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1篇
  免费   166篇
  国内免费   217篇
化学   37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82篇
综合类   43篇
数学   596篇
物理学   2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1.
一种市内邮件转运问题的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邮件转运是邮政局的一项日常工作.本文提出了一种市内邮件转运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构造了这个问题的一种列生成算法.市内邮件转运问题与一般带时间窗口车辆路线问题(VRPTW)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车辆到达客户的时刻即是对该客户开始服务的时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Liapunov-Schmidt方法获得了高维自治系统在共振情况下决定周期解个数的分支函数,并通过计算分支函数的主项,分析分支函数的零点,研究了具两对共轭特征根的四维系统多个周期解的共振分支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一类具有阶段结构和时滞的捕食系统的持续生存和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提出和研究一类带有阶段结构和时滞的捕食模型,得到了种群持续生存的充分条件.研究了阶段结构和时滞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系统发生Hopf分支和稳定性的条件以及轨道渐进稳定的周期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14.
顾以藩 《物理》2002,31(12):764-767
文章介绍200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获奖成果,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采集了Ψ(2S)粒子大数据样本,开展了粲偶素物理的广泛研究:完成了6个粲偶素涉及质量,宽度和衰变化支比等大批重要参数的首次测量或高精度测量;通过对Ψ(2S)和J/Ψ强衰变性质的比较研究,观察到一系列反常现象,挑战现有理论图像。该项研究成果对量子色动力学的检验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粲偶素物理实验研究的继续发展并保持先进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用群的直乘分解公式,考虑U(N)群的[2a1b]表示按群链U(N)SP(N)O(3)的约化规则,给出了相应的比较简单的分支律递推公式.该公式在用计算机计算分支律时,不受秩和表示维数的限制.为求解这类问题的分支律提供了一种比较简单的算法.在简化同位旋1/2的单j费米子体系的母分系数计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求出群链U(N)O(N)O(3)的分支律.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虑同类核子相干对间的四极相互作用,在IBM2中对Ce偶-偶同位素^128Ce-^138Ce的低激发态能谱和E2跃迁几率及分支比进行了理论分析,计算结果有效地改善了IBM中这些核的γ带能谱的Staggering现象描述,与实验观察到的低激发态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许多超出标准模型的新物理预言了非普适规范玻色子Z′的存在 .此粒子可产生许多新物理现象 .本文计算了顶色辅助的人工色 (TC2 )模型预言的非普适规范玻色子Z′对轻子味破坏 (LFV)衰变过程li→ljνl νl 的贡献 .结果表明 ,在整个参数空间内 ,过程τ± →ljντ ντ 的分支比比τ± →ljνl νl(l =μ ,e)的分支比大得多 .考虑实验测量值上限Brexp(μ→ 3e)≤ 1× 10 -12 对TC2模型的自由参数的限制 ,我们给出了一些轻子味破坏过程的上限 .在大部分参数空间中 ,分支比Br(τ± →ljντ ντ)~ 10 -6,Br(τ± →ljνl νl)~ 10 -9.这些结果可以用来部分地解释中微子振荡数据 ,将来的高能实验有可能探测到此新物理效应 .  相似文献   
18.
两点粗异宿环分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情形的两点粗异宿环的分支问题, 其中和为未扰系统在鞍点pi ( i= 1, 2)处的一对主特征值. 在非扭曲和横截性条件下获得了1条1-周期轨道, 1条1-周期轨道和1条1-同宿环, 2条1-周期轨道以及1条两重 1-周期轨道的存在性. 同时, 还得到了相应的分支曲面和存在域, 给出了相应的分支图.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e+e-实验中ψ(2S)能区连续态单光子湮没过程的截面对观测总截面的贡献. 针对ψ(2S)质量处ωπ0和π+π-两个观测末态,利用唯象模型估计了单光子湮没过程贡献的大小. 分析表明,对于ψ(2S)→ωπ0和ψ(2S)→π+π-,以及其他电磁末态分支比的确定,单光子湮没过程的贡献必须认真考虑.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对于BES实验来说,为了获得共振态电磁末态分支比的正确结果,至少需要在低于ψ(2S)共振峰的能量点采集10pb-1的数据.  相似文献   
20.
声学对化学的渗透与影响从八十年代中期起开始有了新的转折,表征声学这一外在特性的边缘学科——声化学或曰超声波化学业已形成。从我们跟踪众多国家的研究工作来看,声化学的迅速发展正从学术上给化学研究开拓新的领域;将从应用上对化学工业产生重大影响;声化学与热化学、光化学等具有等同地位的论点日逐扩大。下面列出声化学崛起的一些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