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化学   182篇
综合类   4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5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利用硼酸功能化的磁性碳纳米管作为反应基质, 采用一种简便、 绿色的硼酸亲和表面定向印迹法制备了槲皮素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 并将其应用于银杏叶提取物中槲皮素的特异性识别. 透射电子显微镜、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X射线衍射及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结果表明, 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形貌和晶型结构. 吸附实验结果表明, 该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槲皮素具有较好的吸附容量(4.57 μg/mg)、 良好的印迹效果(IF=8.44)和再生能力. 对实际中药样品银杏叶提取物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 所建立的方法能达到预期的槲皮素检测效果, 可作为中药有效成分槲皮素的特异性识别工具.  相似文献   
82.
以柠檬酸和乙二胺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表面富含羧基的荧光碳点(CDs),经酰胺化偶联反应将苯并噻嗪衍生物(BT)修饰到CDs表面制得探针CDs-BT.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对CDs-BT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快速、选择性检测槲皮素(QCT).通过中心复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法评估并优化了检测过程中的操作参数,结果表明,在最佳操作条件下,对QCT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22 μmol/L,检出限为0.717 μmol/L.研究表明,QCT对CDs-BT的荧光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CDs-BT可用于银杏叶茶中QCT的检测,回收率为97.4%~101.6%.  相似文献   
83.
张申  郭玉玉 《应用化学》2020,37(9):1069-1075
作为检测槲皮素的有效途径,在荧光法中如何通过简单的方法合成性能优良的荧光探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保护剂,抗坏血酸为还原剂,化学还原法合成PVP保护的分散性好、稳定性高、强荧光的铜纳米团簇(PVP-Cu NCs)。 样品表现出良好的水溶性,光稳定性和强离子稳定性。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子荧光光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对铜纳米团簇的光学性质和结构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该铜纳米团簇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366和429 nm,平均粒径大小为2 nm。 基于槲皮素对该铜纳米团簇的猝灭作用,构建了一种可用于检测槲皮素的荧光传感器。 该传感体系检测槲皮素的线性范围为0.1~0.9 μmol/L和15~60 μmol/L,检测限为0.053 μmol/L(S/N=3)。 该传感器对槲皮素的检测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可用于实际样品中槲皮素的检测。  相似文献   
84.
制备了一种新颖的可对槲皮素分子进行选择性测定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修饰电极.在碳纳米管(CNT)独特的结构和力学性能作用下,以吡咯(Py)为功能单体,槲皮素为模板分子,电聚合方法制备了槲皮素的分子印迹聚合物膜修饰电极(PPy/CNT/GCEMIP).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法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界面性质,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  相似文献   
85.
李鸣芳  王兵 《化学学报》2012,70(7):921-928
槲皮素-钴(Ⅱ)的配合物为模板分子,在强极性甲醇溶剂中分别采用低温光引发和高温热引发聚合制备槲皮素-钴(Ⅱ)配位印迹聚合物.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确定了槲皮素与钴(Ⅱ)形成配合物的最佳配位比.根据印迹聚合物的平衡结合量优化功能单体丙烯酰胺用量.利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和平衡结合实验,考察不同引发方式对聚合物的结构、微观形貌及结合性能的影响.进一步通过特异吸附容量和印迹指数确定,低温光引发聚合更适于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同时研究了不同阳、阴离子对印迹聚合物选择识别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引发的金属配位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印迹指数可达3.919.  相似文献   
86.
周小红  徐飞龙  陈建 《应用数学》2013,35(7):542-546
目的研究吉西他滨联合槲皮素抑制胰腺癌细胞Panc-1增殖,促进其凋亡的效果.方法设立槲皮素(终浓度为50μM)、吉西他滨(50μg/ml)、吉西他滨联合槲皮素和对照组4组,MTS法检测药物对Panc-1细胞凋亡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联合药物处理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最后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凋亡相关基因BCL-2家族蛋白的相对表达.结果吉西他滨联合槲皮素后,对胰腺癌促凋亡效果增强,同时改变细胞周期,使其S期减少,BCL-2家族促凋亡基因表达上调.结论槲皮素能够显著增强吉西他滨抑制胰腺癌恶性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A new hybrid organic-inorganic monolithic cartridge was synthesized and used as the selective sorbent for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quercetin and myricetin from Chamaecyparis obtusa via a solid-phase extraction method.The morphology of the monolithic material was examined by field emiss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a Brunauer-Emmett-Teller(BET) test.The ad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obtained material for quercetin and myricetin was investigated by fitting the adsorption data to four different adsorption equations,of which the LangmuirFreundlich isotherm was selected as the most suitable model.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s,good calibration curves were observed at nine concentrations ranged from 0.5 μg/mL to 100.0 μg/mL of quercetin and myricetin.The extraction recovery ranged from 74.5% to 84.6% and the inter-and intra-day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were <6%.This type of hybrid monolith has potential for the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bioactive compounds from natural plant extracts.  相似文献   
88.
高效液相色谱槲皮素键合硅胶固定相分离极性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槲皮素是一种植物体中含量丰富、价格较便宜的黄酮类化合物,本研究以γ-[(2,3)-环氧丙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偶联剂,将其化学键合到硅胶上,得到一种含天然配体的槲皮素键合硅胶固定相(QUSP)。 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元素分析及固体核磁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测得硅胶表面槲皮素的键合量为0.139 mmol/g。 采用不同结构的溶质作探针,在评价固定相反相液相色谱疏水作用性能的基础上,侧重研究新固定相对极性芳香族化合物的分离能力,探讨了新固定相的色谱分离机理。 研究表明,仅采用甲醇或乙腈-水简单流动相,无需用缓冲液精确控制pH值,QUSP就能分别实现吡啶类、芳胺类、苯酚类、苯甲酸类和黄酮类等极性化合物的快速基线分离。 QUSP键合的槲皮素除含疏水性的C6-C3-C6骨架外,黄酮环还能为溶质提供氢键、偶极、π-π、电荷转移等多种作用位点,各种协同作用有利于提高色谱分离选择性,尤其对极性的可离子化的酸性和碱性化合物。  相似文献   
89.
等吸收紫外光度法同时测定槐米中的芦丁和槲皮素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等吸收紫外光度法同时测定了槐米提取物中的芦丁和槲皮素。实验表明 ,槲皮素在波长 2 4 7nm和2 6 6 nm处有相同的吸收 ,芦丁在波长 340 nm和 370 nm处有相同的吸收。芦丁和槲皮素在 4 .32—4 8.6 5 μg/m L的浓度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本法测定槐米提取物中的芦丁和槲皮素 ,含量分别达到80 .6 0 %和 9.4 9% ;相对标准偏差为 1.6 1%和 1.5 3%。  相似文献   
90.
微波加热对以槲皮素为甙元的黄酮甙的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醇为溶剂.分别采取微波和回流加热萃取法从番石榴叶中萃取槲皮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的萃取收率。对回流萃取液进行微波加热.槲皮素收率随微波加热温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分别测定了温度为100、110、120℃的微波萃取动力学曲线以及60、70和78℃的回流加热萃取动力学曲线,计算结果显示,微波萃取和回流加热萃取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微波萃取槲皮素的活化能是回流加热萃取活化能的2倍多.平均表观速率常数是回流加热萃取的125倍。计算得到的活化能数据和实验结果均显示微波加热产生的高温可导致以槲皮素为甙元的黄酮甙发生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