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88篇
化学   104篇
晶体学   18篇
力学   1篇
综合类   1篇
物理学   9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多孔硅/多孔氧化铝与PVK复合光致发光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旋涂法实现了多孔硅、多孔氧化铝与聚乙烯咔唑(PVK)的复合,研究了多孔硅/PVK、多孔氧化铝/PVK复合体系的光致发光性能。PL谱的测试发现,多孔硅/PVK复合体系的PL谱同时具有多孔硅和PVK的发射峰。此外,在485nm的位置出现了一个新峰,讨论了这个峰的来源。而多孔氧化铝与PVK复合后,没有产生新的峰。但多孔氧化铝与PVK复合后,由于多孔氧化铝纳米孔的纳米限制效应使PVK的发光峰出现大幅度蓝移。从多孔硅与多孔氧化铝发光机制的不同出发,讨论了多孔硅、多孔氧化铝与PVK复合后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32.
分等级球状TiO2纳米结构的合成、表征和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TiCl3作为钛源,添加聚丙烯酰胺(PAM)和尿素,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分等级球状TiO2纳米结构。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Raman光谱、氮气吸附-脱附分析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对产物的形貌、晶相组成、孔结构和紫外-可见光谱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的直径为400~600nm的球状TiO2纳米结构由粒径为20~40nm的纳米粒子组装而成。PAM和尿素对分等级球状TiO2纳米结构的形貌和晶相组成有着重要影响。对紫外光照射下分等级球状TiO2纳米结构在甲基橙降解中的光催化活性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3.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3-BrC3H6NH3)2CuBr4薄膜的聚集态形貌和良好的微观有序性特征, 霍尔迁移率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为p型半导体, 空穴迁移率为0.0025 cm2•V-1•s-1. 利用其在紫外-可见光谱范围内与C60薄膜具有良好的光吸收互补性, 制备并研究了(3-BrC3H6NH3)2CuBr4/C60层状异质结结构中的暗态传输和光伏性能. 对不同退火温度下杂化钙钛矿薄膜的聚集态特性和器件性能之间的联系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在低温退火条件下, 由于钙钛矿结构材料中有机组分排列更加有序, 器件显示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4.
采用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X射线能谱(EDS)等分析手段表征了高温固相法合成的Na0.66Mn0.675Ni0.1625Co0.1625O2钠离子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该材料为结晶性良好的P2型钠离子层状氧化物(P63/mmc)。原子尺度的结构与成分分析显示材料表面存在宽度约为1-2 nm的表面重构层,重构区域内存在大量晶格畸变与反位缺陷,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成分偏析——表面富钴(Co)、缺镍(Ni)。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表面重构区域在时效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退化”,即初始表面重构层宽度会进一步扩展至5-10 nm,部分区域钠离子耗尽,由层状结构转变为尖晶石(Spinel,Fd3m)与岩盐相(rocksalt,Fm3m)共存的结构。  相似文献   
35.
孔宇晗  王蓉  徐明生 《物理学报》2022,(12):481-486
在众多二维材料中,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光电特性深受广大研究者喜爱.近年来,由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材料与有机半导体结合构建的范德瓦耳斯异质结受到极大的关注.这种异质结可以利用两者的优势对光电特性等性能进行调控,为许多基础物理和功能器件的构建提供了研究思路.本文构建了酞菁铜/二硫化钼(CuPc/MoS2)范德瓦耳斯异质结,并对其荧光特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与单层MoS2相比较发现,引入有机半导体CuPc后,异质结当中发生了明显的荧光淬灭现象.通过荧光分析,该现象可以用引入CuPc后异质结中负三激子与中性激子之比增加来解释.此外,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分析发现,引入CuPc会在MoS2的禁带中引入中间带隙态,使得CuPc与MoS2之间产生非辐射复合,这同样会导致荧光淬灭的发生.CuPc/MoS2异质结的荧光淬灭现象可以为同类型范德瓦耳斯异质结的光电特性调控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36.
使用自制的钴催化裂解碳氢气法制备多壁纳米碳管,并对其进行退火、掺杂等一系列预处理,然后使用高压高纯氢源,在中压(12 MPa)和室温条件下,进行钾掺杂多壁纳米碳管的储氢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预处理对纳米碳管的储氢性能有很大影响.实验条件下,经过氮气退火,并在1.0 mol/L硝酸钾溶液中掺杂的多壁纳米碳管吸氢量最大(H/C质量分数为3.2%).上述样品在室温下的放氢量一般不超过其吸氢量的50.8%.  相似文献   
37.
电子墨水微胶囊及电泳显示原型器件的制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TiO2 particles coated with polystyrene which were prepared via in situ polymerization and oil green dye were dispersed in tetrachloroethylene and xylene, the mixture came to be electrophoretic ink and was encapsulated in to microcapsules by complex coacervation from gelatin and a hydrolyzed copolymer of styrene and maleic anhydride(SMA).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membranes of the microcapsules were formed from nano sized coacervate droplets resulting from gelation and hydrolyzed SMA, which leads to a compact membrane structure. Microcapsules were characterized in terms of microstructure, morphologies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prototype was prepared by coating electrophoretic ink microcapsules slurry on ITO glass with nearly single layer and sealed by UV curable adhesires. The characters “Zheda” in Chinese was firstly displayed at a low volt 9 V D. C..  相似文献   
38.
CVD法制备纳米碳管的催化剂多是以Al2O3、SiO2或MgO作载体,Fe、 Ni或Co等过渡族金属为活性组分[1-3].  相似文献   
39.
用多重散射团簇方法对低温下凝聚态SiH-4进行了Si的1 s NEXAFS理论研究,对不同的模型研究表明,此时凝聚相SiH-4形成链状结构.  相似文献   
40.
研磨作为4H碳化硅(4H-SiC)晶片加工的重要工序之一,对4H-SiC衬底晶圆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了金刚石磨料形貌和分散介质对4H-SiC晶片研磨过程中材料去除速率和面型参数的影响,基于研磨过程中金刚石磨料与4H-SiC晶片表面的接触情况,推导出简易的晶片材料去除速率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磨料形貌显著影响4H-SiC晶片的材料去除速率,材料去除速率越高,晶片的总厚度变化(TTV)越小。由于4H-SiC中C面和Si面的各向异性,4H-SiC晶片研磨过程中C面的材料去除速率高于Si面。在分散介质的影响方面:水基体系研磨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较高,磨料分散均匀,水的高导热系数有利于控制研磨过程中的盘面温度;乙二醇体系研磨液的Zeta电位绝对值小,磨料易发生团聚,增大研磨过程的磨料切入深度,晶片的材料去除速率提高,晶片最大划痕深度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