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96篇
化学   207篇
晶体学   7篇
力学   36篇
综合类   8篇
数学   149篇
物理学   167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7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文给出了帐篷映射产生的迭代序列Cesaro平均收敛的条件.研究了它与实数二进展式度量性质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非晶硅薄膜的低温快速晶化及其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镀铝的廉价玻璃衬底上高速沉积的非晶硅薄膜在不同的温度下退火10min.退火温度为500℃时,薄膜表面形成了硅铝的混合相,非晶硅薄膜开始呈现了晶化现象 退火温度为550℃时,大部分(约80%)的非晶硅晶化为多晶硅,平均晶粒尺寸为500nm 退火温度为600℃时,几乎所有的非晶硅都转化为多晶硅,其平均晶粒尺寸约为15μm.  相似文献   
3.
余云鹏  林舜辉  黄翀  林璇英 《物理实验》2004,24(5):37-39,41
在考虑基片与空气界面反射率以及基片吸收不能忽略的情况下,对常见的基片上薄膜的光强透过率公式进行了修正,导出了该情况下的透过率公式.以非晶硅薄膜为研究对象,采用模拟计算说明基片光学特性对薄膜光强透过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闭曲面上奇点孤立的C0流有伪轨跟踪性质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利用η-Carleson测度给出了单位球上不同Privalov以及不同加权Bergman-Privalov空间之间的复合算子是度量有界或度量紧的充要条件,并给出了一些函数理论方面的刻画.  相似文献   
6.
在虚拟仪器平台上演示负载与功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ab VIEW又称实验室虚拟仪器工程平台,是美国NI公司推出的一种基于G语言的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工具,用Lab VIEW设计的虚拟仪器可脱离Lab VIEW开发环境,最终用户看见的是和实际的硬件仪器相似的操作面板.  相似文献   
7.
红磷增效Al(OH)3/Mg(OH)2阻燃的聚丙烯结晶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宽角X-射线衍射、差热分析、偏光显微镜对红磷增效Al(OH)a和Mg(OH)2混合填充的阻燃聚丙烯体系的结晶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体系中不仅出现a型而且还出现β型聚丙烯晶体。β型晶体可能是由于Al(OH)a和Mg(OH)a协同诱发而生成的。  相似文献   
8.
多硫二硫醇烯配合物[Ni(C5S9)2]电磁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硫 1 ,2 二硫醇烯能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具有特殊平面共轭结构的稳定配合物 ,是构成有机导体或超导体的基本“砖块”[1,2 ]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研究表明 ,分子之间通过S…S原子p轨道的重叠而存在的超分子相互作用是配合物具有高导电性的一个重要特征[3 ] 。增加分子间超分子相互作用的一个有效方法是增加配体上硫原子的个数。我们以C6S10 (图 1 )为中间体得到C5S2 -9(图2 ) ,与Ni2 + 离子配位后在四种不同阳离子作用下生成 (Cat)2 [Ni(C5S9)2 ]型二价阴离子配合物。当这些配合物用I2 氧化时都生成了中性配位化合物 [Ni…  相似文献   
9.
机械球磨与反应烧结合成Sr2CeO4发光体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Sr2CeO4 phosphor was synthesized by mechanical milling and reactive sintering in this work. The solid state reaction of SrCO3and CeO2 (2∶1) started at about 850 ℃ and completed at 1 000 ℃ for about 4 h. Two types of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r2CeO4 were proposed. When the starting powder mixture was fired above 1 000 ℃, the unstable intermediate phase SrCeO3was developed, which then reacted with SrCO3to form the final product Sr2CeO4, however, SrCO3and CeO2 converted directly to Sr2CeO4 at a lower temperature. The XRD results showed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Sr2CeO4 was orthorhombic. The emission spectra displayed a broad band with maximum at about 465 nm. The mechanical milling of starting power mixture and the sintering temperature had no effect on this emission spectra.  相似文献   
10.
在毛细管电泳中,采用β-环糊精(β-CD)及其衍生物为手性选择剂对扑尔敏、异丙嗪、二氧异丙嗪和氧氟沙星对映体进行了分离。优化了分离条件;讨论了环糊精空腔边缘与溶.质分子作用的基团的种类和分离效果的联系,通过计算手性分离的热力学常数比较了不同手性选择剂对扑尔敏对映体的分离能力。最后,讨论了乙腈在手性分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