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6篇
化学   52篇
物理学   3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本文在Bruker AM-400 NMR谱仪上,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了线形脑啡肽(N-Tyr1-Gly2-Gly3-Phe4-Leu5)在DMSO中的NMR溶液构象。由NMR测试结果,得到了NH化学位移温度梯度系数、扭转角φ、χ'约束和1H-1H NOE距离约束,用目标函数法计算了脑啡肽的溶液构象,分析了优势边链构象。研究结果指明了多肽骨架的柔变性且处于构象平衡中。  相似文献   
52.
Ag担载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采用光化学沉积法合成了Ag/TiO2光催化剂,以苯酚降解反应考察了光催化剂活性随Ag担载量的变化,用TEM观察了Ag在TiO2表面的分布与形貌,以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DRS)分析了不同Ag担载量的光催化剂的光谱特征. 结果表明,适宜担载量的Ag可显著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 TEM观察显示,Ag在TiO2表面形成纳米级团簇结构,随Ag担载量的增加,团簇尺寸增大. DRS分析表明,Ag的担载对TiO2紫外区域的光谱特征没有影响. 根据Ag团簇的能级随其几何尺寸的变化分析了Ag担载量的变化对TiO2光催化活性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53.
分别采用氘代吡啶和三甲基膦为探针分子,利用高分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HZSM-35分子筛与探针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筛的酸性. 结果表明,探针分子氘代吡啶能够进入分子筛的十元环孔道和八元环孔道,但需在300 ℃下长时间吸附才能扩散到八元环开口的孔穴中. 吸附氘代吡啶后的 1H MAS NMR谱和吸附三甲基膦后的 31P MAS NMR谱表明,这两种孔道中均具有两种酸强度不同的B酸位,并且B酸的数量多于L酸的数量.  相似文献   
54.
 分别以Na2WO4和H2WO4为钨源,以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直接合成了W-SBA-15介孔分子筛样品,并用小角XRD,N2吸附,FT-IR,UV-Vis,SEM和XRF等手段对合成的分子筛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只用P123(EO20PO70EO20)为模板剂时,分子筛中钨的含量只是投料量的一半; 而以P123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混合模板剂时,钨能有效地掺杂到SBA-15分子筛中. 当原料中的Si/W摩尔比为40时,W-SBA-15分子筛中的钨物种以高度分散状态存在,且以H2WO4为钨源比以Na2WO4为钨源更易将钨掺杂到SBA-15介孔分子筛中. W-SBA-15分子筛催化剂对环己烯环氧化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5.
本文测定了12个含苯基环戊基磷、亚磷酸、卤素等配体的铂(Ⅱ)络合物的195Pt、31P-NMR谱,考察了溶剂、浓度、温度对195Pt谱的影响,研究了195Pt、31P化学位移、偶合常数与络合物几何构型的关系及对卤素的依赖关系。讨论1,2-丙二胺溶液中络合物31P谱的变化,以及各种含亚磷酸配体的铂络合物195Pt和31P谱的变化。  相似文献   
56.
本文用二维丁谱的折叠方法测定了β-吡啶甲酸乙酯的~(13)C—~3H远程耦合常数,并与它的模拟谱进行比较,二者符合得很好。本文还给出了旨在缩短异核二维J谱实验时间和改进工作的计算机的修改程序,并在FT-80A NMR波谱仪上进行了实验。  相似文献   
57.
本文测定了九个苯并冠醚的13C-NMR和1H-NMR谱,结合元素分析、红外、紫外、质谱等数据,确定了这些冠酸的分子结构。根据NMR谱的谱线位置、裂分情况及取代基诱导效应,归属了全部13C-NMR谱线。并讨论了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对冠醚环上各碳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8.
含N,P的手性配体与金属Ru配位过程的原位变温31P 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手性氮、膦配体是一类新型的多齿配位体,可提供氮和膦两种供电子基团;这些氮、膦供电子基团分别作为软、硬供电子体优先与低氧化态的后过渡金属及亲氧的过渡金属螯合. 这类配体有更多的反应特点,它们可以控制目的产物的配位数及立体化学结构,表现出丰富的配位化学性质. 此外,该类配体在不对称催化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 所以,近年来手性氮、膦配体的合成,配位化学及催化性质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1~5]. 对配体与金属配位过程的深入研究,不仅可对配体的配位化学性质有更深刻的了解,而且可为配合物催化性质及催化机理的研究提供十分有用的信息. 本文用原位变温31P NMR方法对配体L1与RuCl2-(p-(I-Pr)C6H4Me)配合物作用形成配合物M1的配位过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9.
利用自行研制的高压釜和原位高压核磁共振研究了甲烷水合物在具有孔径均一的中孔SBA-15中的形成过程. 结果发现在静止的状态下,甲烷在中孔SBA-15内与水也能生成甲烷水合物,但其形成所需要的诱导时间比在纯水的条件下要短,SBA-15可促进甲烷水合物的形成;原位高压1H和13C NMR研究表明即使甲烷过量,在一定压力下,SBA-15孔道内的水也不能完全形成甲烷水合物.  相似文献   
60.
SAPO-34分子筛晶化过程中硅进入骨架的方式和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 X R D, S E M, I R 和 N M R 等手段考察了 S A P O34 分子 筛的晶化过 程,深入研 究了晶化过程中硅进入 S A P O34 晶格 骨架的方式和机理. 结果表明 ,在 S A P O34 分子筛的整个晶化过程中没有 Al P O34 分 子筛晶相生成. 在 初始 凝 胶的 制备 过 程中, 模板 剂 的添 加和 混 合凝 胶的 老 化处 理对 S A P O34 晶化过程的进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晶化前 期( < 25 h) , 硅原子直接参与晶核的形成和晶粒的长大过程,形成 Si(4 Al) 结构,此阶段基本上 可以排除硅取代磷机理的作用; 晶化后期( > 25 h) ,少量硅以取代方式进入分子 筛骨架形成 Si( n Al)( n = 0 ~4) 多种硅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