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化学   29篇
综合类   6篇
物理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气相色谱-质谱-数据系统联用技术以及红外和核磁共振光谱分析了树兰花净油的化学成份。其萜烯部分除已报道过的(王古)(王巴)烯、丁香烯、蛇麻烯、榄香烯之外,还发现有a-橙椒烯、β-橙椒烯、双环榄香烯、β-檀香烯、γ-木罗烯、金合欢烯、α-木罗烯、β-没药烯、β-荜澄茄烯、γ-荜澄茄烯、δ-荜澄茄烯、γ-榄香烯、白菖烯、甜旗烯等倍半萜烯;而含氧部分的主要成份是茉莉酮酸甲酯和蛇麻烯环氧物Ⅱ;此外还发现有蛇麻二烯酮、蛇麻烯环氧物Ⅰ、蛇麻烯-7醇、丁香烯环氧物、T-荜澄茄醇、δ-荜澄茄醇、表-橙椒醇、橙椒醇、芳萜醇等。  相似文献   
12.
碱提猴头发酵菌丝体水溶性多糖HPP的结构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猴头发酵菌丝体水提后残渣中用碱提出了水溶性粗多糖,对其分级纯化得到纯样HPP,SepharoseCL-6B柱层析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 53×104,G C 分析表明,其单糖组成为Glc;经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和甲基化分析确定此多糖为多分枝结构,其中(1→6)Glc构成主链的核心结构;分支点为O-3;支链部分由(1→3)Glc构成,并连接一端基Glc.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测定烟草浸膏中烟碱含量,以2-甲基喹啉为内标建立了测定烟草浸膏中烟碱的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法(GC-FID),并测定了5个烟草浸膏样品.结果表明,方法的回收率为95.00%~98.58%,检出限为0.27 mg/g,定量限为0.89 mg/g.所测烟草浸膏中烟碱的质量分数在19.66~54.97 mg/g之间.方法简单、灵敏、准确,适用于烟草浸膏中烟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酒花浸膏中的α—酸和β—酸的提取和提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利用酸和碱从酒花膏中提取α-酸和β-酸的分离方法,并通过多次重结晶,纯化α-酸和β-酸。  相似文献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啤酒花浸膏中的6种酸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ai X  Xia L  Sun Y  Li T  Xia M 《色谱》2011,29(10):983-987
建立了啤酒花浸膏中6种酸性成分(合葎草酮、葎草酮、加葎草酮、合蛇麻酮、蛇麻酮、加蛇麻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分别考察了酸的加入、有机相种类及柱温对色谱分离效果的影响.在室温条件下,以Hypersil ODS2柱(250 mm ×4.6 mm,5 μm)为分析柱,以乙腈-0.1%(v/v)磷酸水溶液(pH 2.2)(...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失重分析法(TGA)和在线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研究了黄芩浸膏热裂解性质。在氦气氛围中,将黄芩浸膏分别在300,450,600,750,900℃下进行热裂解,并以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裂解产物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并用黄芩浸膏进行了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①在热失重曲线图中不能较明显地看出黄芩浸膏的较大失重点;②黄芩浸膏在上述温度下检测到的主要挥发性热裂解产物分别为12,18,28,42,40种;③600℃以下,黄芩浸膏热裂解产物主要是醛类、酮类、酯类和呋喃类物质;有害物质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提高;900℃时,则主要为苯、甲苯、萘等有害成分;④黄芩浸膏具有提高卷烟香气质量、改善余味、柔和烟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建立了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测定中药银杏浸膏(GBE)中黄酮的方法。以SDS作表面活性剂,在 25kV电压下,考察了不同缓冲体系的pH值及浓度对黄酮的3个水解产物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分离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25mmol/L硼砂-25mmol/L磷酸二氢钾—1%(V/V)甲醇电解液,15min之内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可得到很好分离。把MECC定量分析的结果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进行了对比,表明所建立的MECC法用于中药中的黄酮测定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GC/MS和LC-MS/MS联用技术对栽培小刺猴头菌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组分A进行分析, 检测出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两种增塑剂, 建立了对有可能造成栽培食用菌被污染的9种常见增塑剂的同时检测方法, 该方法的回收率为71.6%~82.2%, 精密度为2.11%~8.53%, 检测限为0.002~0.030 μg/L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离和鉴定树苔浸膏的香气成分,用归一化测定其相对含量。为使固相微萃取达到更高的效率,选用100μm PDMS的固相萃取头,萃取温度及时间为65℃和30min。共鉴定出62种化合物,其中33种为酯类化合物,占总香气成分峰面积的58%,为构成树苔浸膏典型苔清香香气特征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20.
烟用浸膏香味成分分析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液-液连续草取(LLE)、固相微萃取(SPME)三种方法分析了烟草浸膏香味成分,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DE和LLE适于较精确的分析,但对某些成分缺乏足够灵敏度;SPME可弥补SDE和LLE的不足之处,但重现性较差,不适于严格的分析研究:同时,由于不同极性SPME纤维萃取头对样品有不同适应性,故需要认真地对其进行最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