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5篇
化学   190篇
综合类   11篇
物理学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new solid complexes [LnL2(NO3)2]NO3 (L=C18H23NO2, N-2-hydroxy-3-methoxy-benzaldehyde-1-aminoadamanantane, Ln=La, Ce, Pr, Nd,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Y) of rare earth nitrates with Schiff base derived from o-vanillin and adamantaneamine have been synthesized in non-aqueous system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molar conductance, infrared spectra, 1H NMR spectra, thermal analysis. The coordination modes of the bonding in these complexes were discussed and the possible structure were proposed. Every central Ln(Ⅲ) ion in the complexes coordinates with both two Schiff base ligands via four oxygen atoms of the phenol hydroxy groups and methoxy groups and two nitrates via their four oxygen atoms. Their coordination numbers are eight. In addition,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the Schiff base ligand and the complexes were studied.  相似文献   
92.
铬天青S-Cu(Ⅱ)配合物探针吸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 5.0 B-R缓冲介质中,蛋白质与铬天青S-Cu(Ⅱ)配合物发生结合反应形成超分子复合物,使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红移了30 nm,由此提出了普通光度法测定蛋白质(BSA)的新方法。最佳条件下,该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0 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6.13×105L.mol-1.cm-1,蛋白质(BSA)量在10-60μg/mL范围内遵循比耳定律。方法可直接用于蛋清中蛋白质的测定,回收率为100%-105%。  相似文献   
93.
以氧化镉,邻菲咯啉(phen)和3-羟基-1-金刚烷甲酸(C10H15(OH)COOH)为原料,水热合成配合物[Cd(C10H15(OH)COO)2(phen)2]·C10H15(OH)COOH·5H2O。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 NMR核磁共振、热重分析以及单晶衍射等手段进行表征,测定了它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测定了配合物的热分解情况,并用TG-DTG方法研究了热分解动力学机理。  相似文献   
94.
张磊  刘金庭 《合成化学》2011,19(6):727-729,733
利用二茂铁基溴化镁(FcMgBr)与(μ-S2)Fe2(CO)6和MeI的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含二茂铁基[FeFe]氢化酶活性中心模型化合物——(μ-FeS) (μ-SMe) Fe2 (CO)6(1),其结构经1H NMR,I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1属于斜方晶系,Pna2(1)空间群,晶胞参数a= 12....  相似文献   
95.
96.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贵金属原子(Au、Pd、Pt和Rh)在CeO2( 111)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Au吸附在氧顶位最稳定,Pd、Pt倾向吸附于氧桥位,而Rh在洞位最稳定.当金属原子吸附在氧顶位时,吸附强度依次为Pt >Rh> Pd>Au.Pd、Pt与Rh吸附后在Ce 4 f、O2p电子峰间出现掺杂峰;Au未出现掺杂电子峰,其d电子峰与表面O2p峰在-4 -1 eV重叠.态密度分析表明,Au吸附在氧顶位、Pd与Pt吸附在桥位、Rh吸附在洞位时,金属与CeO2(111)表面氧原子作用较强,这与Bader电荷分析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7.
以3-羟基-1-金刚烷甲酸(Hhata=C11H16O3),邻菲啰啉(phen)和稀土硝酸盐为原料,合成了7个轻稀土配合物(1)~(7)[RE2(hata)6(phen)2].4H2O(RE=La(1),Ce(2),Pr(3),Nd(4),Sm(5),Eu(6),Gd(7))。其中(1)为单晶样,其余6个样为粉末样;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摩尔电导、热重分析等手段表征了配合物;用单晶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1)的晶体结构,该配合物[La2(hata)6(phen)2].4H2O(C90H114La2N4O2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a=1.33979(13)nm,b=2.6395(2)nm,c=1.31321(14)nm,β=112.174(4)°,V=4.3005(7)nm3,Z=2,Mr=1881.67,F(000)=1944.0,Dc=1.453 g.cm-3,μ(Mo Kα)=1.056 mm-1。结果表明:两个镧原子与两个邻菲啰啉中的4个氮原子和6个3-羟基-1-金刚烷甲酸根中的羧基氧原子配位,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9。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法测试了7个配合物对EB-DNA复合体系的荧光猝灭效应,实验结果显示配合物均与DNA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插入作用。  相似文献   
98.
基于纳米粒子的比色检测由于其简单性、多样性而备受关注。在该体系中,目标分析物直接或间接诱发纳米粒子的聚集和分散,从而可通过溶胶的颜色改变实现分析检测。该综述介绍了纳米粒子分散及聚集过程的物理现象,简单讨论了纳米粒子间的作用力,对两种作用机制(粒子间交联和非粒子间交联来调节纳米粒子的分散和聚集)进行了介绍。并对纳米粒子在重金属离子检测、生物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及方法的分析特性进行了概述,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以硫酸钻、邻菲咯啉(phen)和3-羟基-1-金刚烷甲酸(HOC10H14COOH)为原料,合成了配合物[Co(HOG10H14COO)2(H2O)(phen)]·H2O;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配合物C34H42N2O8Co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C2/c,a=2.69798(7)nm,b=1.14319(3)nm,c=2.29092(6)nm,β=120.498(1)°,V665.63,F(000)=2808,Dc=1.452g·cm^-3,μ(Mo-Kα)=0.765mm^-1;R1=0.0805,wR2=0.2209,其通过氢键和π-π堆积作用相结合,形成稳定的二维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00.
合成了2-苯基-4-硒唑甲酸配体(HL)和相应的6个过渡金属配合物[ML2(H2O)2](M=Co,Ni,Cu,Cd)1~4,[ZnL2](5),[CuL2(py)2](6).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表征手段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3和6的结构;用溴化乙锭荧光探针初步研究了它们与DNA作用的强度和模式;考察了配体和配合物对大肠埃氏杆菌(E.coliJM109)、大肠杆菌(E.coli,DH5α)、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鲍曼不动杆菌(baumanii)、草绿色链球菌(S.viridans)6种细菌的抗菌活性及对正常细胞293T和肿瘤细胞RAW264.72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