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7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656篇
化学   1389篇
晶体学   48篇
力学   121篇
综合类   40篇
数学   238篇
物理学   88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59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以间苯二吡啶(1,3-dpb)和4,4′-二苯醚二甲酸(H2oba)为配体,溶剂热合成了一个二维锌配位聚合物{[Zn(oba)(dpb)].H2O}n(1),对其进行了红外,热重,粉末单晶衍射等表征,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C2/c。相邻的Zn(Ⅱ)离子通过连接oba2-和dpb形成二维波浪形面,两个相邻的面相互互锁形成2D→2D的结构,并且面与面之间存在氢键。两组2D→2D的结构通过π-π作用进一步形成双层的二维超分子网络。此外,本文也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102.
在无外加酸的体系中,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一步合成有序介孔材料Al-SBA-15。考查了高温和硅/铝源物种共水解对产物形貌和结构性质的影响。XRD,N2吸附脱附,IR,SEM,TEM等结果表明,在无外加酸的体系中,升高晶化温度至423 K促使Al-SBA-15的短棒状颗粒分散、卷曲成环状。与较低晶化温度下得到的样品对比,孔径增大,比表面积明显降低。当晶化温度低于423 K,样品铝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研究还发现,硅源/铝源物种共水解时间超过20 h后,所得样品中铝含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3.
Transformation optics, a recent geometrical design strategy of light manipulation with both ray trajectories and optical phase controlled simultaneously, promises an invisibility cloaking device that can render a macroscopic object invisible even to a scientific instrument measuring optical phase. Recent “carpet” cloaks have extended their cloaking capability to broadband frequency ranges and macroscopic scales, but they only demonstrated the recovery of ray trajectories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cloaks, while whether the optical phase would reveal their existence still remains unverified. In this paper, a phase‐preserved macroscopic visible‐light carpet cloak is demonstrated in a geometrical construction beyond two dimensions. As an extension of previous two‐dimensional (2D) macroscopic carpet cloaks, this almost‐three‐dimensional carpet cloak exhibits three‐dimensional (3D) invisibility for illumination near its center (i.e. with a limited field of view), and its ideal wide‐angle invisibility performance is preserved in multiple 2D planes intersecting in the 3D space. Optical path length is measured with a broadband pulsed‐laser interferometer, which provides unique experimental evidence on the geometrical nature of transformation optics.

  相似文献   

104.
设计了“铁盐和亚铁盐”的单元教学,以“探究硫酸亚铁的性质”和“线路板腐蚀液的研究”为核心任务,把铁盐与亚铁盐的性质、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等核心知识贯穿其中,建立从物质类别、元素价态视角研究物质性质及转化的思路方法,促进多维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经过多轮次教学改进,结合教学实践过程及其教学效果抽提出“注重应用无机物的认识模型,重点把握研究物质性质的角度和思路”“抓住典型活动,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设计开放性任务,通过有效的师生对话进行诊断,外显问题解决思路”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5.
可持续能源的迅速发展,使绿色清洁的氢能源成为热点。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技术,可高效生产高纯度氢气。IrO_(2)作为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槽阳极氧析出反应(OER)的商用电催化剂,既能在强酸性、高强度腐蚀条件下保持稳定,又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然而,由于Ir的稀缺性和昂贵的价格,提高Ir基催化剂的OER活性,开发低Ir催化剂就显得至关重要。对其反应机理的认知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也是设计优异的OER催化剂的关键所在。因此,首先从OER机理出发,对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吸附物逸出机理(AEM)和晶格氧逸出机理(LOER)两种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随后,根据所提出的这两种机理,介绍了OER催化剂设计的基本准则,即调控Ir基催化剂的电子结构,改善反应中间物种在催化活性位点上的吸附能,从而提高OER催化活性。并从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形貌控制、载体材料3个方面简单概述了最近OER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最后,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OER催化剂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这为以后相关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6.
燃料电池的阳极抗中毒研究是重要课题,探索具有超高质量活性和抗CO毒化的阳极催化剂具有显著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成功制备了Ir原子级别分散在N掺杂碳的载体上的新催化剂,并且发现该Ir-N-C对甲酸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其质量比活性为商业Pd/C的48倍。组装了燃料电池单电池进行测试,结果显示,Ir-N-C催化剂在单电池中的质量比功率密度高达281 mW/mg,较商业Pd/C催化剂提升了3倍。同时,Ir-N-C对CO毒化的耐受性大大增强,经过14000 s的长期测试后,其活性仅衰减68%,优于商业Pd/C催化剂(衰减85%)。并且,该催化剂能够简单有效的大批量制备,为单原子催化剂的大批量制备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7.
介绍了大学有机化学“强理念、重思维、活课堂、共育人、乐钻研”五维度教学新策略的内涵与实践。以线下教学为主,腾讯会议和慕课为辅助,践行“有机化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的教学理念;采用多循环“疑探式”教学方式,辨析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的多样性;注重培养学生多种科学思维的综合运用;强化“文献预习”“练习讲解”“综合作业”“师生互动”等多个教学环节,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人文素养、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08.
化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基础科学,是环境、生命、医药、材料等科学的基础,在思维逻辑上彰显和蕴含了丰富的科学思维方法。系统总结化学科学思维方法,可以有效破解中学化学学习中的“繁,难,乱”。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提出了化学科学多向思维方法体系,强调多层次思维过程中对多因素的立体逻辑思维辨析。重点介绍了与中学化学教学相关的零阶、初阶、中阶和高阶逻辑思维辨析的内涵,期望化学教学中重视化学思维逻辑过程,实现化学教与学在思维模式上的深层次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09.
利用流式细胞法、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实时细胞功能分析(RTCA)法分别检测分选前后细胞的活性,综合比较了3种方法的检测原理、操作特点等。结果显示,流式细胞法测得的分选后细胞凋亡率为(3.85 ± 0.008)%,分选前细胞凋亡率为(14.09 ± 0.021)%,分选后细胞凋亡率低于分选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5);分选前后的活细胞比例显示,分选后活细胞比例高于分选前,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 < 0.001)。CCK-8法测得的分选后细胞活性高于分选前,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 < 0.001);RTCA法测得的分选后细胞连续增殖活性明显高于分选前,具有极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 < 0.000 1)。结果显示,相较于CCK-8法和流式细胞法,RTCA法的细胞用量少、可回收,操作简便,无需标记,检测灵敏度高,可获得实时动态的细胞生长曲线,适合研究分选后细胞长效动态的活性变化,可为基础和临床分选后活细胞的功能研究提供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0.
以三聚氰胺为氮源,商用活性炭为研究对象,通过“浸渍吸附+高温热处理”的方式制得系列氮掺杂活性炭,并用于催化氧化合成氮甲基氧化吗啉(NMMO)。采用N2吸附/脱附、Raman、XPS等对氮掺杂活性炭的孔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三聚氰胺负载量的增大,氮掺杂活性炭的表面碱性含氮官能团含量增大,进而体现出更好的催化氧化合成NMMO活性。最佳催化剂(ACO850-20N)在催化剂加量为0.02 wt%,反应温度70 ℃和反应时间4 h的工艺条件下,氮甲基吗啉的转化率和NMMO收率可达99.76%和94.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