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154篇
化学   350篇
晶体学   13篇
力学   52篇
综合类   25篇
数学   89篇
物理学   30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741.
示波极谱法测定微量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氨-氯化铵介质中,Mn(Ⅱ)与邻菲罗啉形成络合物并在示波极谱仪上产生一灵敏的吸附还原波的适宜条件和影响因素,建立了测定微量锰的新方法。测定线性范围为5.0×10^-8 ̄5.0×10^-6mol·L^-1,检出下限为2.0×10^-8mol·L^-1,测定了水和酒样中的锰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42.
冠醚化合物,由于其结构特殊,具有选择性络合阳离子、阴离子以及中性分子的能力,十几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现已成为络合物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仿生化学等许多领域中新的研究课题。据文献报道,脂溶性好的冠醚,作为金属离子的萃取剂,相转移催化剂,离子选  相似文献   
743.
聚合物光学树脂的分子设计与新型光学塑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根据分子设计原理,对聚合物光学材料的光学(如折射率、色散、双折射)、机械(如韧性、耐磨性)等性能及温、湿度等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归纳总结了影响这些性能的一般规律。对据此合成的一些新型光学树脂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44.
甲基丙烯酸酯-含氢聚硅氧烷接枝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Poly(methylhydrosiloxane) was modified with methylmethacrylate by the hydrosilylation reaction, using Pt as the catalyst. The reaction was operated at the high temperature( about 140℃ ).  相似文献   
745.
钴(Ⅱ)—β—巯基丙酸—NaNO2体系的极谱化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3.8的H2SO4-NH4Ac介质中,Co(Ⅱ)-β-巯基丙酸(MPA)-NaNO2体系产生-灵敏的极谱催化波,峰电位在-0.84V(vs.SCE)钴浓度在0.02~100ng/m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1ng/mL。本文对极谱波的性质和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本法用于土壤中总钴和有效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46.
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微乳液膜的相行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动态力学、红外光谱和差热分析方法研究了非交联核-壳结构聚丙烯酸酯-聚氨酯(PAC-PU)微乳液膜的相行为.结果表明:核壳间的氢键增强了壳层软硬段间的相分离,同时破坏了硬段相中的短程有序结构,但增强了核壳相容性  相似文献   
747.
担载Ru3(CO)12-Fe2(CO)5混合簇的脱羰基作用和表面加氢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担载于ZrO2上的Ru3(CO)12-Fe2(CO)9混合簇的红外光谱表明,Ru3(CO)12以Ru-(CO)2O2表面络合物存在。混合簇在真空中随温度升高而发生脱羰基作用,500℃左右羰基完全脱掉;以Al2O3为载体者其羰基不易脱除,升高温度出现多种羰基带。混合簇中的Fe2-(CO)9极易脱羰基。  相似文献   
748.
本文采用离子注入掺杂技术,研究了全氧化态聚苯胺薄膜的离子束效应.‘40kVK+离子束注入后,聚苯胺薄膜的电导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当剂量为1×1017K+/cm2时,电导率增加了8个数量级.FTIR光谱图显示了K+离子注入使全氧化态聚苯胺中的醌亚胺结构发生还原反应.温差电流法测量表明,离子注入区呈现n型半导体特性.四探针法测量了离子注入掺杂聚苯胺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本文还对离子注入掺杂全氧化态聚苯胺的导电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49.
本文应用三乙胺催化聚合丙炔醇。研究了该聚合反应的特征及动力学行为。制得带有光泽的褐色粘性固体产物,聚丙炔醇显示半导体及顺磁特性。  相似文献   
750.
移取江水样500mL,加入50.0μg·L~(-1)内标混合溶液100μL,采用全自动固相萃取仪(装有ENVI TM-18固相萃取柱)进行富集净化,收集洗脱液,于40℃水浴氮吹至近干,用乙腈(1+1)溶液定容至1.0mL,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其中8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含量。以HSS T3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0.1%(质量分数)氨水和乙腈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串联质谱分析中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源和多反应监测模式。采用内标法定量,8种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线性范围均为0.10~40.00μg·L~(-1),检出限(3S/N)为0.008~0.096ng·L~(-1)。方法用于闽江水样的分析,加标回收率为80.0%~91.8%,回收量的相对标准偏差(n=6)为2.9%~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