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8篇
  免费   363篇
  国内免费   2082篇
化学   4533篇
晶体学   276篇
力学   14篇
综合类   79篇
数学   9篇
物理学   832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17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226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59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用马来酸二丁酯(DBM)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枯基(DCPO)为引发剂,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进行了熔融接枝功能化。样品的红外光谱表明接枝反应确已发生。通过对样品中酯基的皂化水解测定产物的接枝率,对产物进行萃取,用凝胶量间接表征产物的交联程度;用溶液的特性粘度从侧面显示样品的支化或降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产物的接枝率和凝胶量可以通过选择反应条件(温度、时间及反应混合物的组成)来控制;过量的DCPO是引起交联产生凝胶的主要原因;向体系中添加DMF可阻止交联反应的发生,但产物的接枝率也有所下降,以自由基机理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2.
53.
去氢枞酸类成核剂改性聚丙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以去氢枞酸盐为成核剂的聚丙烯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用修正Avrami方程的Jexiorny法和莫志深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修正Avrami方程的Jeziorny方法和莫志深法都适用于去氢枞酸类成核剂改性的聚丙烯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在同样的降温速率下纯聚丙烯的t1/2比成核聚丙烯的t1/2要长,当降温速率为20K/min时,纯聚丙烯和成核聚丙烯的t1/2分别为0.78min和0.51min。同时从莫志深法得到的F(T)结果可以看出,达到相同的结晶度时纯聚丙烯所需的降温速率要大于成核聚丙烯所需的降温速率,说明成核剂的加入提高了聚丙烯的结晶速率。从Jeziorny法求出的纯聚丙烯和成核聚丙烯的Avrami指数分别为4.46和2.77,表明成核剂改变了聚丙烯的结晶成核和生长方式。  相似文献   
54.
手性配体立体选择性萃取分离扁桃酸对映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Based on chiral ligand exchange, the distribution behavior of mandelic acid enantiomers in the two-phase system containing copper ion(Ⅱ)(Cu2+) and N-n-dedecane-L-hydroxyproline (L), was studied. At different pH, the partition of Cu2+ in the two-phase system containing N-n-dedecane-L-hydroxyproline, was investigated. The formation constant of binary cpmplex(Li2Cu) was obtained by regression. The influence of pH, concentrations of Cu2+ and chiral ligand, and solvents on partition coefficients(K) and separation factor(α), was discuss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Li forms more stable ternary complex with D-mandelic acid than with L- mandelic acid. There is a large influence of pH on K and α. At low pH values (<3.5), formation of binary complexes is thermodynamically unfavourable. K and α are best when pH values are above 3.5 and the molar ratio of chiral ligand to Cu2+ is 2∶1. At the same time, solvents influence K and α very much.  相似文献   
55.
胂叶立德分子中砷原子是以4 d 轨道稳定α-碳负离子,比相应的膦叶立德具有更强的亲核性,甲氧羰亚甲基三苯胂能与醛、酮顺利反应。因此,研究稳定的胂叶立德更具有合成  相似文献   
56.
研究了电子受体氯冉酸(CL)和2,3 二氰5,6 二氯1,4 对苯醌(DDQ)与电子给体氧氟沙星之间的荷移反应。实验发现,氧氟沙星与以上两种电子受体在氯仿中可生成稳定的n π络合物,其荧光强度较之氧氟沙星分别增强了22和54倍。据此建立了两种基于荷移反应简便可靠地测定氧氟沙星的荧光光谱新方法。CL法和DDQ法测定氧氟沙星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 06~2.4μg/mL和0 16~2.0μg/mL时,荧光强度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方法已用于药物制剂中氧氟沙星的测定,其回收率分别为98.4%~100.9%和98.5%~100.4%。  相似文献   
57.
青蒿酸(1)与抗疟新药青蒿素(2)共存于植物青蒿中,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它的结构和立体化学已经确定,并被用作合成青蒿素及其一类物的原料。本文报道以R-(+)-香草醛(3)为原料合成1。  相似文献   
58.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系唇形科(Labiatae),迷迭香属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1],其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是目前公认的具有较高抗氧化作用的一种植物.  相似文献   
59.
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气相色谱定量结构保留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电性距离矢量(MEDV)表征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定量结构-色谱保留关系(QSRR)模型,同时采用逐步回归结合统计检测对模型进行变量筛选,建立了35个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在3种不同固定相(OV-101,DB-1701和DB-WX)上气相色谱保留指数(RI)与MEDV的定量相关模型.在3种固定相上的QSRR模型的建模计算值复相关系数(R)、留一法(leave-one-out)交互校验复相关系数(QCV)分别为0.998 0和0.995 1(OV-101);0.996 3和0.989 6(DB-1701);0.993 7和0.984 1(DB-WX),表明模型具有良好估计能力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60.
本文研究了用长光路光度法测定痕量硒。在酸性溶液中,Se(Ⅳ)催化KClO3氧化苯肼成偶氮离子,继而与变色酸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硒含量在1.0×10-9~2.0×10-7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巯基棉分离后,测定中药材中总硒,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