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2篇
  免费   313篇
  国内免费   600篇
化学   835篇
晶体学   82篇
力学   225篇
综合类   57篇
数学   259篇
物理学   86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1.
在束-气条件下,通过检测产物的化学发光,研究了亚稳电子激发态He(23S)原子与CH3Cl、CH3I传能反应.采用参比反应的方法,测得了由上述反应产生的主要碎片CH(A2△)、CH(B2∑-)、CH(C2∑+)和H*形成速率常数.通过对测得的CH(A2△-X2∏r)和CH(B2∑--X2∏r)色散谱进行计算机模拟,获得了初生态的CH(A2△,v=0-2)和CH(B2∑-,v=0态)的振动-转动布居,实验结果表明,CH(A2△,v=0)态的转动布居是呈双Boltzman分布的,并且反应的可资用能大部分将转变成产物的平动能.根据实验结果和反应阈能的分析,本文对He(23S)与CH3Cl/CH3I传能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2.
微波辐射-酶耦合催化(MIECC)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微波辐射用于非水相酶催化可以获得很多有别于常规加热下的反应结果.本文讨论了微波的非热效应在酶促反应中的表现,探讨了微波辐射对酶的结构、构象、活性及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以及微波辐射-酶耦合催化对反应的对映选择性、底物专一性、前手性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的影响.在大多数场合,适当的微波辐射不会损伤酶活而且可以提高反应速率,而对酶特异性的影响则不一而论.  相似文献   
83.
邻位吡啶自由基多通道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和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tilizing Gaussian94 program package, all species involved in decomposition reactions of o-pyridyl radical were optimized fully at B3LYP/6-311++G^** level. Intrinsic reaction coordinate calculations were employed to confirm the connections of the transition states and products, and transition states were ascertained by the number of imaginary frequency (0 or 1).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elucidated by the vibrational mode analysis and electronic population analysis, and 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s were calculated with transition state theory.  相似文献   
84.
利用激光光解装置检测了C60-地塞米松(C60-DE)的苯溶液在355 nm激光照射下产生的激发三重态, 3C60-DE*出现四个吸收峰, 分别位于700、440、350 和310 nm. 在330 nm处观察到了它的漂白吸收最大值, 这与其基态吸收最大值相对应. 3C60-DE*能够将能量转移给O2分子而淬灭. 与3C60*相比, 3C60-DE*的三重态鄄三重态(T-T)淬灭速率常数减小(3C60*为(5.03±1.31)×109 L·mol-1·s-1, 3C60-DE*为(3.53±0.87)×109 L·mol-1·s-1), 而寿命增加了(3C60*为(12.0±2.6) μs, 3C60-DE*为(18.0±3.3) μs), 这可能是C60分子上连接了地塞米松分子后减小了C60球之间碰撞的几率所致.  相似文献   
85.
设计并合成了含有不同生色团以及不同官能度的环氧树脂基偶氮高分子 ,系统研究了偶氮生色团的种类和官能度对光栅形成速率的影响规律 .实验结果表明 ,偶氮苯对位是羧基的聚合物的光栅形成速率明显快于偶氮苯对位是硝基的聚合物 ,光栅形成速率随偶氮生色团官能度的增加而加快 .这两类聚合物都可以形成规整的可擦式表面起伏光栅  相似文献   
86.
It is important to know the rate of intra-molecular contact formation in protein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proteins fold clearly. Here we investigate the rate of intra-molecular contact formation in short two-dimensional compact polymer chains by calculating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p(r) of end-to-end distance r using the enumeration calculation method and HP model on two-dimensional square lattice.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end-to-end distance p(r) of short two-dimensional compact polymers chains may consist of two parts, i.e. p(r) = p1(r) p2(r), where p1(r) and p2(r) are different for small r. The rate of contact formation decreases monotonically with the number of bonds N, and the rate approximately conforms to the scaling relation of k(N) ∝ N-α. Here the value of α increases with the contact radius a and it also depends on the percentage of H (hydrophobic) residues in the sequences of compact chains and the energy parameters of εHH, εHP and εPP . Some comparisons of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also made. This investigation may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protein folding.  相似文献   
87.
席夫碱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电化学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席夫碱硫醇衍生物在金表面形成自组装单分子膜,并初步研究了此自组装单分子膜的电化学行为,发现该席夫碱分子在0.1 mol•L-1的KCl溶液中具有电化学不可逆氧化还原行为,且随着自组装时间的增加表观电极反应速率常数值显著减小,最后减小为0,并对此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88.
采用量子化学的QCISD(T)/6-311 G(d,p)//BHandHLYP/6-311G(d,p)方法研究了氟代甲烷CH4-nFn(n=1~3)与CH3自由基氢抽提反应的微观动力学性质.并利用Polyrate程序分别计算了3个反应在200~3000K范围内的速率常数.计算结果表明,R1a,R2a和R3三个反应路径的反应能量分别为-12.7,-9.5和11.8kJ/mol,相应的能垒依次为67.0,62.2和67.5kJ/mol.在437K时,kCVT/SCT分别为6.72×10-19,8.01×10-18和8.82×10-20cm3/(molecule.s).计算结果还表明,在低温段反应的量子隧道效应显著,在计算温度范围内变分效应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89.
许可 《大学化学》2003,18(5):53-55
SN2反应中 ,底物上的大基团会使反应速率明显降低。以前认为该现象完全源于位阻效应 ;但国外新近的研究结果显示 ,该现象的产生应当是溶剂化效应和位阻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且溶剂化效应的贡献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90.
对不同支化度和不同支链链长的20%(W/V)星形聚苯乙烯溶液测定了~(13)C NMR弛豫参数,用1g-x~2分布、Cole-Cole分布和构象跳跃模型对主链的分子运动进行了分析讨论,并对芳环侧基的内旋转运动也进行了分析,求出了活化能和跳跃速率。结果表明,轻度化学交联对相关时间分布有一定影响,对链段运动的势垒没有明显影响。支链链长对~(13)C NMR弛豫的影响和对线形聚合物的影响是类似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