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39篇
化学   471篇
晶体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物理学   1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蛋白质翻译后脂修饰是指蛋白质在核糖体合成后与疏水脂质分子的共价结合.在已知共价化学修饰中,脂质分子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赋予了蛋白质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并极大地影响蛋白质的膜锚定能力、转运和定位途径、信号转导以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等.多样化的脂质结构和结合方式决定了脂修饰蛋白功能的复杂性,这些脂修饰蛋白与其他已知或未知修饰蛋白一起,在细胞多层次交叉调控信号转导通路中互相影响,协同作用,从而实现对生理活动的精细调控.开展蛋白质翻译后脂修饰结构与功能分析是揭示微生物感染、免疫调节、肿瘤发生发展等机制的重要途径,对发现和筛选疾病标志物以及挖掘新型药物靶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王涛  邹鹏  彭浩  贺红武 《有机化学》2014,(1):215-219
为了研究O-烷基α-(取代苯氧乙酰氧基)烃基膦酸衍生物的结构活性关系,以取代苯氧乙酸为起始原料,经氯化亚砜氯化后得中间体2,然后与不同取代的α-羟基烃基膦酸酯(1)反应制备关键中间体3,再与碘化钠或溴化锂反应,合成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O-烷基α-(取代苯氧乙酰氧基)烃基膦酸盐4.通过1H NMR,IR,MS和元素分析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除草活性或杀菌活性.化合物4a在1.5 kg/ha剂量下对所测单、双子叶植物的抑制率均达到了100%;在50μg/g的剂量下,化合物4h~4m对油菜菌核菌和黄瓜灰霉菌的抑制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3.
纳米酶因其经济、 稳定、 性质可调和可循环利用等诸多优势, 成功地克服了天然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单原子材料的出现使得对纳米酶的研究迈入原子水平, 其较高的原子利用率、 独特的配位环境和较强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为揭示纳米酶构效关系及调控类酶活性提供了可能.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单原子材料类酶催化的研究进展, 重点讨论了单原子材料类酶活性的调控策略和催化机理, 概述了单原子类酶材料在癌症治疗、 抗氧化治疗、 抗菌以及生物传感等方面的应用, 并对单原子类酶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
《大学化学》2021,36(7)
针对当前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存在重讲授轻实验、重验证轻探究、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受抑制等问题,我们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进行探索和实践。改变课前和课中学习方式,课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完成知识传授过程,课中师生研讨完成知识内化过程,将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表达交流等能力。我们发现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在实验操作失败率、实验产物收率、实验报告质量、理论考试成绩等实验课程综合能力上获得提高,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5.
主要介绍了A&M大学(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Mark T. Holtzapple(马克·霍尔特萨普尔)教授在学术领域所作出的的贡献.Mark T. Holtzapple教授因发明了用石灰预处理和细菌发酵等简单技术,把废弃生物质转化成动物饲料、化学试剂和燃料而获得1996年美国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学术奖.他还从事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和空气调节装置等机械效率和能源利用率方面的研究,其中他参与研发的一款发动机的能源利用率是目前市场上普通发动机能源利用率的2~3倍.  相似文献   
36.
利用邻氧乙酸苯甲醛与水杨酰肼合成了五齿配体Schiff碱H2L及其一维链状聚合物[(CuL)DMSO]n。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差热-热重分析及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等表征。在配位聚合物中Cu(Ⅱ)与配体的羰基氧、亚胺基氮、醚氧基氧及羧基氧配位形成一个O2N2平面,进一步被另一个配体的羧基氧桥联而形成一维配位聚合物。选取6种真菌对配体及其Cu(Ⅱ)配合物进行了抗真菌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配体及配合物均表现出了一定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37.
利用吸附法将苏丹红Ⅰ固定在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CNT)表面,制成稳定的固载苏丹红Ⅰ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再利用循环伏安法(CV)、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研究了苏丹红Ⅰ在CNT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2.0的乙醇-B-R缓冲溶液中,苏丹红Ⅰ在-0.16V附近产生一灵敏的还原峰。在优化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溶液中苏丹红Ⅰ峰电流iP与其浓度在8.0×10-7至1.6×10-5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P=2.939+9.963c(×10-6mol/L),R=0.9963。检出限为9.0×10-8mol/L。CNT电极无毒、无污染,灵敏度高,为检测苏丹红Ⅰ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多米诺骨牌反应合成2,2'-二取代双[3-芳基喹唑啉-4(3H)-酮]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应用膦亚胺1与芳基异氰酸酯的氮杂Wittig反应得到碳二亚胺2,接着与二酚在碳酸钾存在下反应,合成了2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双喹唑啉酮衍生物4.所得产物4的结构经IR,1HNMR,MS和元素分析测定,并且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进一步确证了化合物4z的结构.  相似文献   
39.
以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首次开设"化学生物学"课程为切入点,针对2013级应用化学专业和化学生物学英才班开展了课前调查,并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于该课程的认识普遍存在学习动机缺失、学习被动、学习目标单一和评价方式不科学等问题。随后,针对以上现状,提出了引入生动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习惯,以及启发学生批判性的思维模式等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0.
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环境而言,汞离子被认为是毒性最大的金属离子之一.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基于丹磺酰胺染料的荧光探针,并研究了其对金属阳离子的识别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荧光探针在水溶液中,对汞离子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和良好的灵敏度,且不受其它金属阳离子的干扰.该探针对汞离子的检测限可以达到2.1×10-8 mol/L.该探针极低的检测限和良好的水溶性表明其可用于活细胞中检测汞离子.生物成像实验证实该探针具有良好的细胞膜透性和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