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5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302篇
化学   431篇
晶体学   30篇
力学   291篇
综合类   26篇
数学   116篇
物理学   90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添加对映体拆分剂,合成了4种含膦手性的丙炔胺磷酸酯单体[HC帒CC H2NH(PO)R1R2].单体1,R1=OPh,R2=NC4H7COOCH3;单体2,R1=OPh,R2=NC4H7COOCH2CH3;单体3,R1=OPh,R2=NC4H7-COOC(CH3)3;单体4,R1=Ph,R2=NC4H7COOC(CH3)3].1H-NMR和31P-NMR表征可知对映体(单体1)不能被拆分剂拆分,而单体2、单体3、单体4通过拆分剂可以制得单一手性的磷化合物.以(nbd)Rh+[η6-C6H5B--(C6H5)3]为催化剂,以三氯甲烷为溶剂成功得到聚合物分子量范围在0.4×10-4~0.7×10-4,分子量分布在1.26~1.98范围的3种含手性膦侧基的丙炔胺类聚合物.比旋光度([α]D)、圆二色谱(CD)对聚合物的不同侧基及温度对光学活性的影响表明,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光学活性且能够形成单一方向的螺旋构象,说明膦手性在构建螺旋聚合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以末端带胺基的聚苯乙烯(PS-NH2)为引发剂,利用N-羧酸内酸酐(N-carbonyl anhydride,NCA)法制备一种刚柔二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γ-苄基-L-谷氨酸酯)(polystyrene-b-poly(γ-benzyl-L-glutamate),PS-b-PBLG)杂化聚肽,并研究该聚肽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热性能、液晶性与自组装形貌的溶剂效应.以氢核磁共振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表征两嵌段的摩尔比、分子量及其分布.利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与光学显微镜(POM)考察材料的热性质与液晶性.由小角X射线散射(SAXS)分析得知,两嵌段组分呈交替分布层状结构,聚肽层中α螺旋链在不同溶剂中会发生不同程度折叠;通过透射扫描电镜(TEM)清楚观察到PS-b-PBLG在1,2-二氯乙烷(EDC)中α螺旋折叠形成了条纹式层状形貌,不同于1,1,2,2-四氯乙烷(TCE)中α螺旋完全伸展形成的锯齿式层状形貌.  相似文献   
6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粒子的大小、浓度及其他特性的探测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和现代测量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光散射法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粒子测量方法。为了满足应用需求,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C8051F500单片机的光静态散射测试系统方案,详细介绍了该测试系统的设计理论原理、硬件电路的设计依据、固件程序的设计思想和测试系统的具体实现。选取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运用该系统进行光散射的角度依赖性测试,实际测量值与理论依据基本相符;在不同激光功率下,对同一角度的散射光强进行测试,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分析,线性度良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4.
65.
66.
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可在二维气/液界面上精确地控制分子之间的排列及堆积方式, 构建有序超薄膜及纳米组装体. 同时, 界面这一不对称环境也可有效放大组装体的手性信息, 实现超分子体系中的手性传递和手性放大. 本文研究了萘环取代位置不同的两种手性两亲分子——N,N′-双十八烷基-α-萘-L-氨基-谷氨酸二酰胺(1NLG)和N,N′-双十八烷基-β-萘-L-氨基-谷氨酸二酰胺(2NLG)在气/液界面的铺展及组装行为, 发现同分异构效应影响了两亲分子在界面的排列, 1NLG组装形成了均一的纳米带状结构, 而2NLG则形成了左手螺旋结构, 并且2NLG薄膜表现出圆偏振发光(CPL)性质, 其不对称因子(glum)比三维体相组装体(超分子凝胶)大23倍, 表明界面促进了超分子手性的放大.  相似文献   
67.
静态电源是机场桥载设备最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应用非常广泛。然而,其产生的频发故障会造成设备利用率低、修复率时长和经济损失等问题,在基于桥载设备的安监系统上,提出了静态电源综合故障诊断方法,通过数据挖掘软件,建立了静态电源故障诊断预测模型。通过在线数据库测试结果表明得到了综合故障诊断方法在预测静态电源故障上显现的特点,得到了静态电源的未来状态,实现了对静态电源的实时故障进行预测,进而为解决故障提供方向和目标,最终达到降低经济损失最大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8.
回顾了中子单粒子研究的国内外发展情况,介绍了近几年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在西安脉冲堆开展的低能中子单粒子效应研究进展。比较了稳态与脉冲工况下中子单粒子效应的异同性;分析了含有SRAM结构器件随着特征尺寸的减小,中子单粒子效应敏感性加剧的物理机制。分析认为目前中子单粒子效应已成为小尺寸大规模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的主要中子效应表现;中子辐射效应研究中,除了位移损伤效应以外还必需重视由中子电离造成的中子单粒子效应。  相似文献   
69.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化合物{[Cu2(Hpimdc)(4,4′-bpy)]·H2O}n(1)和[Mn3(pimdc)2·6H2O]n(2)(H3pimdc=2-丙基-4,5-咪唑二甲酸,4,4′-bpy=4,4′-联吡啶),并对2个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分析。晶体结构分析发现化合物1之中的H3pimdc和4,4′-bpy交替与铜(Ⅰ)配位形成一维链线性铜(Ⅰ)配合物。沿a轴和(100)面去观察,2个一维链分子通过游离水连接而形成1个"U"型拓扑结构。而化合物2通过2-丙基-4,5-咪唑二甲酸链与锰(Ⅱ)连接为三维的网状结构。沿b轴方向,三维结构中存在交替的左/右手螺旋状二维结构。  相似文献   
70.
A novel phenylacetylene derivative containing urea groups was synthesized and polymerized with a Rh catalyst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polymer, poly(1) with moderate number-average molecular weights. The poly(1) was soluble in toluene, CHCI3, CH2C12, THF, DMF, and DMSO, but insoluble in hexane, diethyl ether and MeOH. The specific rotation and circular dichroism (CD) spectroscopic studies revealed that poly(1) took predominantly one-handed helical structures. The presence of intramolecular hydrogen bonding was confirmed by liquid-state IR spectroscopy. The helicity of poly(1) could be tuned by temperature and anion. The helical conformation of the polymer was stable against Br but susceptible to 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