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44篇
化学   82篇
晶体学   2篇
力学   26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64篇
物理学   1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总能计算研究了金属铜(100)面的表面原子结构以及氮原子的c(2×2)吸附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在Cu(100) c(2×2)-N表面系统中,氮原子处于四度配位的空洞(FFH)位置,距离最表面铜原子层的垂直距离为0.20?,最短的Cu—N键长度为1.83?.结构优化的计算否定了被吸附物导致的表面再构模型,即c(2×2)元胞的两个铜原子在垂直于表面方向发生相对位移,一个铜原子运动到氮原子之上的模型.该吸附表面的功函数约为4.65eV, 氮原子的平均吸附能为4.92 eV(以孤立氮原子为能量参考点).计算结果还说明,Cu—N杂化形成的表面局域态的位置在费米面以下约1.0 eV附近出现,氮原子和第一层以及第二层铜原子均有不同程度的杂化作用.该结果为最近有关该表面的STM图像的争论提供了判据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 关键词: Cu(100) c(2×2)-N 表面吸附态 密度泛函总能计算  相似文献   
272.
神光-Ⅲ 3ω光路自动准直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闭环反馈控制理论,对神光-Ⅲ 3ω光源自动准直系统进行设计,分析系统的工作原理、控制算法和软件控制流程。对准直过程中电动控制对于控制结果影响的变化规律建立了数学模型,旨在克服俯仰和方位相互联动对准直精度的影响。采用二维镜架自动准直方案,使准直偏差在预定调整范围内不断收敛。神光-Ⅲ调试现场的准直结果证明:该自动准直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即自动准直系统在半小时内完成8路光束的光束准直,其角度误差≤5.0%/空间滤波器小孔直径,平移误差≤1.0%(光束近场直径精度)。  相似文献   
273.
李慧  尚艳霞  张早娣  王泽松  张瑞  付德君 《中国物理 B》2015,24(1):18502-018502
We report on few-layer graphene synthesized on Cu foils by ion implantation using negative carbon cluster ions,followed by annealing at 950?C in vacuum.Raman spectroscopy reveals IG/I2Dvalues varying from 1.55 to 2.38 depending on energy and dose of the cluster ions,indicating formation of multilayer graphene.The measurements show that the samples with more graphene layers have fewer defects.This is interpreted by graphene growth seeded by the first layers formed via outward diffusion of C from the Cu foil,though nonlinear damage and smoothing effects also play a role.Cluster ion implantation overcomes the solubility limit of carbon in Cu,providing a technique for multilayer graphene synthesis.  相似文献   
274.
尚淑英 《高分子科学》2013,31(10):1334-1342
The dynamics of polymer chains in layered silicate/polystyrene nanocomposites was studied by anelastic spectroscopy. Two thermal activated peaks (α and α′ peaks) appeared when the specimens were heated to a high temperature and they were related to glass transition and liquid-liquid transition, respectively. The activation energy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Arrhenius equation and it showed that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glass transition (E g)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liquid-liquid transition (E ll). Furthermore, the most interesting result for the activation energy was that there were two contrary trends for E g and E ll, E g decreased and E ll increased with the addition of clay platelets. The fragile parameter was analyzed and the variation of fragile parameters for the two transitions was also contrary to each other with the addition of clay platelets. All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nfinement effect of clay platelets on the dynamics of polymer chain was scale dependent, and perhaps, the two transitions were produced by different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275.
刘维桥  周虎  雷卫宁  尚通明  张强  孙桂大 《化学学报》2011,69(14):1622-1626
在H2和N2混合气中,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氮化反应的方法,合成了分别含有助剂Ni,Co,P或V的WNx/TiO2-γ-Al2O3催化剂.通过低温氮物理吸附、氨程序升温脱附、TG-DTA和X光电子能谱技术对所合成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4种助剂的引入分别使WNx/TiO2-γ-Al2O3催化剂前驱体更易于还原氮化以...  相似文献   
276.
