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16篇
化学   749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7篇
数学   4篇
物理学   7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以Ag/SiO2作为苯胺和乙二醇一步合成吲哚的催化剂,首次研究了还原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前体在150℃以下用氢气含量不超过50%(mol)的氢-氮混合气原位还原其活性和选择性较高.  相似文献   
32.
胺型键合反相固定相的制备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将一种新型硅烷偶联剂--β-(3,4-环氧环已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β-ECTS)与辛胺反应,然后再键合到硅胶上,得到了胺型键合固定相,并用元素分析、^13C固体核磁共振、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以甲醇和水为二元流动相,用包括碱性、酸性和中性有机化合物在内的混合物对该固定相进行评价,并考察了该填料的适用pH范围及水解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具有较好的色谱性能,且在pH=2-8之间稳定性能良好,可有效地用于碱性化合物的分析分离。  相似文献   
33.
基于分子参数的药物小肠吸收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100个化合物作为数据集,随机选取其中80个为训练集,其他分子为验证集,并为每个化合物分子计算了30个参数.通过采用五种不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其训练模拟,建立了数学模型,并用验证集检验了所建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发现向后筛选法为最优小肠吸收建模方法.由该法所建模型的统计结果良好(R2>0.80),应用于验证集时也表现出较强预测能力.该模型确定了对小肠吸收影响较大的分子参数,有助于指导进一步的新药筛选和开发.  相似文献   
34.
卟啉超分子化合物在分子器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电子器件已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卟啉类化合物因为光敏性好、性能稳定、易于修饰等优点成为分子器件研究的理想模型化合物。本文着重介绍了它在分子器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5.
吡啶酮系偶氮染料腙体结构中,亚胺基质子能与水分子中的质子发生交换和解离.用核磁双共振实验测定了交换速率(k_A)和活化能(E_0)两者均与染料结构、pH值、温度、溶剂性质和水含量等因素有关.在重氮和偶合组分上的亲电取代基和溶液中的碱都能促进交换反应.本文进一步解释了该系列染料的变色机理和染料具有不同的pH值.  相似文献   
36.
白晨曦  张文珍  何仁 《有机化学》2006,26(12):1700-1703
设计了由1,3-二(2,6-二甲基苯基)-2-四氢咪唑基-苯亚甲基-三苯基膦-二氯合钌(7)和吡啶反应生成无膦型金属钌卡宾化合物1,3-二(2,6-二甲苯基)-2-四氢咪唑基-苯亚甲基-2-吡啶基-二氯合钌(8), 8作为高效催化剂用于丙烯腈和烯丙基苯的交叉交互置换反应. 新化合物7, 8经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和高分辨率质谱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37.
聚合物 /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常规复合材料所没有的结构、形态及更优异的力学、热学、阻燃、阻隔等性能 ,自 1 987由日本丰田公司首次报道了制备尼龙 6 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以来 ,立刻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1~ 17] .目前报道的聚合物 /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主要集中在以树脂为基体 ,例如 ,聚酰胺[1~ 4] 、聚苯乙烯[5~ 8]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9,10 ] 、聚丙烯[11,12 ] 等 .制备以橡胶为基体的橡胶/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较少 ,采用的方法多为通过橡胶大分子插层 ,如熔融插层法[1 3] 、溶液插层法[14 ] 、乳液法[15,16] 等 ,这些方法均存在插层…  相似文献   
38.
烟碱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莺  刘学良  王俊德 《分析化学》2003,31(10):1202-1206
利用分子烙印技术,以烟碱为烙印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合成了对烟碱具有特异性作用的分子烙印聚合物P(Nic);通过平衡吸附实验,评价了其对烟碱的亲和力和选择性。与非烙印聚合物相比,P(Nic)对烟碱表现了很高的亲和力;Scatchard分析表明在P(Nic)中存在对烟碱有不同的亲和力的两类作用位点。通过与氨基吡啶类物质在P(Nic)上的吸附行为比较,表明P(Nic)对烟碱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本工作证明了用P(Nic)作为固相萃取(SPE)材料选择性地从烟草烟雾中提取烟碱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9.
首次将一种新型硅烷偶联剂β-(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β-ECTS)与己二胺反应,然后再键合到硅胶上,最后与辛酰氯反应得到双胺型键合固定相,并用元素分析、^13C固体核磁、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用中性、酸性和碱性有机化合物为探测因子对其进行色谱评价。结果表明:该固定相对含氮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涉及疏水作用和离子排斥双重机理。  相似文献   
40.
丙烯环氧化反应中失活钛硅分子筛的无氧脱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无氧脱附方法对丙烯环氧化中失活的薄层钛硅分子筛(即Spent EPO-4)和环氧丙烷(PO)与丙二醇单甲醚(MME)浸渍的TS-1催化剂(即PO/TS-1和MME/TS-1)进行了研究,脱附产物由气相色谱定性分析,无氧脱附后的催化剂以丙烯环氧化为探针反应进行再生性能评价,同时在无氧条件下考察了TS-1在300℃时催化裂化PO反应.实验结果表明:PO浸渍TS-1可使其活性明显下降,PO在TS-1上不是简单的弱吸附,存在着化学强吸附和自聚.失活催化剂(Spent EPO-4和PO/TS-1)经无氧脱附后,其催化活性可显著恢复.通过对失活催化剂脱附产物的比较,推测了丙烯环氧化反应过程中钛硅分子筛失活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