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3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387篇
化学   4733篇
晶体学   15篇
力学   33篇
综合类   89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3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85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28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83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57篇
  1994年   141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72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固液相转移催化(K_2CO_3/DMF/TEBA)条件下,对硝基苯磺酰基乙酸酯与α,β-不饱和酸酯反应意外地生成加成重排产物[如生成2-甲基-2-(对硝基苯基)戊二酸-1-甲酯-5-乙酯]。其反应机理可能是砜酯首先与α,β-不饱和酯起Michael反应,随后加成物发生分子内芳环上的亲核性取代,酸化后脱去SO2得最终产物。  相似文献   
72.
本文提出了新的硼酸类催化剂体系HB,用该体系对α-蒎烯与无水乙酸相互作用直接合成乙酸正龙脑酯作了较系统的研究。反应得到两种系列产物-酯化产物和异构化产物,酯化产物主要是乙酸正龙脑酯,葑醇酯和松油酯,异构化产物主要是莰烯、烯和松油烯等,总酯化产率为50%以上,其中乙酸正龙脑酯为20%以上,是至今从α-蒎烯直接合成乙酸正龙脑酯的最好结果。通过对产物的 ̄1HNMK图谱分析及动力学考察,确证反应主产物是正龙脑酯而不是异龙脑酯。文章对H_2SO_4、HClO_4、多聚磷酸(PPA)和杂多酸(12-磷钨酸)等催化剂进行了实验考察、对比和评述,表明了自制的HB催化剂体系具有高选择性合成乙酸正龙脑酯的显著优点,并对其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3.
1,3,5-取代吡唑-4-亚甲基环丙烷羧酸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黄润秋,宋健,冯磊(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关键词吡唑,环丙烷羧酸酯,杀虫剂,杀病毒剂吡唑类杂环化合物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并有若干高效的杀虫...  相似文献   
74.
75.
何建军  秦利  周亚琳  沈涛 《化学学报》1992,50(7):708-714
我们合成了以不同链长连接的荧光素酯与蒽甲酸酯的四种二元化合物.在溶液中的构象研究表明.链呈不同程度的弯曲,但分子内两个发色团的相互作用是微弱的.激发蒽甲酸酯,无论是在分子间还在分子内,其单重态能量几乎都传递给了荧光素酯.激发荧素酯时,并未观测到分子内的光致电子转移,尽管计算和模型化合物分子间的对照实验都表明它们之间是可以发生这种电子转移的.最可能的原因是这个系列在溶液中,分子内的两个发色平面没有好的匹配,或者说 ,这些二元化合物在所研究的溶液中,不能满足分子内的光致电子转移对构象的要求.  相似文献   
76.
合成并表征了g-取代的b-二酮酯[ 4-(4-正辛烷基丙烯酸酯基)苯甲酸2,4-二氧代-3-戊基酯1] 及其吡唑衍生物2 和异噁唑衍生物3。通过DSC和偏光显微镜对它们的液晶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b-二酮酯 1 为单变向列相N液晶,而吡唑化合物2和异噁唑化合物3分别为互变近晶A相向列相N液晶。本文还讨论了结构与液晶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7.
环酯单体在不同引发/催化体系作用下的开环聚合是制备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的主要方法.综述了近年来用于环酯单体开环聚合的无金属引发/催化体系,主要涉及水、醇、胺、羧酸等引发剂及质子酸、膦类、氮杂环类化合物等催化剂体系.  相似文献   
78.
利用正交法对丁苯橡胶(SBR)/聚丙撑碳酸酯(PPC)共混弹性体进行配方设计,得到了一个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配方。并通过方差分析得出PPC含量和马来酸酐(MA)用量是影响弹性体拉伸性能的最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79.
低分子量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低分子量梳状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方法及结构,性能。首先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并进一步合成了分子量一万左右的梳状聚合物电解质,结果表明:反应严格按照反应方程进行,精制产物是非晶的梳状聚合物,本聚合物体系均存在两个玻璃化转变温度,一个在100℃左右,归属为梳状聚合物主链的玻璃化转变,另一个在-20摄氏度以下,归属于侧链玻璃化转变,在室温下侧链可以运动,有利于电活性物质的迁移和扩散,并用超微电极研究了该电解质的行为。  相似文献   
80.
氰尿酸三烯丙酯(TAC)与丙烯酸甲酯(MA)在致孔剂如环己烷、正丁醚或甲苯-汽油(200~#)存在下,用悬浮聚合得到一系列大孔共聚物。对这些共聚物孔结构的研究表明,它们的平均孔径达10000—80000(?),同时研完了致孔剂的分子结构和用量对共聚物孔结构的影响,并初步讨论特大孔共聚物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