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化学   20篇
力学   17篇
综合类   3篇
数学   34篇
物理学   2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锚固体的受力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是锚固体设计的重要依据,直接影响锚固效果。传统的经典弹性理论没有考虑应变梯度的影响。偶应力理论引进弯曲曲率,考虑了弯曲效应对介质变形特性的影响。基于偶应力理论,建立了平面应变问题的有限元计算模型,研究锚固体锚固段界面上的剪应力分布、锚固体轴力分布、偶应力的尺度效应以及弹性模量和围压对锚固力的影响,并将偶应力理论的计算结果和经典弹性理论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偶应力理论下,锚固体锚固段界面的剪应力有所减小,特别是峰值处的剪应力减小明显;岩土的弹性模量越大,锚固界面局部剪应力越大;锚固力随着围压的增大而增大,偶应力尺度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2.
Lutwak结合Lp-混合体积给出了Lp-几何表面积的概念,本文结合Lp-对偶混合体积,给出了Lp-对偶几何表面积的概念,并且证明了相关不等式.  相似文献   
13.
Harvesting energy from ambient mechanical vibrations by the piezoelectric effect has been proposed for powering 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 and replacing batteries that have a finite life span. A conventional piezoelectric energy harvester (PEH) is usually designed as a linear resonator, and suffers from a narrow operating bandwidth. To achieve broadband energy harvesting,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concept and describe the realization of a novel nonlinear PEH. The proposed PEH consists of a primary piezoelectric cantilever beam coupled to an auxiliary piezoelectric cantilever beam through two movable magnets. For predicting the nonlinear response from the proposed PEH, lumped parameter models are established for the two beams. Both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reveal that for the primary beam, the introduction of magnetic coupling can expand the operating bandwidth as well as improve the output voltage. For the auxiliary beam, the magnitude of the output voltage is slightly reduced, but additional output is observed at off-resonance frequencies. Therefore, broadband energy harvesting can be obtained from both the primary beam and the auxiliary beam.  相似文献   
14.
在乙醇介质中,合成了铒(Er)-组氨酸(L-His)-邻菲啰啉(Phen.H2O)三元稀土配合物,利用摩尔电导率、络合滴定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和热重-差热(TG-DTA)等分析测试,推测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Er(L-His)3Phen]Cl3.3H2O。初步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其中稀土配合物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革兰氏阳性枯草芽孢杆菌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抑制效果更好。并通过循环伏安测定了配合物在铂盘工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HAc-NaAc缓冲溶液(pH≈6.0)中ErCl3.6H2O和配合物{[Er(L-His)3Phen]Cl3.3H2O}在-0.3 V~-1.0 V(vs.SCE)电位范围内均表现出电化学活性,配合物的电化学活化中心是Er3+,该配合物为准可逆体系,且配合物的还原峰电流与浓度和扫描速率呈现递增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整粒小麦单株蛋白质含量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应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波长为1 100~2 498 nm,分辨率为2 nm),以整粒小麦为材料建立适合于小麦单株分析的蛋白质含量分析系统。首先选取籽粒蛋白质含量具有梯度差异的小麦样品,然后对样品扫描得到原始光谱信息,通过散射校正及数学处理来消除原始光谱噪声,最后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法法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优化各项参数后,光谱经过标准乘性散射校正和一阶导数处理后,回归分析采用修正的偏最小二乘法(MPLS)得到的定标模型效果最佳。最终得到的预测方程定标相关系数(RSQ)、交叉验证标准误差(SECV)、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分别为0.94,0.42,0.87。数学模型经过验证样品集检验,预测相关系数达到0.88。该模型达到了快速、无损分析单株小麦的要求,非常适合于品质育种的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6.
王卫东 《数学季刊》1997,12(2):5-10
5l.TheMedianFormulaAseveryoneknows:in6ABC,letal=BC,a2=CA,a3=AB,;)11,)n2,n13aremedian1inesseparatelyonthethreeedgesBC,CA,AB,tI1entheequalityistrueasfollowsTheequality(l)iscalledmedianformulaofQABC,andwecanobtainfrom(l)Inthispaper,wesha1lextendtheequality(l)and(2)to,l-simplexin)l-EuclideanspaceH.Itisobtainedthemedianformulaof)I-simplex,andusingthisformula.wegetsomein-equalities.Themedianformulaofn-simp1exisobtainedasfollows:TheoremlFork=1,2,--',It 1andl相似文献   
17.
关于生成树数目公式的概率求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一个数学模型,采用古典概率的方法给出了k_n生成树数目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三角函数代换求递归关系的解湖北民族学院教学系王卫东关于递归关系的解,即递归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现已有多种方法散见于各种中数杂志;但如何利用三角知识去解决这类问题,还少有人作.本文试给出利用三角函数代换求速归数列通项公式的方法,以例示明.例1设数列...  相似文献   
19.
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经固相[2+2]光环加成反应高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新化合物exo-1,6-二羟基-4,9-二甲基-3,8-二氧杂三环[5.3.0.02.6]癸-5,10-二酮(2),其结构经1H NMR,IR,MS,元素分析和X-单晶衍射表征。2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ī(#2),晶胞参数a=6.715(3),b=8.005(5),c=5.910(3),α=102.88(4)°,β=101.26(3)°,γ=77.217(9)°,V=298.4(3)3,Mr=256.25,Dc=1.426 g·cm-3,F(000)=136,μ=1.15 cm-1,Z=1,R1=0.081,wR2=0.117.2为anti-头-尾型exo-[2+2]加成产物。  相似文献   
20.
针对经典电动力学中“正弦分布表面电流可产生理想均匀磁场”这一概念,沿着技术发展的思路,不仅追溯其历史渊源,而且简要介绍了它在磁体工程、加速器、核磁共振及医学磁共振成像等现代活跃技术领域中的新发展、新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