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29篇
化学   176篇
晶体学   6篇
综合类   3篇
物理学   3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用溶剂热处理法制备TiO2纤维及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活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不同温度下,用甘油常压热处理层状水合钛酸(H2Ti4O9·nH2O)制备了TiO2纤维,并用XRD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60,150和250℃甘油热处理后,样品的主晶相均为2Ti8O17,得到有较大比表面积和有微孔结构的TiO2纤维;当处理温度为150℃时,制得的TiO2纤维比表面积由原来的30m2/g增大到127m2/g,其中小于1nm的微孔比表面积为79m2/g.以甲基橙为代表物,考察了TiO2纤维的光催化活性.与在空气中热处理相比,甘油常压热处理提高了TiO2纤维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其降解甲基橙的能力优于P-25.  相似文献   
52.
非水溶液浸渍法制备TiO2—Al2O3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氧化钛用作石油炼制的加氢脱硫(HDS)或加氢脱氮(HDN)催化剂载体具有高的活性,其缺点是比表面小,机械强度差。为克服这些缺点,近年来研究了用共胶法、浸渍法和交替成胶法制备TiO_2-Al_2O_3载体。本文报道了以TiCl_4的CCl_4溶液作浸渍液,制备单层覆盖型TiO_2-Al_2O_3载体,并用多晶X光衍射(XRD)、X光光电子能谱(XP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选区电子衍射(HEED)等实验技术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3.
由于一维(1D)氧化钛纳米结构具有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Cs)中的电子传输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池性能的特性,该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是一维氧化钛纳米结构如何影响电子传输性能却少有报道.本研究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分析来探索氧化钛纳米颗粒和纳米管复合薄膜的电子传输特性.使用两种不同尺寸(25和100nm)的纳米颗粒和纳米管作为原料,采用电泳沉积方法制备了氧化钛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原料的组成对染料敏化电池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颗粒的质量分数低于20%时,大颗粒的掺入有利于改善氧化钛薄膜的电子传递与电池性能.与完全由颗粒组成的薄膜相比,纳米管的加入有利于电子在氧化钛薄膜里的传输.纳米管、100nm颗粒及25nm颗粒的最佳质量比例为20:16:64.  相似文献   
54.
碳/氧化铝(氧化钛)复合物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吸附和催化过程中有广泛应用.复合物中碳层对氧化物的相变有重要影响.在高温下通氧气焙烧碳/γ-Al2O3复合物可使γ-Al2O3迅速转变为α-Al2O3;而在惰性气氛中,碳层可显著抑制氧化铝的相变与烧结.碳/氧化钛体系中,碳层可明显提高氧化钛在惰性气氛中的热稳定性,在800℃以下碳层能有效阻止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在含氧气氛中控制焙烧条件可将碳层完全除去而基本不影响氧化钛的物相组成及织构.因此,碳层可作为一种特殊的表面修饰剂,既可在高温下抑制氧化物的相变,又可避免在氧化物中引入掺杂元素.  相似文献   
55.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尺寸Y2O3掺杂的TiO3粒子材料,将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灼烧得到5种电流变(ER)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确定了材料的晶体结构,用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XRD分析确定了材料的组成,分别研究了各粒子材料与甲基硅油混合(25%,质量分数)组成电流变液(ERF),5种ERF的ER性能以及介电常数(ε)、介电损失(tanδ)。  相似文献   
56.
活性炭负载Cu离子掺杂纳米TiO2颗粒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活性炭(AC)表面负载掺杂Cu离子的TiO2纳米颗粒, 制备负载型掺杂Cu2+-TiO2/AC复合光催化剂, 采用XRD, ESR, FS, UV-Vis和BET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 通过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试验, 分析活性炭载体的比表面积和Cu离子掺杂量对负载型掺杂催化剂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Cu以+2价存在, Ti以少量的+3价存在; TiO2纳米颗粒具有量子尺寸效应, 吸光阈值显著蓝移, 并使光谱相应范围向可见光区拓展; 另外, 适量Cu离子的掺杂降低了负载型TiO2/AC的荧光强度. 负载和高温处理没有改变活性炭载体的微观结构. 以AC3为载体和质量分数为3%的Cu离子掺杂所制备的3%Cu2+-TiO2/AC3催化剂的活性最高, 并且该催化剂便于回收, 在重复使用中也表现出很高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7.
Titanium oxide films were prepared by annealing DC magnetron sputtered titanium films in an oxygen ambient. X-ray diffraction (XRD),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AES) sputter profiling, MCs^+-mode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 (MCs^+-SIMS)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were employed, respectively, for the structural, com- positional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obtained films. For temperatures below 875 K, titanium films could not be fully oxidized within one hour. Above that temperature, the completely oxidized films were found to be rutile in structure. Detailed studies on the oxidation process at 925K were carried out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titanium dioxide (TiO2) formation by thermal oxidation.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crystalline TiO2 could be divided into a short oxidation stage, followed by crystal forming stage. Relevance of this recognition was further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8.
郑珊  高濂  张青红  郭景坤 《催化学报》2001,22(2):206-208
 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合成了呈单层和双层分散状态的TiO2修饰的介孔分子筛MCM-41.用XRD,液氮温度下N2吸附-脱附曲线,FT-IR和固体UV-Vis漫反射等手段对其结构特征和氧化钛分散状态进行了表征.以苯酚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具有光催化活性的TiO2修饰的MCM-41的光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9.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X光衍射仪、电化学阻抗谱等手段对热氧化制备氧化钛膜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属钛直接热氧化制备的薄膜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薄膜;随氧化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薄膜结晶度逐渐增大;随氧化温度升高;二氧化钛平带电位向负方向移动;当温度大于600℃后,二氧化钛结晶致密,电子导电性减小。  相似文献   
60.
本书基于作者们在光催化领域的多年积累,以光催化的发展历史、光催化基本原理作为基础,重点探讨了各种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性能及应用,其中包括经典的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制备、改性、复合、杂化以及光电协同催化性能等,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