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化学   55篇
力学   1篇
数学   1篇
物理学   3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施德恒  刘新建 《光子学报》1994,23(4):366-371
本文报道了在390~371nm内利用平行板电极装置和飞行时间质谱仪相结合的方法对四甲基硅进行MPI光谱及TOF质谱研究的实验结果,并据此讨论了该分子可能的MPI机理。  相似文献   
32.
通过20400~21800 cm-1的激光诱导荧光激发谱,重新研究了CuCl的BXCX带系,洪特情形(a)的转动分析揭示出明显的单重态到单重态的跃迁特征. 测量的寿命(分别为4.670和4.667 μs)对于纯的单重态明显太长, 表明CuCl的B态和C态应该位于单重态(1П和1+)和三重态(3П0,1,2)的混合区,光谱所观测到的这两个激发态可能是被临近三重态严重微扰的单重态.  相似文献   
33.
本文报道用四倍频YAG激光(266nm)光解CHBr_3产生电子激发态CH(A,B)自由基和测量自发辐射CH(A,B→X)的时间分辨信号的方法测定了室温(290K)下 CH(A,B)被醇类分子(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戊醇和叔戊醇)猝灭的速率常数,实验测定的CH(A)和 CH(B)猝灭速率常数K_q~A和K_q~B(单位为10~(-10)cm~3·molecule~(-1)·s~(-1))值如下(误差为线性拟合的标准偏差):此外,还从碰撞配合物模型出发,就醇分子中OH基对猝灭速率常数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4.
铁和铈共掺杂二氧化钛中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了铁和铈对TiO2的共掺杂.当利用溶胶-凝胶法进行单独掺杂时,铁离子可以进入锐钛矿TiO2骨架,但铈离子却不能进入TiO2骨架;当铁和铈共掺杂时,铁离子和铈离子可以同时进入TiO2骨架.铁-铈共掺杂的TiO2表面羟基浓度要远高于单独掺杂或者纯的TiO2.第一次观察到过渡金属离子共掺杂进入TiO2骨架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5.
本文报道用四倍频YAG激光(266nm)光解CHBr3产生电子激发态CH(A,B)自由基和测量自发辐射CH(A,B→X)的时间分辨信号的方法测定了室温(290K)下CH(A,B)被醇类分子(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戊醇和叔戊醇)猝灭的速率常数, 实验测定的CH(A)和CH(B)猝灭速率常数k~q^A和k~q^B(单位为10^-^1^0cm^3.molecule^-^1.s^-^1)值如下(误差为线性拟合的标准偏差):此外, 还从碰撞配合物模型出发, 就醇分子中OH基对猝灭速率常数的影响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6.
CH自由基多光子电离新观测到3个ndRydberg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CH自由基在星际空间、燃烧过程和有机化学反应中大量存在,而且CH自由基是量子化学计算中的模型分子,是人们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几十年来,人们对它进行了大量研究.Herzberg等t‘’利用闪光光解研究了CH自由基紫外及真空紫外区域的发射谱,除了标识一些价键态外,还观察到了一些Rydberg态的发射.此后,Chupka等[’-‘]通过光解乙烯酮产生CH自由基,利用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光谱和光电子谱研究了CH在50000-75000cm-‘范围的价键态和Rydberg态.最近,理论计算表明l’I,CH的Rydberg态受排斥态的作用而发生预离解,但预离…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四苯基卟啉金属配合物(MTPP,M=Ag,Mg,Cu,Pd)在AgI胶体上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结果显示MgTPP与基底发生金属交换生成AgTPP,而在PdTPP和CuTPP上则未发现金属交换。除卟啉环的振动外,一些苯环振动带也被显著增强。在1400~1600cm-1范围,PdTPP和CuTPP的SERS与AgTPP有很大差别,可能反映了吸附分子在次甲基桥碳原子Cm附近立体构型的差异。  相似文献   
38.
四— (对—磺酸基 )苯基卟啉 ( TSPP4-)作为超灵敏显色剂和电极修饰材料在光谱分析和电化学分析中有重要应用。它在酸性条件下以质子化二酸 H2 4TSPP4-的形式存在。七十年代 ,Paster-nack等人曾发现 H2 4TSPP4-的电子吸收谱随溶液 p H的改变产生复杂的变化 ,并推测与H2 4TSPP4-的分子缔合有关 [1] 。近年来 ,H2 4TSPP4-的分子缔合及其光谱性质重新引起人们的兴趣。基于光谱实验结果 [2 -6] ,一些作者认为 TSPP在强酸性条件下形成准一维的有序结构 ,类似于菁染料的 J-聚集体 ( Jelley- Scheibe聚集体 ) [3— 5 ] 。目前对 …  相似文献   
39.
在气束条件下,利用483.2 nm的激光(3+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REMPI)CS2分子以产生CS2+离子源,用另一束可调谐激光在424~482 nm内,通过对CS2+( 2 Πg)(1+1)双光子共振解离产生的碎片离子激发谱的探测,来获取CS2+ 的光解离动力学信息.光解离碎片S+的激发谱 (PHOFEX)可归属为CS2+ ( 2 Πu,3/2 (v′=0~4, v′=v1′+ (1/2)v2′) ← 2 Πg,3/2 (0,0,0))和 ( 2 Πu,1/2(v′=0~4)← 2 Πg,1/2(0,0,0))的跃迁.对CS2+光解离动力学的研究表明,其产生S+的通道为:(i)CS2+吸收一个光子从基态 2 Πg共振激发至 2 Πu态,(ii)已布居的 2 Πu态的振动能级和 2 Πg态的高振动能级产生耦合, (iii)吸收第二个光子从上述耦合的振动能级进一步激发至 2 Σu +态,再通过 2 Σu +态与4Σ- 态间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经由4Σ- 排斥态解离产生S++CS.  相似文献   
40.
用共振拉曼光谱和UV-Vis吸收光谱考察了离子强度对四-(对-磺酸基)苯基卟啉二酸(H4^2+TSPP)聚集体形成的影响,实验表明加入少量的NaClO4有助于聚集体的形成,而NaClO4的浓度过高则倾向于形成单体。NaClO4的加入不改变聚集体中分子的才排列方式,但高浓度的NaClO4可能在聚集体中引入某种缺陷,使激发态发生局域化。我们还得到了具有宏观尺寸的纤维状H4^2+TSPP沉淀,并研究了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