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90篇
化学   400篇
晶体学   3篇
综合类   6篇
物理学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尹晓刚  王琳琳  杜莹  龚维  陈卓 《合成化学》2017,25(8):664-668
以苯偶酰(1)、苯甲醛(2a)、苯胺(3)和醋酸铵(4)为原料,蒙脱土负载碘和三乙烯二胺(DABCO)为催化剂,通过多组分法合成了6种1,2,4,5-四芳基-1,3-咪唑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和IR确证。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最优反应条件{以10 mol%MMT/I2为催化剂,10 mol%DABCO为碱,正丁醇为溶剂,原料配比r[n(1):n(2a) :n(3) :n(4)]=1.0:2.0:2.0:8.0,于110 ℃反应16 h}下,产率最高为91.5%。  相似文献   
52.
张晓鹏  陆世维 《催化学报》2005,26(6):453-454
 在硒催化下,苯胺和硫醇在一氧化碳和氧气作用下发生氧化羰基化反应直接生成相应的硫代氨基甲酸酯,收率从中等到良好. 反应在室温无溶剂条件下进行. 催化剂硒能方便地回收且能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53.
用于吲哚直接合成的高性能Cu/SiO2-MgO催化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雷  霍晓敏  任世斌  徐杰 《催化学报》2005,26(6):449-450
 通过分步浸渍法制备的Cu/SiO2-MgO催化剂对苯胺和乙二醇直接合成吲哚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 在Cu负载量为0.68 mmol/g和MgO含量为Cu负载量的0.25%时,乙二醇转化率和吲哚选择率分别达到100%和94%,而且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比较稳定. XRD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较高时,铜晶体的结晶度较高.  相似文献   
54.
通过电氧化法将ABS分子以CN键共价键合在玻碳电极(GCE)表面,形成ABS分子单层膜修饰的GCE(ABS/GCE),在此电极上对AN进行电聚合,从而制备了聚苯胺/邻氨基苯磺酸复合膜修饰电极(PAN-ABS/GCE/CME).由于ABS中磺酸基功能团对PAN的掺杂作用使PAN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都能呈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活性.研究表明,PAN-ABS/GCE/CME在PBS(pH 6.8)中对AA的电氧化具有催化作用,其氧化峰电位为0.17 V,比在裸GCE上(0.39 V)负移了0.22 V,峰电流明显升高.AA在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0.5~16.5 m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ipa(μA)=20.2+6.20CAA,r=0.9973; 检出限(3δ)为7.2 μmol/L,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并采用计时电流法对AA催化氧化的扩散系数和催化速率常数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5.
Crystal structure of (C6H5NH3)3[SbCl5]Cl·H2O is determined by X-ray analysis (a = 9.4155(13) Å, b = 11.4344(16) Å, c = 13.1584(18) Å, α = 113.483(2)°, β = 90.383(2)°, γ = 97.323(2)°, space group P \(\bar 1\), Z = 2, ρcalc = 1.642 g/cm3). The crystal structure is based on [SbCl5]2? anions, anilinium cations (C6H5NH3)+, isolated Cl? anions, and water molecules. Structural features responsible for spectral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the complex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6.
The atomic structure of antimony(III) bromide crystals with anilinium was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of (C6H5NH3)2SbBr5 (a = 19.704(3) Å, b = 7.914(1) Å, c = 25.556(4) Å; space group Pbca, Z = 8, ρcalc = 2.365 g/cm3). The crystal structure consists of infinite chains of [SbBr5]2? complex anions formed by sharing six vertices and the anilinium (C6H5NH3)+ cations, through which the chains are linked in layers by N-H...Br hydrogen bonds. The geometrical aspects that determine the luminescent spectr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lex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7.
The cationic aniline complex [CpRh(η6-2,6-(Me2CH)2C6H3NH2)](OTf)2 (1) was prepared from either [CpRh(η2-NO3)(η1-OTf)] or [CpRh(OH2)3](OTf)2 and 2,6-diisopropylaniline. Complex 1 underwent substitution with phosphines or phosphites, indicating the labile character of the η6-aniline ligand. Complex 1 mediated cycloaddition reactions of several alkynes in refluxing ethanol: the [2 + 2] dimerization for PhCCPh and the [2 + 2 + 1] trimerization for PhCCH and CH3C6H4CCH. The unexpected cyclobutadiene complex [CpRh(η4-C4(C(O)CH3)2H(SiMe3))] was obtained from complex 1 and Me3SiCCCCSiMe3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相似文献   
58.
卢伟涛  杨继萍 《化学学报》2013,71(1):121-125
以氨基封端的苯胺四聚体为基础, 通过将端氨基取代为不同数量的羧基, 得到了一系列连接臂数不同的苯胺四聚体-聚乙二醇共聚物, 对反应历程中的各阶段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并对苯胺四聚体及最终产物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 结构表征证明反应按照设计路线成功进行并得到了理想的产物; 循环伏安特性曲线表明, 共聚物基本保留了苯胺四聚体的电化学性能, 可以发生从还原态到中间态再到氧化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59.
王巍  刘晶晶  张龙 《应用化学》2013,30(4):389-393
以自制的乙酰丙酮钌配合物(Ru(acac)3)为催化剂,甲酸钠为氢供体,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乳化剂,研究了水溶液中催化硝基苯氢转移氢化制苯胺的工艺。 确定了适宜反应条件为:甲酸钠和硝基苯摩尔比为2∶1,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4.0 h,Ru(acac)3用量为硝基苯质量的4%。 硝基苯的转化率和苯胺产率分别为100%和96.65%,表明Ru(acac)3对硝基苯氢转移氢化制苯胺具有优异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60.
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的苯胺,对盐类及其用量、顶空温度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当加入2.5 g NaOH,80 ℃进行顶空时,苯胺在0.05~2.50 mg/kg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0.007 mg/kg,样品加标平行测定的RSD低于6%,回收率高于80%。方法操作简单,检出限低,适用于土壤中苯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