酯分子识别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缔合常数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对映选择性下降.实验发现反应体系中存在焓熵补偿关系. CD光谱的研究结果也反映了主体对不同客体识别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59.
用循环计时电量法、循环伏安法、电化学现场(in-situ)紫外可见反射光谱技术和光电流谱技术研究了溶剂和阳离子(H~+,Li~+)对阳极氧化膜WO_3电显色稳定性和过程的影响。从循环计时电量图可以测定表征膜稳定性的氢或锂的累积量和暂态周期数。实验发现W/WO_3/LiCLO_4乙腈溶液体系具有高的电显色稳定性。引起WO_3膜可逆电显色的H~+和Li~+离子的嵌-脱过程的界面电化学机理不同。着色态WO_3膜的色心是自由电子,其密度超过10~(21)/cm~3,生色机理是等离子体振荡。  相似文献   
60.
对近期发展的固体圆二色(CD)光谱测试方法进行了概述、评价和比较, 着重探讨了“浓度效应”的存在使固体CD光谱失真的原因. 通过对本课题组和其他作者已报道的四种化合物的固体CD谱再测试的反思, 强调了依手性化合物的手性光谱学性质不同, 根据浓度梯度实验选择其合适测试浓度的必要性. 对固有手性的阻转异构化合物(S)-1,1'-联二萘酚(S-BINOL)进行了成膜法固体CD谱浓度梯度测试, 发现所得固体薄膜CD谱中也存在着“浓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