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98篇
  免费   6673篇
  国内免费   15222篇
化学   27658篇
晶体学   557篇
力学   2664篇
综合类   1052篇
数学   5549篇
物理学   15613篇
  2024年   279篇
  2023年   909篇
  2022年   912篇
  2021年   1018篇
  2020年   846篇
  2019年   1112篇
  2018年   724篇
  2017年   1090篇
  2016年   1175篇
  2015年   1326篇
  2014年   2544篇
  2013年   2096篇
  2012年   2065篇
  2011年   2290篇
  2010年   2238篇
  2009年   2371篇
  2008年   2793篇
  2007年   2452篇
  2006年   2453篇
  2005年   2311篇
  2004年   2276篇
  2003年   2054篇
  2002年   1859篇
  2001年   1736篇
  2000年   1329篇
  1999年   1300篇
  1998年   1175篇
  1997年   1140篇
  1996年   1124篇
  1995年   1131篇
  1994年   923篇
  1993年   738篇
  1992年   763篇
  1991年   703篇
  1990年   616篇
  1989年   573篇
  1988年   205篇
  1987年   144篇
  1986年   93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53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For making use of Ginseng resources that exhibit an antitumor activity and for finding new anticancer drugs,three new fatty acid ester compounds: 3β-acetoxy panaxadiol ( Ⅰ ), 3β-palmitic acid aceloxy panaxadiol ( Ⅱ ), and 3β-octadecanoic acid aceloxy panaxadiol( Ⅰ , Ⅱ , and Ⅲ ) were synthesized with panaxadiol, diacetyl oxide, palmityl chloride and stearyl chloride,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via MS, 13C NMR, IR, TLC, and so on. The molar yields of the three compounds are 75.14%, 79. 08%, and 72. 57%, respectively. Meanwhile, the antitumor activity of the three new panaxadiol fatty acid ester derivatives and panaxadiol was compar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MTT. Tumor cell used was Vero cell line. Positive control was 5-FU, blank was an RPMI1640 culture medium, negative control was an RPMI1640 culture medium and the solvent for drugs to be tested. Compound Ⅰ has the strongest antitumor activity followed by panaxadiol; compounds Ⅱ and Ⅲ have similar and weakest antitumor activities.Furthermore, the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the panaxadiol fatty acid ester derivatives show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test group, but show no relationship with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fatty acid. The methods that are used to synthesize the three compounds with high yields and strong antitumor activities are simple and show a great potential for meeting the needs of industrial manufacture of these drugs.  相似文献   
992.
表面分子印迹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拓展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的应用领域,表面分子印迹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首先分析了MIP传统制备方法存在的问题;然后依据印迹位点所处位置的不同,分类综述了表面分子印迹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993.
利用分子自组装的方法控制大分子量的线性有机分子的构象是物理有机化学一个富于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近年来, 化学家已经成功利用不同的分子内非共价键作用力如氢键和疏溶剂作用等诱导线性分子的折叠乃至螺旋构象的产生. 综述了近年来这种新的非生物二级结构形式在分子识别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4.
李艳  柴雅琴  袁若  张丽娜  梁文斌  叶光荣 《分析化学》2007,35(10):1525-1528
研制了基于双氨基三唑硫醚为中性载体的阳离子选择性电极。实验表明,该电极对Hg2 具有良好的电位响应特性,在pH 2.0硝酸盐缓冲液中,电极电位呈近能斯特响应,线性响应范围为4.0 mg/L~20 g/L,斜率为33.4 mV/dec.(25℃),检出限为1.7 mg/L。该电极响应时间短(<10 s),pH范围较宽(1.3~3.3)。将该电极用于实际水样和二元混合溶液中Hg2 的检测,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95.
合成了1-甲基-3-羟乙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C2OHmim]BF4),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其结构。以所合成的离子液体作为还原剂、稳定剂与反应介质制备了Ag纳米微粒,用XRD和TEM对微粒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在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上研究了[C2OHmim]BF4离子液体及掺入Ag纳米微粒后的离子液体的摩擦学性能。掺入银纳米微粒后,离子液体在高载荷下的润滑性有了大幅的改善。用SEM和XPS分别对磨痕表面的形貌和元素组成、化学状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低、高载荷分别起润滑作用的是有机膜和金属-有机复合膜。  相似文献   
996.
摘要运用多参考微扰理论(Multireference MΦller-Plesset theory)计算了SSCH3垂直激发能及其S-C与S-S两种断键方式的绝热(Adiabatic)与非绝热(Diabatic)的基态和激发态势能曲线, 研究了在193nm激光作用下SSCH3的光解离过程, 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相符.  相似文献   
997.
Eu1—xTbxBa2Cu3O7—δ中Tb离子价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BaTbO_3、Tb_4O_7、TbFeO_3的Tb_(4d)XPS谱,找到了表征Tb~(3+)、Tb~(4+)的特征峰,得出的高、低结合能峰强之比与Tb~(4+)/Tb含量间的依赖关系,可用于确定Eu_(1-x)Tb_xBa_2Cu_3O_(7-δ)中“123”相的Tb离子混合价态,用常压高温烧结法,未能获得纯“123”单相,也不易获得纯利Tb~(3+)价态样品.在Eu_(1-x)Tb_xBa_2Cu_3O_(7-δ)中的Tb以Tb~(3+)、Tb~(4+)混合价态存在;当x=0.3时,Tb~(4+)/Tb=0.61.引入Tb~(4+)后“123”主相Cu(2)-O(2)平面上的O_(2p)空穴数降低,这是Tb~(4+)破坏超导电性的一种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报道新的Tweezer(1)的合成,用^1HNMR研究了新的Tweezer分子和对硝基苯甲酸盐的配位效应,结果表明它兴通过氢键,静电引力和芳环夹心堆叠作用而自动缔合。  相似文献   
999.
本文对于n-BuLi/2G引发的丁二烯阴离子聚合动力学数据及产物微观结构进行了解析。建立了动力学模型,提出了聚合反应机理。求得了单量体、一络合体和二络合体的增长速度常数和诸活性种之间的平衡常数以及它们对形成乙烯基结构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00.
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gallate,EGCG)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在光冷引发条件下合成EGCG分子印迹聚合物,利用该聚合物制成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用于固相萃取茶叶提取物茶多酚,对萃取柱中的清洗液、洗脱剂、上载量等进行了选择.结果表明,在萃取柱上载样品之后,先用V(甲醇):V(水)=1:9溶液进行清洗,再用V(甲醇):V(乙酸)=9:1混合液进行目标分子的洗脱,可以得到比较纯的目标物质EGCG(色谱峰相对峰面积达92.4%),萃取柱在上载样品并进行清洗、洗脱之后,EGCG的回收率达69.3%.分子印迹柱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能,使用20次后其选择性识别能力仍未降低,但空白印迹柱却没有这样的选择性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