讨论了拉伸载荷作用下平行于两相材料界面的椭圆平片裂纹问题.首先,使用有限部积分概念和两相材料界面完全接合时的点力基本解导出了一组以裂纹表面位移差为未知函数的超奇异积分方程组.该组方程表明,此时三种裂纹模型同时存在;其次,在数值求解该组方程的过程中,未知函数裂纹表面位移差被近似为位移差的基本密度函数与多项式之积.基本密度函数反映了裂纹前沿应力奇性性态;最后,以拉伸载荷为例,讨论了椭圆平片裂纹与界面的距离、裂纹形状比和不同材料组合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并以图表形式给出。  相似文献   
277.
沉积温度对热舟蒸发MgF2薄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热舟蒸发方法沉积了氟化镁(MgF2)材料的单层膜,沉积温度从200 ℃上升到350 ℃,间隔为50 ℃。测量了样品的透射率和反射率光谱曲线,进行了表面粗糙度的标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光学损耗及散射损耗的计算。同时对355 nm波长处的激光诱导损伤阈值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随着沉积温度的升高,光学损耗增加;在短波长范围散射损耗在光学损耗中所占比例很小,光学损耗的增加主要由吸收损耗引起;在355 nm波长处的损伤阈值变化与吸收损耗的变化趋势相关,损伤机制主要是吸收起主导作用。样品的微缺陷密度也是影响损伤阈值的一个重要因素,损伤阈值随缺陷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78.
MgB2各向异性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使用密度泛函第一性原理研究了超导体MgB2单晶各向异性的光学性质.在描述光学性质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计算了MgB2的光电导谱、反射谱以及电子能量损失谱,并通过MgB2的各个原子分解态密度图对所得到的反射谱和损失谱的各个谱峰做了详尽地分析.从光电导谱上来看,x方向与z方向有着很大差别,而在反射谱与电子能量损失谱中,x方向与z方向的特征峰位置都是相互符合的.从光导谱来看,沿x方向的第一个带间吸收峰出现在20000 cm-1处,而沿z方向出现在40000 cm-1处.考虑到温度效应对其光学性质的影响,在计算光学矩阵元时加入Lorentz展宽δ=0.10 eV.计算结果和最近实验结果有比较好的一致,只是带间吸收谱峰位置和实验之间存在约1000cm-1(~0.124 eV)的差别.总体上该研究的计算结果从定性上和定量上都与最新各向异性光电导实验结果在误差范围内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279.
根据系统的使用要求以及椭球面特有的成像性质,提出使用离轴椭球面来完成光束取样和完善成像的设计方式.利用设计输入,计算出镜面的初始结构参数,得到离轴椭球面的二次曲线方程,将计算结果带入光学设计软件ZEMAX中验证成像质量.结果表明:离轴椭球面不但将物点和像点分开,减小了系统的长度,而且在像点处成完善像,将离轴成像转换为轴上成像,使后续光斑成像系统的高质量成像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280.
为使NiFe_2O_4磁流体应用于液压传动领域,一定程度解决叶片泵中的磨损问题,需研究其黏度特性。首先在无磁场条件下,参考相关液压元件对介质的黏度要求,探究分散剂、降黏剂、温度、黏度计转子转速等对磁流体黏度的影响。研究得出,选用油酸、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分散剂、乙二醇作为降黏剂,其中两种分散剂物质的量均与磁性微粒相等,且磁性微粒和乙二醇质量分数分别为3%~6%和6%~14%时,可满足黏度要求。然后,从中选出浓度最大的样品,探究磁场作用下磁感应强度、温度和磁场作用时间等对黏度及黏度比的影响。结果表明,黏度随磁感应强度增加而增大,随磁场的变化具备滞后性;黏度比随温度增加表现为先减后增规律;在一定磁场作用5000 s内,黏度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