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54篇
化学   2448篇
晶体学   28篇
综合类   48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22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48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7 毫秒
81.
配体形状对多吡啶铜(Ⅱ)配合物与DNA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合成了一系列含有平面配体的Cu(Ⅱ)多吡啶配合物[Cu(IP)2]2+、[Cu(PIP)2]2+、[Cu(DPPZ)2]2+和[Cu(HPIP)2]2+,用吸收光谱、CD光谱和粘度等方法研究了这些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作用。结果表明配体上的取代基及配体的平面性对这些四面体配合物与DNA的结合强弱产生一定的影响。[Cu(DPPZ)2]2+与DNA的结合较强,而[Cu(HPIP)2]2+与DNA的结合较弱。CD光谱显示配合物[Cu(DPPZ)2]2+、[Cu(PIP)2]2+和[Cu(HPIP)2]2+的加入会导致DNA的CD光谱减弱。而[Cu(IP)2]2+的加入则会使DNA的CD光谱增强。同时,[Cu(IP)2]2+与DNA结合后,还会引起一定程度的DNA构型转换,即DNA从B型转换成Z型。  相似文献   
82.
1 INTRODUCTION The pyridyl-phosphine ligands have been widely used for many years to synthesize hetero- or homo-nuclear metal complexes[1], as electronic d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hard (N) and soft (P) donor atoms dictates their unique reactivities and coordination mode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pyridylphosphines studied to date is (2-C5H4N)PPh2 which displays numerous ligating modes ranging from P-coordination and P,N-chelation to the more common P,N-bridging of two metal …  相似文献   
83.
以静电吸附法使Mg2+修饰于玻碳电极(GCE)上电聚合的2,6-吡啶二甲酸膜(PDC)上, 制得的Mg/PDC/GCE电极, 成为DNA固定及杂交的良好平台. 应用微分脉冲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谱对DNA的固定和杂交进行表征. 以电化学阻抗谱免标记法检测目标DNA比以亚甲基蓝为指示剂的微分脉冲伏安法有更高的灵敏度. 固定于电极表面的DNA探针与互补单链DNA杂交后使电负性的[Fe(CN)6]3-/4-的表面电子传递电阻值显著增大, 以此作为检测信号可以高灵敏度地测定目标DNA. 电化学阻抗谱检测转基因植物外源PAT基因片段, 线性范围为1.0×10-9 ~ 1.0×10-5 mol/L, 检测限为3.4×10-10 mol/L.  相似文献   
84.
提出了一种简单快速预富集水中痕量钼(Ⅵ)的新方法,方法的机理在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与钼(Ⅵ)螯合后被活性炭中附,然后用NaOH解吸下来,再用水杨基荧光酮与钼(Ⅵ)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钼(Ⅵ)的含量;详细研究了影响Mo-PAR螯合物定量吸附于活性炭上的各种参数,找出了最佳吸附-解吸条件,包括吸附酸度、PAR用量、吸附时间、解吸酸度等;该法的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快速,干扰小,避免了常规方法中用浓硝酸消化活性炭费时和污染大的解吸方法,该法已用于测定水中痕量钼(Ⅵ),加标回收率达到94%-97%。  相似文献   
85.
苯乙烯基吡啶类化合物几何结构与光谱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分别在B3LYP/6-31G*, 6-31G**, 6-31+G*水平上对苯乙烯基吡啶类化合物进行计算研究. 通过在相同水平下的振动频率分析发现苯乙烯基吡啶类化合物具有C1对称性, 酯基的碳氧原子与苯环形成不同的离域大π键, 空间位阻和共轭效应使得两苯环处于两个不同平面, 二面角在60°与62°之间. 使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方法计算第一激发态的电子垂直跃迁能, 得到最大吸收波长λmax. 计算结果表明末端烷基链的长度对该类化合物的几何结构与振动光谱、电子光谱无影响.  相似文献   
86.
探讨了新显色剂 1-羟基-2-(5-NO2-2-吡啶偶氮)-8-氨基-3,6-萘二磺酸(简称5-NO2-PAH)与铜离子显色的适宜条件及其共存离子的影响,建立了 5-NO2-PAH测定铜的新显色反应体系.在 pH 7.0~10.0 范围内,铜与试剂形成稳定的 1∶2 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 653 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Cu=4.68×104 L·mol-1·cm-1,铜的浓度在 0 μg/10 mL~14 μg/10 mL 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方法已用于合金中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87.
以2,4,6-吡啶三甲酸(H3ptc)和六水合高氯酸镍为原料用水热方法合成了三维超分子配合物[Ni(H2O)6]1.5.[Ni(ptc)(Hptc)].(H2O)4,并经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其单晶结构.该晶体属三斜晶系,P墿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3058(16)nm,b=1.11852(17)nm,c=1.4689(2)nm,α=74.725(2)°,β=77.777(2)°,γ=64.734(2)°,V=1.4675(4)nm3,Mr=798.20,Z=2,ρ=1.806g/cm3,F(000)=822,μ=1.701mm-1,R1=0.0373,wR2=0.0993.结果表明,在组成该超分子体系的基本结构单元[Ni(ptc)(Hptc)]3-和[Ni(H2O)6]2+中,Ni(Ⅱ)离子均处于变形八面体配位环境中.配合物单元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形成了无限延伸的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88.
合成了五个2,6-二乙酰吡啶缩肼基硫代甲酸酯双希夫碱合铜(Ⅱ)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磁化率、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和Cu3L22X2(X=Cl-、SCN-)的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五个Cu(Ⅱ)配合物均为三核配合物,在Cu3L22(SCN)2中存在Cu(Ⅱ)间的自旋-交换作用。  相似文献   
89.
刘漪  石德清  王慧利 《有机化学》2007,27(3):409-413
通过2-氯-5-氯甲基吡啶与亚磷酸酯的Michaelis-Becker反应合成得到10个新型含吡啶基的不对称膦酸酯衍生物, 并对环状亚磷酸酯与2-氯-5-氯甲基吡啶反应的立体化学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不对称环状亚磷酸酯的电子效应和立体效应对反应的立体化学有着重要影响. 初步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该类化合物不具有杀虫活性, 但显现出较好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90.
目前,不对称合成光学活性化合物取得了较大进展,不对称合成α-氨基酸、β-氨基醇、α-取代苄胺的报道很多。但是,不对称合成生物碱类物质——α-取代氨甲基吡啶类化合物还未见文献报道,而此类化合物有潜在的应用前景。为此,我们以( )-樟脑为手性试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