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379篇
化学   3090篇
晶体学   1篇
力学   22篇
综合类   17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42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10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报道了基于低流速雾化器(MicroMist)和随意拆卸接口的毛细管电泳(CE)-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并将其应用于汞的形态分析。这种可随意拆卸接口避免了毛细管冲洗过程中对检测器的污染。无机汞和甲基汞在下列电泳条件下得到了基线分离: CE分离毛细管为45 cm×75 μm石英熔硅毛细管,电解质溶液为30 mmol·L-1 H3BO3+10% CH3OH(pH 8.7),分离电压为22.5 kV。汞形态的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精密度分别是(RSD, n=5)分别为3.5%~3.8%和2.3%~5.1%。甲基汞和无机汞的检出限(3σ)分别是47和48 μg·L-1。  相似文献   
942.
中草药中槲皮素的毛细管电泳法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毛细管电泳法用于中药的分析正在逐渐展开.微波辅助萃取是微波与传统的溶剂萃取法相结合后形成的一种新的萃取方法,目前已被用于环境、食品和天然产物的提取等领域,我们也曾用微波萃取法研究了中药刺五加和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43.
杯芳烃在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和电色谱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杯芳烃的分子识别作用提高色谱分离选择性是超分子化学在分离科学中的成功应用.本文从杯芳烃分离材料的制备、分离机理和应用等,综述了近年来杯芳烃在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和电色谱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44.
在国标GB/T18415—2001的基础上,以OV-1701石英毛细管柱为分析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为检测器,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粉中的过氧化苯甲酰。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测量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加标回收率为96.5%~101.0%,检出限为10μg/mL,样品分析时间约为20min。与国标方法相比,该法不仅缩短了检测时间,而且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相似文献   
945.
液质联用分析葛根提取物及中药片剂中异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田宏哲  王华  关亚风 《色谱》2005,23(5):477-481
采用反相C18毛细管液相色谱柱,以乙腈(含0.1%(体积分数,下同)三氟乙酸)和水(含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26 min内分离了葛根异黄酮提取物以及愈风宁心片中的主要成分。采用毛细管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仪对葛根提取物以及片剂中的几种主要异黄酮类化合物做了结构分析,发现葛根素是主成分(提取物中其平均质量分数是13.32%;片剂中每片含量19.28~24.34 mg)。对微量未知化合物,用它们的子离子谱图与已知化合物的谱图比较,推测其成分为3′-甲氧基葛根素和3′-甲氧基大豆苷。  相似文献   
946.
介绍了毛细管电色谱开管柱、填充柱和整体柱的各种制备技术及其优势与不足,特别是对于近期发展的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系统综述。引用文献100篇。  相似文献   
947.
毛细管电泳柱及微流控芯片通道涂层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春叶  陈杰瑢 《色谱》2005,23(1):63-68
综述了用于毛细管电泳柱和微流控芯片通道的涂层材料和涂层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涂层对分离效果和分离结果重现性的影响。将涂层材料按照动态和静态分类,静态涂层又分别按照均聚物、共聚物、杂环类等进行讨论;综述了交联反应法、溶胶-凝胶法、辐照法、化学沉积法等涂层的制备方法。对毛细管电泳柱和微流控芯片通道的改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48.
张兰  何聿  陈毅挺  童萍  陈国南 《色谱》2005,23(2):138-141
建立了一种同时分离检测7-甲基鸟苷与丝裂霉素C的毛细管电泳-安培检测方法。在950 mV电极(工作电极:0.3 mm微型石墨圆盘电极;参比电极:Ag/AgCl;辅助电极:Pt丝)电位下,于20 mmol/L的磷酸盐缓冲体系(pH 9.4)中,采用18 kV的分离电压进行分离。在最佳条件下,7-甲基鸟苷与丝裂霉素C在10 min内实现分离,7-甲基鸟苷与丝裂霉素C的线性范围均为0.50~50 mg/L,检测限分别为0.050 mg/L与0.025 mg/L。将该方法用于模拟尿样和模拟兔血清样的检测,7-甲基鸟苷与丝裂霉素C的回收率为93.0%~97.2%,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49.
松毛虫性信息素微量成分鉴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孔祥波  张真  王鸿斌  赵成华 《色谱》2005,23(4):370-37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确认了顺-5-,反-7-十二碳二烯乙酸酯是思茅松毛虫性信息素腺体的主要成分(次要成分由于含量极微且受杂质干扰,未能获得全扫描质谱图)。利用高分辨率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了思茅松毛虫性信息素腺体提取物的酯基转移和乙酰化反应的衍生物,进一步确认了顺-5-,反-7-十二碳二烯醇是思茅松毛虫性信息素腺体中的微量成分。探讨了功能团相互转换微量化学反应法鉴定松毛虫性信息素腺体中微量成分功能团和立体构型的优点。强调了性信息素微量成分鉴定工作在昆虫化学通讯系统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50.
毛细管电泳法研究环糊精与药物芦丁和氯霉素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崇岗  杨冬芝 《色谱》2005,23(6):673-676
采用毛细管电泳淌度移动法测定了β-环糊精与芦丁和氯霉素这两种药物的包合常数及包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所用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的规格为内径50 μm,总长37 cm,有效长度30 cm,电泳缓冲液为25 mmol/L硼砂+100 mmol/L硼酸(pH 8.6),并加入不同浓度的β-CD。在25 ℃时测得芦丁和氯霉素与β-CD的包合常数分别为98.5和1204 L/mol。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包合常数,求得包合反应的系列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β-CD与两种药物的包合反应焓熵互补现象明显。采用MM2力场对β-CD与两种药物分子的包合物的稳定构型进行了分子力学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