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97篇
化学   126篇
晶体学   30篇
力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1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Fe基合金钝化膜点蚀敏感性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位扫描、交流阻抗、电化学噪声等方法研究Fe及其合金在中性水溶液中钝化膜的形成过程、电子性质和点蚀敏感性以及不同微组织结构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由Mott-Schot tky关系式确定钝化膜的电子性质仅限于较窄的低电位范围;在较高电位下,电容倒数与电位的线性关系当归因于钝化膜厚度的变化;反映钝化膜缺陷的电子性质与合金的点蚀敏感性有关,钝化膜电子供给体浓度越高,点蚀倾向越强。钝化膜的电子性质受钝化膜形成电位、钝化剂种类以及合金的微组织结构影响;不同微组织结构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能够诱导缺陷较大的一方发生点蚀。铁素体与珠光体和/或马素体相互作用时,点蚀在铁素体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62.
对晶体硅(c-Si)太阳能电池而言, 氧化铝(AlOx)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钝化材料, 因为它具有优异的沉积保形性和良好的钝化质量. 为了确保AlOx发挥其良好的钝化效果, 在沉积后退火并氢化处理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在AlOx薄膜上沉积氢化氮化硅(SiNx:H)来实现氢化, 利用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研究了在不同热处理和氢化作用下, AlOx/SiNx:H双层薄膜功函数的变化, 并基于沉积薄膜所含氢与固定电荷展开了讨论. 发现钝化质量和功函数之间有相关性, 影响因素包括薄膜厚度、氢化与热处理顺序.  相似文献   
63.
N型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Tunnel Oxide Passivating Contacts,TOPCon)太阳能电池完成印刷烧结后,再经过光注入,效率有明显提升,主要表现在Voc(开路电压)及FF(填充因子)的提升。其机理在于通过温度和光照强度调节费米能级变化,控制H总量及价态来提高钝化性能。钝化膜层的质量、硅基体掺杂浓度、光注入退火时的工艺温度等对光注入退火工艺提升效率有很大影响。实验证明转换效率越低的电池片经过光注入后效率提升幅度越大;转换效率越高的电池片缺陷会更小,经过光注入退火工艺后几乎无增益。另外同心圆在经过光注入退火工艺后会明显消除。本文主要研究温度、光强、基体电阻率、正表面金属接触面积大小、poly-Si(多晶硅)厚度对光注入退火工艺增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杜园园  姜维春  陈晓  雒涛 《人工晶体学报》2021,50(10):1892-1899
碲锰镉(CdMnTe)作为性能优异的室温核辐射探测器材料,可用于环境监测和工业无损检测领域。本文中采用Te溶剂Bridgman法生长In掺杂Cd0.9Mn0.1Te晶体,制备成10 mm×10 mm×2 mm大小的室温单平面探测器,研究了该探测器对241Am@59.5 keV γ射线源的能谱响应。通过表征红外透过率、电阻率以及探测器能谱响应等参数,综合评定了探测器用CdMnTe晶体的质量、电学和探测器性能。结果表明,晶片的红外透过率均在55%以上,最好可达到60%。采用湿法钝化,100 V偏压下的漏电流由钝化前的9.48 nA降为钝化后的7.90 nA,钝化后的电阻率为2.832×1010 Ω·cm。在-400 V反向偏压下,CdMnTe探测器对241Am@59.5 keV γ射线源的能量分辨率在钝化前后分别为13.53%和12.51%,钝化后的电子迁移率寿命积为1.049×10-3 cm2/V。研究了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随电压的变化特性,当偏压≤400 V时,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主要由载流子的收集效率决定,而当偏压>400 V时,能量分辨率由漏电流决定。本文研究结果表明,Te溶剂Bridgman法生长的CdMnTe晶体质量较好,电阻率和电子迁移率寿命积满足探测器制备需求。  相似文献   
65.
朱慧群  丁瑞钦  胡怡 《光子学报》2006,35(8):1194-1198
报导了射频磁控溅射与沉积气氛掺氢相结合制备单层(13~20 nm厚)高质量GaAs多晶态纳米薄膜的方法,研究了氢钝化对薄膜微观结构及光学性质的影响.对GaAs薄膜进行了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吸收光谱、光致荧光谱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衬底温度500℃的掺氢薄膜和520℃的薄膜呈面心立方闪锌矿结构,薄膜的晶团尺寸较大,微观表面较为粗糙,其吸收光谱出现了吸收边蓝移和明显的激子峰,带隙光致荧光峰强明显增加,说明氢在衬底温度500℃~520℃下对薄膜有重要的钝化作用.  相似文献   
66.
贾艳飞 《人工晶体学报》2020,49(9):1636-1640
为了实现单晶背钝化PERC电池最优化背钝化效果,找出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正交实验方法对主要工艺参数因素进行了最优化研究.采用掺镓P型单晶硅片经过背钝化后测试膜厚、折射率以及电池片最终的转化效率等电学性能参数.通过正交实验表明,背钝化的最优化工艺条件为0.25 mbar的工艺腔压强、360℃温度设定、2.8的NH3/SiH4比率、1500 W的微波功率,在该条件下电池的平均测试效率可达22.35;,且Voc以及Isc等电学性能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67.
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器件的硫钝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泽亮  侯晓远 《物理》1998,27(6):349-353
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的表面钝化是一个长期未能完满解决的问题.80年代后期出现的硫钝化技术给钝化研究注入了活力.文章对有关硫钝化技术使Ⅲ-Ⅴ族化合物半导体器件性能得到的改善以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8.
69.
龚海梅  李言谨  方家熊 《物理学报》1997,46(7):1400-1405
提出了脉冲式阳极氧化生长碲镉汞表面钝化膜的方法.自行设计研制成功一种新颖的脉冲式阳极氧化装置,获得了优于传统恒流方式生长的碲镉汞阳极氧化膜界面,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俄歇电子能谱和光电导衰退法观测了脉冲氧化对碲镉汞表面的影响.探索到一种能够使表面复合速度降得最低的最佳脉冲氧化条件.对脉冲氧化膜的生长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  相似文献   
70.
多晶Fe60Ni40合金阳极钝化膜的XP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渡金属Fe、Ni或其合金由于它们具有磁性和在工业上被用作催化剂等,它们与氧化腐蚀性气体02、C12等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3].含Ni的不锈钢和含Ni50%的FeNi基合金在酸性溶液中表现出比铁更好的耐腐蚀性并增强了氧化钝化层的附着力,放它们在溶液的腐蚀与钝性研究已引起广泛的兴趣,甚至包括对F6Ni基非晶合全玻璃的腐蚀与钝性研究【4一刊,用不同的方法研究溶液状态下的自然氧化膜或阳极钝化膜,得出的结果不同,对腐蚀与钝性解释也很不一致,硼酸一础砂或磷酸一磷酸盐缓冲液在工业上被广泛用作清洗剂、缓蚀剂或成膜剂等·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