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7篇
  免费   553篇
  国内免费   2595篇
化学   4517篇
晶体学   167篇
力学   116篇
综合类   58篇
数学   51篇
物理学   1276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21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143篇
  2017年   212篇
  2016年   182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262篇
  2013年   254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27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69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991.
碳/环氧复合材料在航天有效载荷支撑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满足航天有效载荷轻型化、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的要求,分析了航天有效载荷支撑结构常用工程材料的优缺点;阐述了碳/环氧复合材料在航天有效载荷承力支撑结构中应用的可行性;介绍了该材料在航天有效载荷中的实际工程应用及相关设计方法。用优化设计后的碳/环氧复合材料支撑机构支撑80 kg重的有效载荷,在正弦振动和随机振动试验过程中碳纤支撑座没有发生破坏,而质量相对于铝合金结构降低了近30%。结果表明,碳/环氧复合材料应用于航天有效载荷支撑结构中是可行的。   相似文献   
992.
用三乙醇胺为吸收液,采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酸性条件下,二氧化硫与Cr6+反应,过量的Cr6+用二苯碳酰二肼显色测定,以此间接测定空气中微量二氧化硫.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50nm,方法的检出限为1.0μg/5mL,线性范围1.2-2.0μg/L.精密度为5.5%.方法简单方便,试剂安全无毒,适用于现场测定.  相似文献   
993.
陈国栋  王六定  安博  杨敏 《物理学报》2009,58(13):254-S258
对闭口硼氮纳米管(BNNT)顶层掺碳体系,运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电子场发射性能.结果表明,掺碳的BNNT体系电子结构变化显著;外电场愈强,体系态密度向低能端移动幅度愈大,且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能隙愈小.体系态密度和局域态密度,HOMO和LUMO及其能隙分析一致表明,各种碳掺杂体系中CeqBNNT的场发射性能最佳. 关键词: 硼氮纳米管 碳掺杂 第一性原理  相似文献   
994.
以N2/H2、N2或NH3为载气,利用碳辅助化学气相沉积法,常压1140℃下在石英衬底上制备了大量直径为20-300 nm,长数百微米的非晶SiOx纳米线.制备得到的纳米线具有高度定向生长的特性.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电子能谱对SiOx纳米线的形貌及组分进行了分析,Si与O原子之比为1∶1.8.傅里叶红外吸收谱显示了非晶氧化硅的三个特征峰(482,806和1095 cm-1)及1132 cm-1无序氧化硅结构的强吸收峰.SiOx纳米线光致发光光谱(PL)在440 nm(2.83 eV)处具有较强的荧光峰;N2为载气生长的SiOx纳米线的PL峰强比NH3为载气生长的SiOx纳米线峰强大四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995.
研究了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不同厚度InN薄膜的位错特性与光电性质.基于马赛克微晶模型,通过X射线衍射非对称面摇摆曲线测量,拟合出样品刃型位错密度分别为4.2×1010cm-2和6.3×1010cm-2,并发现样品的微晶扭转角与位错密度随薄膜厚度增加而减小.通过室温霍尔效应测量得到样品载流子浓度分别为9×1018cm-3和1.2×1018cm关键词: 氮化铟 位错 载流子起源 局域态  相似文献   
996.
赵华波  李震  李睿  张朝晖  张岩  刘宇  李彦 《物理学报》2009,58(12):8473-8477
利用导电型原子力显微镜对大范围碳纳米管(CNT)网络的导电性能进行成像观察.研究发现:在几十微米的成像范围内,每根CNT本身的电阻远小于CNT之间的接触电阻,以致于在电压偏置的网络中不同的CNT呈现电位不同的等位体;CNT的导电性能虽不因与其他CNT的交叠接触而改变,但是如果缠绕成束,则半导体性CNT趋于呈现金属性CNT的导电特征. 关键词: 导电型原子力显微镜 碳纳米管网络 碳管纳米电导  相似文献   
997.
碳纳米锥电子场发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六定  陈国栋  张教强  杨敏  王益军  安博 《物理学报》2009,58(11):7852-7856
运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不同锥角和结构的碳纳米锥 (CNC) 电子场发射性能.结果表明:随外电场 (Eadd) 增强,CNC电子结构变化显著,费米能级 (Ef) 处态密度 (DOS) 明显增大;赝能隙减小;体系电荷移向尖端.DOS,HOMO/LUMO及Mulliken电荷分析表明:CNC的电子场发射性能除依赖于尖端结构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锥角大小,特别顶层6个原子的CNC3和CNC4场发射性能 关键词: 碳纳米锥 电子场发射 第一性原理  相似文献   
998.
铋膜电极溶出伏安法测定苍耳子中锌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位溶出法,用铋膜电极替代汞膜电极对中药苍耳子中微量元素锌的测定作了研究,考察了同位镀铋膜及测定微量元素锌的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锌在以KSCN为支持电解质的铋膜电极上可得到灵敏的电位溶出峰,线性方程为:为I=2.0062C+0.0069,相关系数为r=0.9967,检出限为6.0×10-8g/L线性范围为0.5×10-6—2.8×10-6mol/L,RSD=2.24%。该法简单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要求,回收率为89.5%—100.3%。  相似文献   
999.
The effect of quantum well number on the quantum efficiency and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In- GaN/GaN laser diodes (LDs) is determined and investigated. The 3-nm-thick In0.13Ca0.87N wells and two 6-am-thick GaN barriers are selected as an active region for Fabry-Perot (FP) cavity waveguide edge emitting LD. The in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and internal optical loss coefficient are extracted through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for single, double, and triple InGaN/GaN quantum wells. The effects of device temperature on the laser threshold current, external differential quantum efficiency (DQE), and output wavelength a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and characteristic temperature a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hen the quantum well number is two.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laser structures with many quantum wells will suffer from the inhomogeneity of the carrier density within the quantum well itself which affects the LD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000.
CaO/稻壳灰作为新型CO2吸收剂的循环碳酸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采用CaO与稻壳灰的水合产物作为新型CO2吸收剂.研究表明,当水合时间为8 h、水合温度为75℃和Si/Ca摩尔比为1.0时, CaO/稻壳灰吸收剂能获得最佳循环碳酸化转化率;经过20次循环反应碳酸化转化率可达0.44,比相同反应条件下CaO/H2O吸收剂的转化率提高了42%,是原CaO转化率的2倍.650~700℃时有利于CaO/稻壳灰的碳酸化反应;在高煅烧温度下比CaO/H2O和CaO具有更好的抗烧结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